喂!能饮一杯无?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青年的故事”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

中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一代枭雄曹操也以酒解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北宋东坡居士也在酒后尬起了舞——“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如果找古代关于酒的诗词,那可不胜枚举,诗人们开心了喝酒,不开心了更要喝酒浇愁;被贬了喝酒、与朋友相聚喝酒、游山玩水更少不了美酒。

小时候,看电视剧中武侠之士一碗美酒酣畅饮下(边喝边漏,漏的比喝下的还多),总觉得那味道清凉解渴美味;而古时酒楼里,一小壶清酒细细倒入小口杯,文人墨客们便仰头一饮而尽,味道看似也不错。

喂!能饮一杯无?_第1张图片


后来看的电视剧里,有《我可能不会爱你》中李大仁和程又青台北一夜喝的台湾啤酒、《请回答1988》里,狗焕修学旅行出发时从抽屉深处拿出来的珍藏精品威士忌。从小到大,这些画面里的酒都或多或少都引发了我的好奇。

喂!能饮一杯无?_第2张图片

虽是等闲之辈,未尝世上名酒千万,但酒已是随处可见的生活饮品、餐桌佐料,虽然只接触过常见的啤酒、米酒、红酒、白酒、果酒等,也可浅谈一番。

果 酒

家里平日常泡果酒,春末的青梅,夏初的杨梅、荔枝,秋天的葡萄等,与糯米酒一起放入透明酒缸中浸泡,半年至1年便可开樽饮用。

家里泡的较多的是荔枝酒,每次喝的时候先会闻到酒香,再嗅后便发觉间杂着一些荔枝的清甜。

倒满一小酒杯,入口浓郁,没有高酒精度白酒的呛鼻与醇香,多了荔枝被浸泡后的酸甜,仿佛一颗荔枝的精华都浓缩于此,能想象出数百日前,在酒缸里,它被米酒慢慢浇灌——那是水果和酒精的初次碰撞,随后渗透、浸染,随着年月慢慢沉静下来,物质交融着、颜色变化着、味道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升华着,而后才有了眼前这一杯。

家里的果酒一般是平日晚饭时喝,一碗饭下肚后,和老爸一人倒上一杯,抿一口酒继续收拾桌上的饭菜。在果酒对味蕾的调动下,桌前刚被席卷后所剩的边角菜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于是老妈有时为了不剩饭菜,也喊着“要不你倒杯酒把菜收拾掉”,然而有时酒杯见底,饭菜依旧剩。

啤 酒

炎热酷夏,老百姓常喝的酒就是啤酒了。不知其他地方是否如此,反正广东沿海城市常见的啤酒无非就是青岛、哈啤、百威、雪花,有的也喝喜力、嘉士伯等“高端品牌”,而有些深圳时髦年轻人还买贵点的如1664这种外国啤酒,然而1664味道口感并不觉得多好。

喂!能饮一杯无?_第3张图片

(“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台湾啤酒)

说到啤酒味道,有的人说啤酒不都一个味儿吗?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你倒几杯不同牌子的啤酒在我眼前................好吧其实我也分辨不出来哪杯是哈啤哪杯是百威。但是,正常人换着喝也能尝出味道的不同吧。

但具体是什么味道?私以为这世上最难用文字描述的就是食物的味道,而描述不同啤酒的味道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恕我笔拙,只能模糊地说:青岛麦香味重(老青岛和青岛纯生似乎又有些不同)、哈啤淡些、百威清爽些。而关于燕京,知乎上北京人说:“常温燕京不如尿”

脑海中几次较深的啤酒记忆,其一是几年前的冬天,和女友在清吧中一人一只哈啤和一盘毛豆,啤酒清爽透心凉。驻场歌手唱着正流行的《董小姐》,那晚的哈啤格外好喝且甜,往后喝哈啤再也喝不回那种味道,两人也时常纳闷那晚的哈啤究竟有何不同。

其二是去年北京出差,忙完活动后,一行人与北京的工作伙伴高老师一起吃正宗羊蝎子、喝青岛。喝酒时,同事开口欲讨论刚刚结束的活动,身为北京人的高老师便一口京片子打断:“咱吃饭,先不谈工作啊!”。或许是正宗北京羊蝎子,和咕噜噜几口冰镇青岛啤酒让我觉得味蕾大满足,又或许是忙完一波工作后暂时脱离的轻松感,那次的青岛喝得煞是痛快!

记忆其三是和亲人好友吃烧烤喝扎啤玩大话骰,那家的扎啤啤酒花味重,还略显苦。而那晚游戏状态不佳,一杯接一杯喝得也快,又输了一局后已经晕晕乎乎。新的一轮,骰子又从我叫起,隐约听到旁人的调侃声,已然迷糊的我强装镇定,深呼一口气,瞅一眼五颗子,邪魅一笑掩饰并不漂亮的骰子,随后在这场五个人的大话骰里,我创造了骰盅生涯里最振聋发聩的一次叫骰,声音低沉却清晰坚定:

“十个一!”

一声暗笑、一句嘲讽“五个人你就叫十个一?”、一句短促有力的“开!”、一声“啪”开盅声后,我吐了。

第二天醒来,发现前夜喝酒一行人所在的微信群名也变了。

喂!能饮一杯无?_第4张图片

白 酒

张佳玮这么形容人们喝白酒:“小杯小盏,倒了白酒,滋溜一口,皱眉眯眼,满脸痛并快乐着”。是啊,喝白酒时虽是一小口地喝、脸部也看似不痛快,但白酒的味道并非难喝。

跟啤酒一样,以前觉得白酒都一样,无非是辛辣、酒精度高。后来也慢慢懂得了有些白酒苦涩且干,而有些白酒柔和又香醇。但依旧孤陋寡闻,如今才知道白酒原来可以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等等。

喂!能饮一杯无?_第5张图片

提及白酒很多人眼里浮现的,也许是那种透明高瓶子的高粱酒,在电视剧里时常被就着花生米小菜喝;也许是《人民的名义》里常见的行贿佳品——贵州茅台那种高档白酒;还有就是接地气的超市里的小瓶装红星二锅头......

而以上这些,在我们看来要么“高不可攀”,要么感觉老气横秋。直到今年,在超市看到江小白,就是那个后来在各种广告或文案公众号屡次被当做营销案例的“表白瓶”,才感觉“终于有了年轻人喝的小白酒”了。

江小白属于十二香型中的清香型,而且属于单纯高粱酒。一开始还抱有“别又噱头响,产品烂”的念头,后来和一位常喝“红星二锅头”的朋友买来一试,发现入口柔和,带着绵甜,45度但并没那么辛辣烧喉。

喂!能饮一杯无?_第6张图片

喝酒宜小酌

尽量不喝高

酒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冯唐这样描写喝酒后:“下脚的砖石地面开始柔软,踩上去仿佛积了厚厚的尘土、积雪、落花,手里的玻璃杯子开始柔软,杯壁和酒连成一体,杯壁比平时柔软,酒比平时坚硬,连在一起,流动而有韧性。”

调味品虽是必需,但做菜时下多了调味品也不好。酒在饭局中能调节气氛,但酒喝多了也易误事。而且,少量喝酒有一定保健作用,过量则伤肝伤胃伤身。

如果酒喝多了,第二天的我必定会头痛欲裂,滋味十分难受。起床后除了头痛,还异常口渴(所以常喝酒的冯唐家中常备了半冰箱的冰镇可乐)。一次过年喝酒,第二天起床后口渴难耐,灌了一瓶苹果醋、吃下两个橘子后才继续睡觉。

所以说,身体的反应已经告诉我们喝多后的弊端,故还是小酌好。

最后提示各位老司机——喝车不开酒,哦不对,开酒不喝车!

你可能感兴趣的:(喂!能饮一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