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不如先去写

谈写作,不如先去写_第1张图片

今天上午发来贺电,说是我已经入驻一年。既然有了这个提醒,我就写点什么吧,希望对各位文友有所帮助。

首先定下这篇文章的基调:谈写作,不如先去写。尤其是那些自认为热爱写作、又想从事写作、之前又没真正写过的文友们,建议你不要先去看别人怎么谈写作。即便你看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那也是别人的成绩,他的路,不一定适合你。

1.写作,先写日记。


谈写作,不如先去写_第2张图片

这就像是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日记,那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的教育从古到今,经过打磨、经过改革,千锤百炼之后总结下来的经验,足以证明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

你只需要把你一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那就是一种写。一个月之后,你再返回来看第一天的日记。怎么第一天写得那么烂?如果你有这样的惊呼,说明你进步神速。当然了,这个时间周期只作为参考,具体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惊呼”,完全靠你自己。

如果你能挺过去第一个月,第二个月也就没有那么难熬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给自己增加难度,例如:记录的过程,每天要增加一个修饰词。第一次写“她的眼睛很大”,下一次就写“她有一双晶莹剔透的大眼睛”,或者“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如此一来,日记在平述的基础上,就会变得有所起伏,读起来也具有观赏性。通过以上方法,不断给自己“加码”,前提是要能够承受其重。切勿心急,定的目标太高,反而会削弱继续写下去的决心。

2.要躲避勤奋这个怪圈。


谈写作,不如先去写_第3张图片

不管是哪个平台,很多人貌似很勤奋。

尤其是日更的那些文友,首先我很佩服你们,然后就是佩服的同时又有点担心。

有的人说,日更可以使他勤奋。

其实,勤奋是一个怪圈,是我们热爱写作的人最容易陷入的怪圈。很多作者认为我每天写,那么我就是勤奋,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先看一段故事:

有一个小伙子去国外参展,他安排的行程乱七八糟、毫无规律,给领导和客户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他在展会上的表现很积极,经常去擦擦这里,弄弄这儿,搬搬那儿,无论观展人数何其多,他总能第一时间把展品放回原位。

他的领导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对他的总结只有一句:很勤奋。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会把它当作是一种褒奖,其实这是一种无奈。因为领导看不到你具备其他的优点,迫不得已才给你安上了一个似有非有的优点,也就是莫须有的优点。所以在此建议文友们,不要让勤奋变成你唯一的优点。

此外,勤奋也并不代表着有效率。尤其是对于写作,这个效率指的就是文章的质量,凡是没有质量的日更都是白扯。

3.引用与卖弄,只有一线之隔。


谈写作,不如先去写_第4张图片

之前有一位同事是公认的才子,他经常在公司的内刊上面发表文章。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古文,通篇引用,看得我云里雾里,正好办公室有一位文学博士,我就向他请教:你可以看得懂吗?他回答说,如果不查典籍,真的看不懂,即使查了以后,也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

引用的好,那叫画龙点睛,引用的不好,那不止是卖弄,还会让你的文章黯然失色。

当你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之后能用别人看得懂的表达方式书写出来,那才叫绝,那才是真正的才子。

这也是习惯问题,好的习惯,那叫习惯;“坏的”习惯,那叫毛病。

由此,也引出下一个点。

4.写文章,先学会说人话。


谈写作,不如先去写_第5张图片

上面提到的那位才子,确实懂得很多,阅书无数,可是他不懂得用人话讲给别人听。

你不是鲁迅,也不是老子,所以在现阶段用别人能听懂的话来讲,很重要。因为你还没有牛到,读者愿意拿出时间去逐字逐句研究你的文章内容。在没有达到那个高度之前,我们还是“迁就”一下读者比较好,你觉得呢?

5.思想的跳跃要有一根看得见的线。


谈写作,不如先去写_第6张图片

有的作者,思维很是跳跃。这样很好,但是他并没有把跳跃的那跟线与前后文连接起来,也没有把读者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

如,他写道: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下面的内容完全对不上这个题,这就叫败笔。读者允许你跳跃,但不是飞跃,更不是毫无头绪的脱离全文的主旨。

聊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的文章标题是“谈写作,不如先去写”,可是聊了半天,大部分篇幅是如何写作、怎么认识写作、怎样对待写作。

严格上来讲,我已经跑题了。你是否也被我带着一起跑题了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这里给你拱个手,是我的不是,同时你也要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了。

如果你的回答是NO,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有抗体了,作文也基本上不会跑偏。

写下这篇文章,只为做个纪念,顺便分享一下这一年里的所思所想,希望对于此时正在阅读的你有所助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写作,不如先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