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白话解释

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白话解释】

第一章

孔子评论鲁国卿大夫季孙氏僭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是天子祭祀才可以用的舞。古时候祭礼,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士二佾,十六人。祭礼必须以祭祀者的地位来行礼。

解法一

孔子评论鲁大夫季平子说,季氏在他的家庙鲁桓公庙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行列来祭祀鲁桓公。这种僭越天子礼乐的事情,他都忍心做,其他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做?

解法二

孔子评论鲁大夫季平子说,季氏在他的家庙鲁桓公庙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行列来祭祀鲁桓公,这种事是非礼越分的,而鲁君以及当时在鲁君身边的大臣,看见季氏如此僭越礼制,都容忍得下去,不去过问,那还有什么人、什么事不能容忍。

【章旨】

此章论鲁卿季氏,僭用礼乐之事,必为鲁国祸乱之源。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白话解释】

仲孙、叔孙、季孙三孙是鲁国桓公的后代,是掌实权的卿大夫,大夫称家,故称三家。雍是诗经里一篇诗的名称,周天子祭祀太庙礼成时,歌此雍诗以撤祭馔。

鲁君号令不行,而朝中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在祭祀礼成时,歌唱诗经中的雍诗来撤祭品,这是天子祭太庙才能用的诗歌。孔子引用雍诗篇中的两句诗文来讥评三家的非礼僭越,雍诗中说道:「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即在祭祀的时候,天子是主祭,夏商二王的后裔以及各国诸侯是陪祭,天子在主祭时神情温和而又肃静,祭祀结束后,庄敬如初,所以礼成时歌颂雍诗撤馔。这两句诗,如今竟然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厅上,三家的庙堂哪里有各国诸侯来陪祭,三家也不是天子,唱雍诗的意义是采取哪一点呢?三家哪里有资格用雍诗来撤馔。

【章旨】

此章讥三家之僭也,目无国君,僭越天子,大胆而又放肆,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纲纪废弛,是春秋成为乱世的原因所在。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没有仁慈修养的话,则无谦让、敬人、和谐等美德,这样的人,就算行礼奏乐,也没有实质意义。所以,人如果没有仁心,礼奈何不了他,人如果没有仁心,乐奈何不了,即不仁之人不能够行礼奏乐。

【章旨】

此章亦是为季氏而发,彼僭用王者礼乐,没把国君看在眼里,内心私欲滔滔而不仁,礼乐奈何不了他。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白话解释】

林放,字子丘,鲁国人,为比干七十二世孙,传为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

鲁人林放请问孔子礼的根本,孔子赞歎他问得太好了,并略举礼与丧,来解答根本之问。礼,以吉礼中的祭祀为例,祭祀以诚心为本,与其奢华,宁愿节俭,奢则失其诚,从俭则无此失,可得其本。丧,与其和顺有条理,却不合情理,则宁愿哀戚,哀戚可得其本。

【章旨】

孔子说明礼之根本在质而不在文,在简而不在奢。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白话解释】

夷狄,指古代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合称,皆是没有受教化的外族。诸夏,指中国,泛指中原一带文化较高的各国。

孔子说:夷狄是外国,虽然没有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春秋时候的诸国这样目无君主。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导致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弑父弑君者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遂有感而发。

【章旨】

此章为下僭上者发也。且是夫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白话解释】

旅是古时候祭祀的名称,非平常的祭祀,是有重大的事情,才会举行,以祭天的玉器陈列于几上,祈祷而埋之。天子祭天下的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五岳是天子祭祀,但是那一岳如果在那个国家之内,国君也可以祭。泰山在鲁国、齐国,则鲁国、齐国的国君可祭。

鲁国大夫季孙氏要去祭泰山,然天下名山大川只有天子才能祭,以及鲁君、齐君在其境内可祭,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也要去祭泰山,这是严重的僭礼。当时冉求在季氏家作家臣,孔子便问冉有说,你是他的家臣,你能不能劝谏他,挽救这样的情势?冉有回答不能,孔子遂感叹的说,难道泰山之神会不如林放吗?普通人如林放,尚且知道问礼的根本,泰山之神,岂不知礼。祭祀合乎礼,神才会接受,否则不能受。季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泰山肯接受吗?难道泰山之神尚不如林放吗?

【章旨】

此章讥叹季氏祭泰山非礼,然不说季氏而说泰山,言语温和,然闻之令人足诫。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白话解释】

孔子说:君子处于世间,与人无争,如果一定要问君子有什么争的事情的话,那就是射箭。射礼行于堂上,上台之前,要先相互作揖请让,比赛结束后,也要作揖请让。在射击比赛之后,有了胜负,赢的人手里提著酒壶,斟上两杯酒,请输的人先喝,赢的人陪同,表示慰问承让。君子之争只在射箭时,各显其艺能,求中其正鹄,是谓之争,虽争却是雍容揖让,不同于小人,故曰其争也君子。

【章旨】

此章言射礼有君子之风。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白话解释】

子夏读诗经的三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诗是形容女子微笑时,灵巧的笑容,双颊留窝,多么优美啊!醉人的眼波一转动,黑白分明,十分灵活,多么明媚啊!有这样好的面颊与美目,始有笑倩盼动之美。子夏读这三句诗,读到「素以为绚兮」便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以绘画的比喻来答复子夏,绘画前必须先铺一块白缯或白绢,如后世画家所用的画纸,称为素地。铺好才能在此素地上施采绘画,所以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素比喻美女的两颊与美目,这是美的素质。绘事比喻笑倩盼动,这是美的姿态。先有美质,而后有美姿,就好像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孔子以绘画之事喻诗,子夏由诗而领悟礼,故说:礼居于忠信之后,即礼以忠信为主,学礼以忠信为前提,不忠不信的人学礼无用。孔子于是称许子夏能发明孔子之意,能悟言外之意,可与跟他谈论诗了。

【章旨】

子夏请问诗义,而能从孔子的比喻中,领悟到「礼」发生的程序。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白话解释】

杞国,是夏朝后代的国家。宋国,是殷代的后人。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够说得出来,但须取得证明。然而,夏朝后代的杞国,不足以为证。殷朝的礼,我自认能说,然而,为殷商后代的宋国,不足以为证。杞宋不足以为证的原因是,夏殷二代早已灭亡,能知夏代文化的贤人,应在杞国。能知殷代文化的贤人,应在宋国。但杞宋两国已经难觅这样的贤人了,所以说文献不足。文献若足,亦即如有那样的贤人,则我能将所说的夏殷之礼与他们对证。

【章旨】

此章是孔子慨叹夏、殷两朝礼制失传。因文献不足,而无所取证,虽然孔子能知能言,尚须寻求文献,必为征信,足见孔子言必有证。

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白话解释】

禘礼,是天子祭祀宗庙的大祭。鲁国因其始祖周公旦有功勋于天下,周成王特别允许鲁国以天子礼乐祭祀周公,所以鲁国周公庙有禘礼。

灌礼,即在太庙里举行禘祭的时候,会有一个活的人穿上祖先的衣服,代表祖宗坐在那里,「灌」就是把用郁金香的草过滤过的酒献给扮演祖宗的人,然后再以酒灌在地上,请祖宗神灵降临到祭祀的场合来,这就是灌礼。

解法一

孔子说:禘祭之礼,要先把祖宗的神灵请来,然后正式祭祀,祭祀时要列尊卑,左边是昭,右边是穆,按顺序排列。按礼制来讲,鲁君的祭祀顺序应该是鲁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但后来礼制错乱了,这是逆祀,所以,行灌礼之后,我就不想再观看了。

解法二

孔子说:鲁国举行禘礼时,灌礼之后,鲁国君臣举行祭祀的心理不集中,精神倦怠,所以我不想看下去了。

解法三

孔子说:鲁国的国君可以用禘礼祭祀周公庙,这是周天子特赐之礼,但后来,鲁君不但祭周公庙用禘礼,连祭桓公庙也用禘礼,后来,甚至僭用禘礼于历代的君主庙,不合礼制,我不愿意观看。

【章旨】

此章言鲁禘祭非礼之事。

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白话解释】

有人问孔子,禘祭之礼,这个礼怎么说明。孔子答说不知道,然后伸出手掌,告诉此人,谁能知道禘礼之说,谁即对于天下复杂的事,显示如这般。说到「示诸斯」时,孔子就用另一手,指他所伸的手掌,亦即显示天下事如手掌纹,对于天下事了如指掌。

【章旨】

此章言臣为国讳恶,亦是礼也。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白话解释】

无论祭鬼祭神,祭祀都要如鬼神在你面前一般。祭鬼,一心想像祖先就在眼前。祭神,一心所想像所祭的神就在眼前。这样的竭诚祭祀,就能感得鬼神来享。孔子说:我如果因事或因病不能亲自参与祭祀,而找人代理,就没办法亲自竭诚想像,不能感应,所以使人代祀的祭祀如同未祭祀。

【章旨】

此章言孔子重祭礼在亲祭,观想如在目前,诚敬之心提起,始有感应。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白话解释】

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颇受卫灵公尊敬。灵公夫人南子,品行不端,但有才能,欲藉孔子之名以壮自己声势,召见孔子。孔子见之。王孙贾误会孔子来卫求官,故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什么意思呢?王孙贾以奥比喻南子,以灶比喻自己,意思是告诉孔子,你求南子,不如求我王孙贾。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一个人非分而求,所造的恶得罪上天,必受天谴,则无处祈祷免祸。

【章旨】

此章言夫子以礼进退,不求媚于人也。

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白话解释】

孔子说:周公制定礼时,是考察夏商二代之礼,加以增加、删除,而制为文章完备的周礼,亦即本质与条文两者兼备,而相平衡。不会超过,也不会不及,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所以办政治,要从周礼,依之而行。

【章旨】

此章言周礼的礼文考察夏商两代而制定,极其完备。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白话解释】

孔子入周公庙观演礼时,见到庙里的事物,如礼器、祭品、祭礼、乐器、乐舞、音乐演奏等的内涵,皆问之。有人说,谁说邹人之子(孔子的父亲孔纥曾经当过邹邑大夫,故邹人之子指孔子)知道礼呢,他入太庙,每事都要问人,知礼者不当复问。孔子听闻此言论,便说,此问即是礼,因鲁国祭太庙,用四代礼乐,多不常见。故夫子每事问,表示谨慎。且孔子参观演礼,既是观礼,则有学习或传习之意,每事皆可以问,这就是礼。

【章旨】

此章言夫子慎礼,并兼论鲁之僭礼。

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是一种学习的礼仪,所以射中目标就行,不需要把皮革穿透,甚至偏一点也没关系。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都不同,古时候举行学习礼仪的射箭比赛就是这种精神。

【章旨】

孔子说明古代的礼射,尚德不尚力,不似今人尚力不尚德,今人一定要把皮革射穿,孔子不以为然,因其不合于古时候的比赛精神,故从古。

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白话解释】

古代天子在季冬时,以来年每月的政事,定成政令书,称为朔政,亦称月令书,颁告诸侯。诸侯受之以后,藏于太庙,自新年一月起,每月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供一只饩羊,也就是杀而未煮熟的腥羊,祭告于太庙,然后上朝奉行。此外,天子自己也在每月朔日举行朔礼。春秋记载,鲁文公六年,闺月不告朔,十六年后,文公又因疾病,而有四次不视朔。文公以后,鲁君告朔之礼,逐渐由旷达而废弛。后来鲁君虽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由有司送一只饩羊供奉祖庙。

子贡认为,告朔之礼既不举行,何必仍供一羊,子贡不忍见其死,所以想要去除告朔之饩羊。孔子呼子贡的名说,赐,你爱的是一只羊,我爱的则是告朔之礼。孔子认为,继续每月供奉饩羊,一般人民尚可由此而知时令。后世之人尚可见此饩羊而知有告朔之礼,得以考据而有所取。是以不去饩羊,其礼尚未全废,饩羊一旦除去,其礼也就完全废弃了,所以孔子说我爱的是告朔之礼。

【章旨】

此章言孔子不欲废告朔之礼也,保存此礼能防权臣以下犯上。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白话解释】

鲁国当时君弱臣强,三桓简傲无礼,更僭用天子礼乐。故孔子说:当时的人习非成是,反以为事君尽礼是谄媚的行为。虽然他人不合礼,但我仍然依礼事君。

【章旨】

此章疾时臣事君,多无礼也。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白话解释】

鲁定公,是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他是鲁昭公的庶弟,承袭鲁昭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十五年。

鲁定公问孔子:国君应该要怎么领导臣子,使用臣子?臣子应该要怎么事奉国君?孔子对鲁定公说:国君要以礼来对待臣子,凡事当依国家所定的规矩而行。臣子应以忠诚对待国君,要尽其应尽的职责。也就是君臣相遇,各尽其道。

【章旨】

时臣失礼,定公患之。孔子告之君臣当各尽其道。

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白话解释】

关雎是诗经周南的第一篇诗,内容是说文王思得淑女,以为后妃。诗的一开头,就是「关关雎鸠。」诗人以雎鸠所鸣的和声,兴起文王思求后妃之意。后妃必须是贤才,始得采取荇菜,供祭宗庙,故求淑女,以为匹配。求得之后,钟鼓乐之。求之未得,寤寐思服,以至辗转反侧,其情可哀。然而,乐是为得贤内助之乐,哀是为未得贤内助而哀。乐是钟鼓乐之而已,哀亦是辗转反侧而已,皆不过分。所以孔子评论此诗,所抒哀乐之情,不淫不伤,而得其正。其求配偶,如此谨慎。所以诗序认为,可以风劝天下,端正夫妇之伦。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说到乐处,而不至于过分,说到哀处,而不至于伤。

【章旨】

此章孔子赞关雎之篇,哀乐不失其正也

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白话解释】

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鲁国人,孔子弟子,善于言语。

社:古时祭土神,要立一木,以为神的凭依,此木称为社主。

在鲁哀公四年六月社发生火灾,哀公表面上想要再立社主,以社主的事情问宰我,实际上想要诛除三家权臣,而不敢明说。宰我即知其意,也用隐语答复哀公。宰我说:做社主所用的木料,夏代用松,殷代用柏,周代用粟。宰我又说,用粟的意思,在使人民恐惧战栗,即答三家可诛。孔子听悉哀公与宰我此一问答,便说,哀公失政,三家专权的局势,形成已久,再说无用,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成事不说)。再者,事情已经发展到某种地步,事虽未成,但已无法挽回,也就不要再劝了。三家已经遂心成事。宰我今对哀公进谏,为时已晚,不如不谏(遂事不谏)。宰我对哀公书说的话,虽不适当,或恐祸及鲁君及孔门,然而已经说出,我也不追咎宰我了(既往不咎)。

【章旨】

此章明三代各以所宜木为其社主,宰我不知时宜而妄对,孔子虽言既往不咎,实则隐藏责其失言。

23.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白话解释】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虽然仅是齐国下卿,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鲁大夫施伯向鲁庄公说,管仲,是天下的贤人,非常大器。盖当时有以为管仲是大器者,所以夫子辩之。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有人听闻,误以为俭。孔子说:管仲从朝廷出有三处府第可归,且皆有钟鼎、帷帐等设备及国君赏赐的许多宝物。且三处皆设有管事的家臣,各有专职,不互相兼职,违背了大夫虽有家臣,不得每事立官,当使一官兼采余事的礼制,此皆奢豪不节俭。三归是国君所赐,依礼,长者所赐,不得不受,有人又以为管仲知礼,孔子遂举事例辨其不知礼。国君为别于内外,树屏风于大门外,而今管仲亦如人君树屏风以闭塞大门,由此可见管仲之骄僭不逊,也是器小易盈之证。另外,两国国君之间举行宴会,会在两个柱子之间设台子,主人酌酒敬宾,宾在筵前受爵杯,饮毕,各将其酒杯反过来放在台子上面,称为反坫。此反爵坫土台仅是人君可以享有,管仲只是大夫,而堂上亦有反爵之坫,僭滥如此,是不知礼。管仲如果知礼,则谁会不知礼。

虽然,孔子亦曾赞管仲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谓其器小哉。乃责其奢侈越礼,骄矜失礼为器小。

【章旨】

此章辩管仲器小,奢华僭礼。

24.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白话解释】

孔子告诉鲁国的大乐师说,音乐的道理大概是可以知道的。刚开始演奏,就如同鸟初飞,必先合其翼,亦即开始演奏时,必然钟鼓先鸣,律吕相应,音响兴奋热烈,如同天地之气聚合一般。钟声既作,五声八音齐奏,彼此和谐,乐声自此放开,就如同大自然风雨和顺一般。音乐发展开后,宫商角徵羽和谐如一,但是各乐器的音节分明,清清楚楚,不相混淆,钟鼓笙瑟等不会互相侵夺。音乐演奏到最后有尾声,余音袅袅,相续不绝。一套乐声,就要在如此的过程中完成。

【章旨】

孔子自卫反鲁,此时鲁国礼崩乐坏,正音不存,孔子见鲁之乐官长论乐,使知正音之法。

25.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白话解释】

仪封人:一说是孔子周游列国至卫国时,在卫国西北边与晋接壤的仪地,在此守边疆的官吏。或说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人,故未记载其姓名。

仪封人来求见孔子,怕孔子的弟子不肯引见,故说,凡是有道德的君子到我仪地,我没有不与他相见的。随从孔子的弟子,听封人如此求见后,便引封人见了孔子。封人见过孔子,辞出时,对孔子的弟子们说,诸位何必忧愁夫子丧失鲁国大司寇的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极衰必盛,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以号令于天下。

【章旨】

本章记载当时人士对孔子之批评。预言孔子将替天宣道,垂教万世。

26.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评论,舜帝的音乐尽美,而又尽善。武王的音乐也是尽美,但未到完善之境而已。作乐是崇表王者得天下的功德,必与事实相符。舜的天下,受禅于尧,又能亲致天下于太平,所以其乐章气象恢弘,雍容和穆,不但声调、舞容极其优美,就是乐章的神诣也极其完善,所以是尽美尽善。而武王有天下,是由于伐纣而得,其乐演奏起来,音曲及舞容极其优美,然乐曲中犹有杀伐之声,因此,他的音乐不如舜的音乐那样调和,所以是未尽善。

然武王伐纣,深受孔子、孟子称赞,此处是指武王之乐,非指武王之德。

【章旨】

此章论韶、武之乐也。

27.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白话解释】

孔子说:居上位的人,应有宽宏的度量,不宽厚则伤厚道而民不亲,则不得众。行礼应该以恭敬为主,若没有恭敬心,则依礼而行的威仪与进退之节都不足观,人民不会尊敬,则失去礼的意义。到丧家去祭吊,应该要有哀伤之情,若没有哀色,则无情。居上位者有此三失,这个人就不足观了。

【章旨】

孔子论凡事应当务本。居上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佾第三白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