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民风民俗趣事之第五章:做鞋纳底儿妇女忙(2)

         先用洗碗巾把米汤涂在门板上,这洗碗巾也不怕烫,是老丝瓜的阳子,老丝瓜晒干剥掉外面的皮后,再把里面的老黑子敲出来,来年还可以做种用。洗碗巾涂好门板后把破布挨个儿地拼接在一起,把一整个门板铺完,再又用米汤在铺好的布上又涂一层,上面又铺一层破布,如此流程有三五遍后就算完成了。之后放在太阳下面晒干。

        姨说:“今年的壳儿背(粘)得好,给嗯接(你们)做孩子(鞋子)穿。嗯接(你们)细仔儿要听话些。”

          纳鞋底的索儿也有讲究。一种是农民自己种的麻做成的麻索儿,就是用麻辫的粗线。

     一种是后来商店买的线索儿。前者亚黄,后者亚白,或很白。麻索儿打得好的话纳的鞋底结实些。线索儿白好看不耐用。

       我家有一个打索儿的工具叫麻铊儿。妈妈经常晚上打。那工具小巧,一根一尺长茶杯大小的圆木棍削光趟。中间略小,再在中间位置钻个小孔,用根一尺多长的粗铁丝从下面穿上去,下面弯个头子卡在圆孔里,最上面向下弯个小钩子。

        麻开始分好能做索儿大小时开始搓,搓了近二尺长时一头固定在这小工具麻铊上,上面提高过弯钩的地方,左手提起来,右手把麻铊一转就能编索儿了,编好长了就在下面圆木棍中间四面绕。如此往复,索儿就编很多。要用的腊是取蜂蜜过后的蜂子笼儿用手捏在一起蒸一下,让它凝固成一团后变成了腊,用它把索儿打光滑才好用,不然纳不过鞋底,扯不过去的。

       也有些妇女边做针线活儿,边唱:“昨日姐家行啦,得见女才春。茶不思来,饭也不想吞啦,等只等啦,天明亮,望姐说私情哪啊,等只等啦天明亮,望姐说私情哪呀儿哟。”

          男人就接着唱:“听说说私情哪,心中火一盆,奴家的爹娘,管奴管得紧哪,倘若是呀知道了,家法不饶人啦啊,倘若是呀知道了,家法不饶人哪呀儿哟!”

       这《四碗菜》儿的老歌要二胡配上才更好听。

       做鞋底先要打样儿,多大的脚打多大的样儿。一般用蓝竹的笋叶打,笋叶长又宽,先把鞋底按样子修好保留起来。在笋叶上打好样后就定在贝的壳儿上,用大剪刀修好几层,二只鞋一样厚,约有1.2公分。在中间固定二针后从前面开始向后纳,鞋底厚,索儿不光滑,纳的人左手戴有顶针,顶过鞋底有仍然抽不出来时候,就用取线器把针取出来。

       还有那个针不光滑钻不进鞋底的时候,把底针往头皮上蹭几下,针光滑了轻易钻进去。纳双鞋底儿好辛苦,到最后鞋底上面要蒙一块好点的布做趟底儿,那一圈布最好是白色,好看些。如果不做趟底儿,针纳过后有高低不平而且又硬不能穿的。底完成后就是鞋面的事了。

       鞋面儿一般用黑色的灯草绒,没有钱买新布就用旧布代替。有的是做圆口的,有的是A型口的,有的是松紧带做口的。以松紧带做口的最好看,它如M样左右二竖长,两边尖着空的地方用松紧带连(缝)好,做好要用鞋楦撑穿起来好看,走到那里吸引人的目光。特别能吸引女人有眼,她们评论之后还让脱下来看了又看,像要把那做得好的地方学走似的。

       好大了我还爱穿妈妈做的布鞋,不但好看主要合脚,走路舒服。姐姐做的鞋像是得到了妈妈的真传同样好,女人生活简单,男人晚上没事侃大山,女人晚上没事纳底儿做鞋穿。

       说到做鞋还有个鞋的垫底儿也不一般。现在人穿鞋像往年人一样垫个垫底儿,但这个垫底是缝纫机用布扎的,一圈一圈的往复而成,簿又不结实。农村姐妹儿纳的鞋垫可不一样了。先用布在笋叶打的样儿上放好几层,上面是白布,下面一层颜色不限定。用米汤粘好后让会画画的人在上面画花儿,以牡丹、芍药居多。花上面站有喜鹊象征吉祥喜庆。画的字也以二个喜字连在一起,如福禄寿也行,在队里妇女们找我画画,别村女人也来找我画:“哲儿画垫底儿,画得好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民风民俗趣事之第五章:做鞋纳底儿妇女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