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着》

                                                                       浅谈《活着》

《活着》是余华所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在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贵与其家人不断经受着苦难,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采用第一人称,福贵年迈之时在河边以平淡的语气讲述了他坎坷的一生以及身边人的命运。年轻时的福贵,是个吃喝嫖赌的败家公子。沉迷于赌博,被龙二骗光了家产,把自己的父亲气死。幸得好妻子家珍对他不离不弃,他才有所醒悟。在去给病重的母亲请医生的路上,被抓去当壮丁,加入军队,在战争中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乡了。看着福贵回到家中,后来他的聋哑女儿凤霞也嫁给了忠厚的二喜,我以为他们一家的生活终于步入正轨。但厄运再次降临,他的儿子有庆跑去医院给县长夫人抽血,活生生被抽死在了医院之中。凤霞因难产也死在了那家医院之中,家珍病重也离开了福贵。后来女婿二喜因工地事故死了,留下凤霞的儿子苦根。苦根却因吃太多豆子,撑死了。福贵的身边,所有他倾注了情感的人与对他倾注情感的人,都离他而去。福贵经历了丧妻丧子等无数悲剧,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妻子、儿子、女儿、外孙,最后他无奈独自终老。可以说,福贵经历了那个旧社会致命的种种悲剧,而福贵一家便是当时整个苦难社会的缩影。

《活着》中重复发生的悲剧与死亡,并且多数人都是非自然死亡,让人觉得不切实际,可恰巧就是这种非自然死亡的安排,使得人物更加痛苦,使得读者对他们更加同情,使得此书更具悲剧美。余华还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福贵一家日常琐碎的生活里,在你认为他们即将过上好日子时,不断降临使人心寒、催人深思的噩耗,这也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在经历过这些悲剧后,年迈的福贵只有一头老牛,他却能阔达的活着,淡然的回忆过去的苦难,仿佛是历经沧桑后的重生,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超然且难能可贵的的境界呢。渺小而软弱的人物与接踵而来的巨大“苦难”形成强烈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福贵等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

 读完《活着》,福贵漫长的一生历经无数悲剧,他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为什么而活着,书中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没有人有确切的答案,只但愿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