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向

一方面,本书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写就,很好地诠释了上述讨论的设计法则的概念;另一方面,这本书带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思考,它所讨论的城市设计问题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所共鸣。

这本书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它不同于之前大多停留在对完美城市空间形式设计的探索上的著作,林奇跳出了这个框架,从“人在城市中的感知”这个更根本的议题入手,以人为中心来探讨城市的形态。

这本书的难点在于,城市设计的讨论素材集中于三个美国城市,有许多读者不熟悉的地名。

城市设计建立在更宏大的尺度、更绵长的时间基础之上,因此更为复杂。

城市场景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环境、甚至观察者本身的记忆相互作用,形成对城市的完整感知图景

其实,意识到城市设计的价值,是我们努力去改造、保持城市和谐环境的第一步。

可读性意味着人们容易辨认出城市景观的构成,并能在脑海中将其抽象为一种连贯可理解的形态。

组织、辨认并理解环境是所有生命的重要技能。

即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组织性,从而扩展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一个清晰的环境能给人以安全感(与迷失的恐惧恰恰相反)。

林奇所提倡的可读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划,而是一种开放的秩序,在这之中城市仍然保有被再创造发展的可能。

首先要理解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

由长时间的接触形成

符合已建立起的意象

具有鲜明的结构、个性特征。

可意象性”可理解为,物体中蕴含的特性,能够唤起观察者脑海中强烈的图像。“可意象性”表达的不只是被看见,而是能够被强烈、清晰、鲜明地感知。

这也就是说,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足够独特,但却有连续、可被理解的形态(满足可读性

林奇认为,城市物质形态方面的元素总结起来有五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边界是线性要素,是两个部分的分界线,或是连续片区的线形中断

区域是二维平面,是城市中等以上的分区

节点是点状元素,是人们在城市行程中可以进入的聚焦点。

标志物也是点状元素,但与节点不同的是,在城市认知的意义上,标志物不可进入,只作为外部参照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意象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波士顿——总体意象

它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波士顿拥有着十分有特点和易辨认的区域,以及歪歪扭扭难以理解的道路。

(二)波士顿——区域划分

(三)波士顿——道路

波士顿的道路总体而言显得混乱,难以辨认

总体缺乏秩序

由于历史原因,波士顿半岛的主路沿水岸向内呈现放射状,但除此之外,波士顿缺乏覆盖全城的路网秩序结构

两条高速路

总之,波士顿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区域清晰鲜明、而道路交错混乱

(一)泽西城——城市结构

本文均以林奇所述情况为讨论材料。

(二)泽西城——整体印象

模糊 另一个特点是没有个性,缺乏视觉意象。

认路标识

泽西城的城市印象较为混乱难以统一,视觉意象薄弱。

(一)洛杉矶——城市结构

但惟一一条所有人都不会搞错的道路就是百老汇大街

总结:共性结论

比较这三座城市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

1.人们具有从周围环境中提炼出结构和个性的能力。

2.三座城市的物质环境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一些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如道路、区域等,这些元素的强弱和有效程度是可以横向比较的。

3.空间广度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使观察者处在一个能清晰感知城市各元素、以及自己与城市关系的位置。如波士顿的查尔斯河沿岸,洛杉矶开阔的市民中心。

4.城市的景观特征使人愉悦(水面、植被等)。

5.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也能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感知,甚至以此划分出区域,如“上等居民区”和”下等阶层购物区“等。

(一)制造独特性、提高可识别度

(二)增强连续性

(三)提高指向性

(四)体现方向性

(五)引入可度量性

(一)设计边界

边界设计的首要要求是连续性

(二)设计标志物

标志物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惟一性,即它与周围环境鲜明的对比度

标志物可大可小,设计要求不同

有意识地将标志物设计在节点附近,可以同时加深两个元素的印象

标志物可以也应当聚集成组地设计

(三)设计节点

首先要有一个围合的边界,各边的意象并不会减弱;其次最好有标志性物体能够在其间成为视线的聚焦点。

(四)设计区域

边界清晰的区域,其意象也会更明晰。

1.特异性

2.形态简单性

3.连续性

4.统治性

5.连接清晰

6.方向性差异

7.视觉范畴

8.运动的意识

9.名称和意蕴

首先,可以依照本书的方法对城市居民进行采访,从而提取出最重要的公众意象、关键的城市元素和基本的







(一)道路的可识别度

沿街集中的活动和功能

典型强烈的空间特点

特殊的立面特征

道路所处位置的特殊性

道路自身可见性

重要结构功能

二)好的道路设计的特征

道路本身的连续性(continuality)是人们“认路”所依赖的基本特性,是道路功能的基本要求

道路的方向性

确定的道路端点

道路的可度量性

道路的指向性

波士顿路网如此令人困扰的原因就是,其中存在许多微妙的曲折,让人难以理解这条路在整个城市中的走向。

但在有些时候,道路失去与城市的参照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边界在城市意象中起参照作用,而非像道路一样可作为移动通道

此外,高速路往往不是一个分隔城市区域的好的边界

区域是城市相对较大的可进入的,也可在外部作为参照的二维平面元素

识别一个区域的关键是其中的某些特征具有共同的主题

主题线索要进行一定强化才能形成一个强烈的区域意象

(一)区域的边界特征

一般来说,清晰的边界可以增强对区域的认知,但是过于强硬的区域边界也可能把城市分割得混乱无序。

(二)区域的内向与外向

(三)区域之间的关系

(一)节点的形成:道路交汇点

二)节点的形成:城市功能的汇集

还有一类节点是由于主题和活动的聚集而形成的。

因此单一性(singularity)和独特性(uniqueness)是标志物最重要的特征

(一)标志物的形成:空间特性

这可能因为其形态较高大,在许多位置都能被看见

而是通过自身的退让或高度不同,建立起局部的对比

二)标志物的形成:视觉特征

这可能是标志物本身形态特异,令人印象深刻

也有可能纯粹是因为标志物与背景不同形成对比

此外,与历史相联系或与重要城市功能相关,也能使一个元素成为标志物

更常见的情况是,标志物是作为一组意象被识别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单个个体得到强化

(一)城市元素间协同作用

道路是城市的主导元素,道路的交汇形成节点,节点的影响辐射开来形成区域,并由边界界定区域,而标志物则散落在城市中加深人们对特定地点的印象

(二)城市意象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三)意象的个体区别

不同个体的城市意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丰富却不等于生动,稀疏也不一定和抽象是同义词

(四)城市意象的认知阶段

到了这一步,人能能够运用上城市的各个元素,以“丰富、确凿且生动“的方式理解他的城市

视觉问题。据此,设计者能够制定出视觉规划,完成强烈的公共意象元素的保留和新的道路层次的设计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