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一个高考改卷的故事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一个高考改卷的故事_第1张图片
文/梅姐姐 又是一年银杏黄了

本文精彩听读 >>>
朗读者:作者阿YAO

午后漫步,发现公司附近的银杏树不知何时转绿为黄。轻轻闭上双眼,静立在树下,倾听着风吹树叶,沙沙地响动,感觉好温暖,又到了收获的时节。

再有十来天,研究生课程就全部结束了,的确是收获满满。突然想起,还欠 “五人行” 一个故事,就让梅姐姐用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为这一年半的学生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那日,梅姐姐、聪和丽三人放学回家。(感觉用这句话形容 3 个年龄加起来超过 100 岁的女人,实在是有碍市容啊,有木有?)

途中,聪突然问:“梅姐姐,你《人力资源管理》考多少分啊?”

“不知道啊,我还没查呢。”梅姐姐漫不经心地回答。

对待考试和工资这两件事,梅姐姐一向持一个态度:只要考试完了或干活完了,管它考几分或赚几毛,尽管姐是个学渣+英语搬运工,如果你信的话,哈哈哈~~~

"真没想到,老师居然给了我这么低的分数。"聪显得有些郁闷。

"几分?"

"66分。"

"及格了嘛,考过了就好了,你是研究生又不是小学生,干嘛在意这种小事。"梅姐姐若无其事地回答。

"可是,我从小到大都没考过这么低的分数,接受不了。而且,我感觉自己卷子并没做这么差,我想去问问老师。"

“你能成熟点不?有这个必要吗?不要说这种无关痛痒的学科期末考试,哪怕是重量级大考,你花个三块钱去查分,姐也没听说,分数查出来会有什么不同。”

"可是......"聪觉得有些委屈。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一个高考改卷的故事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梅姐姐,我知道一件改分的真人真事,还是高考试卷呢!”为了宽慰聪,一旁的丽突然开腔。

“果真有这种事情,闻所未闻,说来听听。”

“大约是十年前的事,那一年我读大三。”丽娓娓道来。

“我们学校有一组高考阅卷老师,参与当年的高考试卷批改。当时,老师找了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忙核对分数,我是其中一个。”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丽是传说中的 985 名校外语系优秀毕业生,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曾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成员,参与海地维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这样优秀的她被选中也是情理之中。

所谓 “核对分数” 就是把各题的卷面分数相加,检查有没有漏加或是错加,减少改卷失误率。对于这份只要运用小学生加减法的工作,他们几个学生却干得格外认真卖力,因为同样经历过高考,感同身受。

核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几个核分员的细心排查下,的确发现几份卷子出现计算失误,及时上报阅卷组的登分老师,改正错误。

“咦,这份卷子的作文分数怎么这么低啊?” 说话的是丽边上的 A 同学,一个其貌不扬的女生, 瘦瘦小小,戴一副眼镜。

A 同学将面前的作文,一字不落地阅读了一遍。“这篇作文写得还可以啊,为什么分数这么低啊?”于是,不死心地又读一遍,还是觉得分数太低了。于是,把卷子递给丽,寻求意见。

丽接过卷子,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得出了与 A 同学相同的结论:作文写得还不差,的确无法与极低的分数相匹配。

后来,在场所有的人都把这份卷子传阅了一遍,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

“可是,我们只能核对分数,判分是老师的事。” 有同学说。

“但是,我们怎么能对这种不公平的事情视而不见呢?” A 同学显得有些激动。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这么多卷子要核对,何必没事找事。” 有同学显然不愿卷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麻烦。

“那我一个人去找阅卷老师。” A 同学非常坚定地走出门去。

过了好久,A 同学才回来,她一脸笑容地带来了好消息:阅卷老师修改了那张卷子的作文分数,给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数。据说, A 同学为了说服忙碌的阅卷老师,花了半小时据理力争,她告诉老师,“您的改分关系到一个考生一生的命运,请您再看一遍吧!”

故事讲完了,一车三人沉默了好久。

沉默过后,梅姐姐对聪说:“姐姐改变主意了,你去问问老师,让她再看一遍卷子,是不是判错分数了。”

丽说, A 同学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得学生爱戴。

梅姐姐相信:已是教师的 A 同学定会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因她还是学生的时候,善待了一位路人甲的人生。尽管被密封线遮挡的路人甲,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或她的人生曾经被一个文弱的女生善意改写过。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一个高考改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