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好?

偶然从书架抽出《怎样读书好》来看,全书像是一群民国知识分子围炉闲聊读书经验,最喜欢的是书中一篇文章《我的读书经验谈》,作者张素民,他之于为何读书、如何读书的想法与我十分相近。

因为这文,勾得我也想谈一谈读书话题。

为何读书

回答这个问题,无需思索,我的答案一定是:为了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有一篇散文,叫做《思维的乐趣》。他在里面赞同罗素的观点: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参差多态的思想生发,很大程度得益于读书,所以张素民也说:「因为你若就不读书,你自己的思想,也无从发生」。

为了智识愉悦读书,这是无用之用,但这并非真正无用。有时候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思想,可以在你需要进行抉择时给予决策的凭证,影响之深之远不能不说巨大。而这种因果关系又是无法控制,无法预测,有着极大的偶然性,如此才又有参差多态的人的现象,世界因此生机盎然。

当然,「不求甚解」地读书是一种乐趣,但为了解决某问题,了解某学问,熟悉某职业而「功利」地去读书,也不失乐趣。

所以我觉得「为何读书」这个问题并不十分打紧,「如何读书」才更值得玩味。

如何读书

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被写在《怎样读书好》的扉页。无目的读书是一种乐趣,但有方法去读,却是读书的精髓。

中国古话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须有方法,才更易「会意」。不同的人,不同的书,读书之法各不相同:可以有全书通读的,又可以精读一两章的;可以有浏览泛读,又可以有抽样、类比、主题阅读的,不一而足。

但简单说来,我们可以依据文本不同,而有不同的读书方法。

管理学家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谈到过,在寻找智慧路上有三类人。一是笛卡尔信徒,二是讲故事的人,三是适应者。笛卡尔信徒「崇尚科学,擅长分析,他们喜欢一板一眼地演绎,追求简练但推广性强的理论」,我们可以粗略地用追求「真」来形容这类人。讲故事的人「强调语言、暗喻、阐释意义,他们喜欢将自己放在权威与成规定见对面,维护下层人民尊严」,追求「美」可以粗略地被认为是此类人的目的。适应者是那一类「强调历史的复杂,试图通过对人如何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复杂生态圈的分析来加深对智慧的理解」的人,「善」或许可被认为是此类人的目的。

如果依据「真、美、善」划分文本,那么读书的侧重点就能有所不同。

  • 真:为了获取信息,故读书可以有效率与速度一说。这个时候,如何快速获取信息,便是阅读这类主题书籍的关键。开创开智学堂的阳志平老师曾在怎样将书读得通透?一文中谈到过八字要诀:正反上下,古今中外
  • 善:为了说理,阅读此类主题书籍时,需时刻与自我的观点进行验证,批判地读。懂些逻辑学的原理,分清观点与论据,有助于提高阅读此类书的速度。
  • 美:人类不仅理性的动物,还受情感支配,文学作品侧重满足人类「情感」需求。一切伟大的文学,都关乎人性,为着理解人性,为着审美享受,不慢下来,不调动想象力沉浸入文本内,则无法获得精神的愉悦。

如何读书铺开来说,可说上一天一夜。与民国时期对比,现代的读书方法更加多样化。前一阵与友人小何聚谈,他就曾指出阅读侯世达神级作品时采用「一图胜千言」的方法——先浏览书中插图,再解读文字。

张素民在《我的读书经验谈》也这样说:「造成读书兴趣的第一要着,是求了解。你读一页书根本不懂,自然无兴趣。要求了解,须从两方面下手,一从文字方面下手,一从内容方面下手」。对于后者,我们既需广也需深。

除了广度与深度,还有一个维度不可不提,那就是:行动。

有所得,有所乐

有所得,才有所乐。不管这「所得」是「感觉的刺激、情感的共鸣」,抑或是「感悟思考」,我们都可「无所不用其极」地去把书读得更懂。

世间有一个规律,名曰「滚雪球原理」。会读书,才能得着读书的乐趣;因着乐趣,读的书越多,越能养成习惯。渐次,读书如同吃饭如厕,不读不舒服,随手即拈来。

阳志平老师曾提出与「元学习」概念,他说:「尽量寻找更高阶的、更抽象的模型,同时给好的模型创造足够多的实践机会;还有就是尽量养成独立生成一套知识体系的习惯,并且将好的知识固化为产品」 。这就是「广度、深度、行动」三维度的要义:

  • 广度搜索,寻找源头
  • 深度学习,大量输出
  • 行动学习,形成产品。

小结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最美好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意味着最好的生活方式。

而读书,就是读书人最好的奖赏。

20190214 猫柳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读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