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考试 一一一科举制度之演变

     

中国科举,始于隋唐,终于满清。

隋炀帝,就是那个据说很荒诞,而且荒淫无耻的家伙,在大业年间,设置了正经的科举(他以前也有,仅仅是雏形),用试策取士。基本就是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就国家面临的一些问题来测验考生,请他们写出自己的见解,以此来评定他们治理国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由此分出高低优劣,择优录取。

科举分为明经,进士两科,分别相当于专科和本科。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但他绝对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大帅哥,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他迁都洛阳,挖掘大运河,做了不少好事,也做了不少坏事。

话又说回来,真正的大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干不出大坏事。

由隋到唐,唐朝人把科举制度继承下来了,只是好做面子工程的唐朝人在考试的内容中加入了诗歌,于是,全国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胡诌几句诗。就像今天高考要考试英语一个状态。

虽然科举考试在唐朝形式也不断变化,但是最后定为:第一场考诗和赋;第二场考论议;第三场考对策;第四场考经文。

第一场考试不过,下面就没有考试资格。所以,大家把吟诗作赋当成第一等大事。

其中的策,和隋朝的考试内容大致一样。

只是唐朝的考试绝对不是严格按照分数的,依然有名人推荐的遗存。只是这些名人很珍惜自己的羽毛,不会是贪图人家几个小钱就胡乱推荐,当然陪睡也不行,人家不稀罕,这些名人大佬自己多有家妓。

比如杜牧,吴武陵就向主考官崔偃旗推荐说,让杜牧第一名吧,崔偃说我已经答应过四个了,让他第五名吧。崔偃也很欣赏杜牧,因为刚刚听了吴武陵背诵了杜牧的《阿房宫赋》。大名鼎鼎的李白也求人推荐过自己,看看《与韩荆州书》就知道了。

状元的产生也是皇帝的面试结果,把几个成绩优异的考生带到殿上,让皇帝面试,相貌优秀者,才可能做状元。

至于探花,唐朝的时候就是新榜进士们前去曲江池游览,先叫一位年轻的进士前去看看花开木有。进士们年纪相差很大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考上进士的不算稀罕。探花不是名次。

这次游街也是奖励,意思也是让进士们在长安大街上走一趟,让广大市民们看一看,借以夸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的就是这件事。

唐朝没有榜眼,榜眼的说法到了宋代才有。

宋代的科举考试有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试卷糊名。这样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不知道考生是谁,全凭文章优劣。比如,欧阳修做主考的时候,考试前比较看好的是曾巩,改卷的时候,看到一篇好文章,以为就是曾巩的,给了高分,结果却是苏轼的。

千年考试 一一一科举制度之演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然,状元不状元和相貌也没有多大关系了,最高分即是。

赵家兄弟当皇帝,科举考试是很认真的。

再就是考试内容减少,把唐朝考试的诗赋去掉。理由很简单,国家需要的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考生大量沉溺于油腔滑调当中,诗赋再好,不懂人间冷暖,不会治理国家又有何用?

于是出现了制科,就是皇帝亲自主考的科目,目的就是优中选优,挑选国之大器。苏东坡参加过制科考试。皇帝阅卷完毕,回到后宫喜不自胜,额手称庆,说,为子孙辈得二宰相才。说的就是苏轼兄弟俩。只是苏东坡一路仕途坎坷,后来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贬到黄州后,苏轼叹道:“当年应制科考试,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

北宋的王安石建议考试要写四股文,这是以后八股文的开始。

考试没有了诗赋,一群文人闲得头疼,正好酒楼上的歌女需要新词,他们把写诗的才能写了词,这才有了宋词的大兴。

考试的第一名叫状元,也叫状头,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布录取名单的开头,这个名单叫榜或者状,头和元都是开始,第一的意思。

第二名和第三名分置两边,恰如两只眼睛,于是就叫了榜眼。

宋朝的时候,榜眼有两名。

北宋的是的时候,没有探花,因为没有曲江看花这个环节,到了南宋,把第三名改称探花,至此,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代表一,二,三名。

南宋最有名的状元就是文天祥,文天祥的为国献身,誓不降敌已经流传了千古了,估计以后还会流传。他的弟弟带领全家降元,他给弟弟写信说,你做的对,我是尽忠,你是尽孝。

金朝也有科举考试,但基本上都是装装门面而已。

元朝人刚开始不重视科举考试,马上民族,金刀快马,杀人屠城,哪用什么考试?后来,渐渐发现不行,一群汉族知识分子,没有了科举考试,也失去人生的最高目标,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家不要了,读书之余就写戏剧。像那个关汉卿,职业是做医生的,业余是写戏的。这群汉人还是用儒学统治比较好使,于是第二任皇帝元成宗于1306年,诏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全国大建孔庙。后来又在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考试。

元朝的科举考试有特色。

首先是可是内容单一,只考试朱熹所注的“五经四书”,也就是经,至于策根本就不考,元朝也不需要汉族人去给他治国。

考试分为左右榜,右榜是蒙古人,色目人,左榜是汉人,南人。右榜考两场,试题简单;左榜考试三场,并且试题偏难。录取时,也是右榜人多,左榜人少。

元朝的蒙古人很龌龊。

我们不断批评的“五经四书”科考,也不是汉族人出的主意。

看到曲阜孔庙前,依然拿“大成至圣文宣王”来宣传。真的不知道,假如孔子有知,他会不会喜欢这个仪狄人的诰封。

明朝的新变化,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殿试。

参加乡试的必须有一定的资格,必须是国子监学生,或者是各个州,府,县学的学生,也叫生员,俗称秀才。有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就是进了学堂才有资格考试,进学堂也是要考试的,这只是进学考试,还没有进入国家考试序列。

乡试有南北直隶或者各个布政司主持。南京所以有个江南贡院,就是因为这里是南直隶所在地。

乡试考试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就考过乡试第一名,所以,最响的名头就是:唐解元。

乡试都是秋季举行,三年一次,称作秋闱,桂花飘香,又称桂榜。新科举人要跳魁星舞,唱《鹿鸣》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有了举人资格,才能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地点在京师,三年一次,春季二月考试,又称春闱。

会试考试分三场,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每天一场,考中者称作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有了贡士资格才能参加殿试,殿试是有皇帝主持,没有落榜的,只是选择更加优秀的。只考试时务策一道题,前面的乡试和会试要考八股文的。

第一天考试,第二天阅卷,第三天放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通进士出身。相当于正榜副榜副副榜。

一甲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凡是参加殿试的都叫进士,黄纸书写榜单,所以叫金榜。金榜题名的来历就是这里。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还是第一的,就叫连中三元,明朝连中三元的有两个。

清代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春秋二闱。考中者的名称叫法也大致相同。

八股文,开始于清朝。

满清人比元朝的蒙古人聪明和大方,开始也设满榜,后来就没有了,一视同仁,并且是鼓励汉人考试。

有清一朝,科举考试共开科112次,267年,状元114人(开始时候有满榜2人),汉族状元112人,山东省共有状元6人,邻居江苏46人,苏州一城22人。

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一年,科举考试终结,在中国一共延续1300多年。

千年考试 一一一科举制度之演变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年考试 一一一科举制度之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