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徐克,你大概会想到早年的《新蜀山剑侠》、《黄飞鸿》、《七剑》抑或是最近的《智取威虎山》;说起吴奇隆,自然是霹雳虎、萧十一郎、四爷还有刚刚过去的“隆诗”大婚;杨采妮呢?也许你并不熟悉她急流勇退之前的角色,但前两年她拍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圣诞玫瑰》,沉重的律政与性侵题材,主演是张震、夏雨、郭富城、桂纶镁……把他们放在一起呢?也许你并不知道,他们曾经一起拍过一部梁祝。1994年,20几岁的吴奇隆和杨采妮,演活了我心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现代语境下对梁祝故事的全新演绎,比之前的任何版本都更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难得的是,完全复古写实的场景与妆容衣饰,淡黄暗青的色调,精致到骨子里的构图,还有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身上散发出来的魏晋风度,与情节发展感情增进黄沾改编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传统的黄梅调,两位年轻电影人略带青涩的演绎,都是那样的让人欲罢不能……不得不说很佩服徐老怪的选角的慧眼,能从当日在舞台上翻跟头的霹雳虎的身上发现深藏的书生气,还有他镜头里美人一贯的雌雄难辨的潇洒帅气。所有的所有,成就了徐克版《梁祝》与众不同的美。
这部《梁祝》,看了无数次,仍是看一次哭一次。这类电影出彩并不容易,讲的是一个几千年来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成电影确实不容易讨喜。但是喜欢不等于完美不是吗?喜欢这种感觉,只关乎主体的内心选择。在这个不属于故事的时代,徐克这个故事,讲得好!徐克编剧的故事,前半段是书院里最纯真的爱情,甚至欢快的让人觉得带着恶意搞怪的嫌疑;而后一半呢?则是带着悲天悯人情怀的爱情悲剧,难得的是竟然能够衔接的那样的自然,毫不做作,不易了。
更加难得的是,徐克不仅是恢复了形式上的魏晋,也很好的把握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与社会风气。不管是极端讲究门第的婚嫁习俗,还是不论男女涂脂抹粉的崇美风尚,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这种写实的语境下,却是一种愤世嫉俗的话风。就像是徐老怪的习惯,看起来嬉笑怒骂的故事,内里却是载浮载沉的凌迟之痛。
1.【原来是你】
一出场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她趴在房顶上,痴痴笑笑的看着玻璃罩子里的蝴蝶,逗着它们玩。看起来那样的闲适自在,但杨采妮的明媚的眼神里,确是同时表达出了类似《边城》里翠翠的那种薄薄的寂寞和凄凉。而吴奇隆的梁山伯呢?出场时,老师正在指点他的琴声,说他不通情。正说着说着,英台从背后的山岗上下来,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老师的絮叨,更是气得老师说“你心肝脾肺肾,哪一样都缺!”这种感觉,确实是看的时候才能更好的感受,那年的杨和吴,确实是飞扬着青春的,两个人一对包子脸,眼神还能那样的清澈,为我们演绎只属于青春的青涩与如果。纵然演技还显稚嫩,可是谁的青春又能轻车熟路呢?
自小顽劣活泼的她,从来不会发奋读书,可是却可以为了山伯不被逐出书院头悬梁一夜,背过《诗经·月出》。他也会明明知道自己不能被赶出书院还是安慰英台,“不要紧的,考不上不要紧的,打不了重新找一家书院,不要灰心,知不知道”说着这句话的吴还有那能把人溶在里面的柔情眼神,真是让女孩子想不动心都难。她从小骄纵却可以代他受过,甘愿被罚站到晚上。他没有办法,所以去楼上去给她弹一首曲子,用琴声告诉她,别怕,你还有我。正是在那首曲子从他的心里手里流出同时,他懂了五音发自内心,他懂了情,他动了情。她也一样,听到琴声的她止住了哭泣,默默的承受……这一段两人的眼波流转很是出彩,其实一直很喜欢吴和杨的眼神,他们确实一直随着心里与对方感情的发展而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眼神。又或许,他们也早已被这个故事迷上,走进去,早已不是在演,而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他们爱情的色彩就那样渐渐变浓,在彼此的眼神里,在山伯如泣如诉的琴声里,在英台信手画成的一双墨蝶里。在就是喜欢这种感情,开始的与性别无关。单纯的喜欢,是性情的吸引,而不是性的吸引。喜欢到心里想“我一直在等知己,原来是你!”总是固执的觉得,有真正感情积淀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受纯粹爱情的影响太深,总是不能把爱情和荷尔蒙这样的词画上的等号。觉得有积淀才能有伴随着熟悉的了解,而不是那种先有一上来就打得火热的“熟悉”,然后再了解的自欺欺人——人们总是以为熟悉就是理解,殊不知熟悉的人最难了解,最易误解!也许就是为此我才能一直坚信,是存在纯粹的爱情的,就像相信存在无关快感的美。
2.【因为懂得】
最让人震撼的不是他们年少无知不懂得现实,而是明明知道是这样的,仍然选择在一起。
明明知道结局。明明知道走下去就是万丈悬崖,还是忍不住心甘情愿的一起跳下去。
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年少无知,选择在一起时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了。少男少女,同卧一榻,只有一碗水的距离。他们早就感觉到了两个人越来越默契的节奏。睡之前的击掌,同样的笑容,不一样的心事。一个怕变“虚”,一个怕变“实”,多么可爱的两个人。其实他们从陷入爱情的那一瞬间就感觉到了他们的路不会好走,可是他们选择一起努力。
颠覆传统的十八相送,她问“你是不是觉得刚才抱着的是个男孩子。”他答“我早知道我抱着的不是个男孩子。” 如此的默契,那天的大雨,低眉的观音,两个在一起的人。这是徐克安排的天意,天地做媒,观音为证,旨在说明他们的结合本就是水到渠成符合天性的,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没有什么见不得人!
就像山伯的那句“有时候应该做不应该做两者总得有个选择”。他们最终决定在一起,不是因为年少无知,也无意改变时代,只是因为,他们懂得了爱,懂得了爱的价值。纵然知道以后的路更加难走,她还是心存希望,“你要记得,一定要来我家提亲,不然的话我会恨你一辈子。”他当然来了,虽然他也有一官半职,可怎么抵得过马家阀阅簪缨?他知道抵不过;他知道,他们在一起的机会有多渺茫;他知道,故事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什么都知道,可是依旧深爱,山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况且对英台他是决意不会失约的,所以他不管可能受到的怎样的刁难与轻蔑都是要来的。来到祝家,果然是祝母一番拐弯抹角的恫吓,才得见英台。
“我聘礼都带来了”,
“那娘怎么说?”
“我只记得你要我一定要来,其他我不管。”
简单对话,却是剖心之语。显露的是英台心底最后一次的挣扎,山伯那早已知道结果仍然坚守的执着。不死心的的英台期待最后一搏,私奔!无奈被母亲发现,结果就是山伯被打成重伤,英台被封在钉死了门窗的屋子里直到出嫁。这一段是血色的,山伯呕血,英台泪血,与下面英台用鲜血在山伯的墓碑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的爱情早已因了这种倾尽生命的付出而愈加显得厚重,也因了伴随他们一生的身不由己而更让人心疼怜惜。
这是山伯第一次见到女装的英台,却也是最后一次。纵然英台在父威的强迫下上了马家的花轿,纵然后来山伯为了爱情力竭心瘁而死,爱情还在继续!并且在英台哭坟化蝶的那段实现了蜕变。嫁到马家的路上,狂风大作,逼着迎亲的队伍走过山伯的孤坟,早已被折磨的没有任何表情和力气的英台拼命跌下车,不顾一切的奔向山伯,一个长镜头,眼泪在飞,扯下一身凤冠霞帔,改一身素衣,她为他披麻戴孝。天降大雨,洗净了她脸上虚伪的浓妆,上天让她和她的家庭与世俗决裂,就那样清水芙蓉般的跌入坟墓和山伯在一起。永生永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尽管之后双宿双飞,山伯也一定忘不了楼台会那天英台的侧脸。迎着光,眼里满是明媚却又哀伤的亮光,半仰着头对着他说“我一直记得我被罚站的那天你弹的那首曲子”,真是美得不像话。
3.【没有一个时代是爱情的时代】
“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跟英台的命运,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这个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县令大人,我可以为英台跪在你面前,你又可以为英台做些什么呢?大人你说我逼你。英台知道了,一定不开心。但是,如果你看到英台现在的样子。那你就知道,其实是你们在逼我。”
听听这些祝母的话,那一句都无可厚非,那一句不是合情合理。却原来就是这样想的人太多,所以自古以来爱情才那样的艰难吧。览横之千古,纵之八荒,却发现,没有一个时代爱情的时代,因为没有一个时代的爱情是容易的:上升时期,大家都恨不得往上爬,自然不会自轻自贱的去找什么竹门嫁;下降的时候呢,人心自然是更加的迂腐势利,自是更加的不敢为之。就说我们现在吧,总算的是太平世界,可是还是有房价啊,工作啊,异地啊,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为爱情沉重的枷锁。
如果爱,请不要归咎于你所处的时代!不要把什么时代,社会,阶层,种族当做不谈爱情的挡箭牌。爱情没有条件,就像是瘟疫,来了就是来了。爱了就是爱了,什么受不起,什么不配爱,什么门不当不户对,皆是爱得不够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换句话说,这些人根本不懂爱情!可就是这样一些喜欢给自己的不懂爱情不够爱找借口的人,拉低了爱情的档次。
爱情只关乎人。关于爱情的人是神性的。首先要有“慧心”,其次要有因缘。有“慧心”是爱情基础条件,即一颗相信爱情,尊重爱情的心;而因缘则是懂爱最重要的契机。因为懂爱是两人的事,只有两个“有心”的人互相动心,相遇相爱,才关乎爱情。
这样说来其实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没有机会懂得爱情,更别说拥有。但是,至少我们真正地了解了这一种情况。我们还能对爱情保持一份发自内心的尊重,也保持一份纯粹的心之所向。了解的人多了,阻挠爱情的人就会少一些了吧。恰恰好的相遇相爱本来就不易,就让他们少辛苦一点吧。
没有一个时代是爱情的时代,可是没有哪一个时代没有爱情!好悖论,可是因为有了那些金风玉露的相逢,纵然是雪泥鸿爪,纵然似神仙遗迹,足够了。足够让我们知道,世界上本是有纯粹的爱情的,只是,我们不一定能遇到,不一定敢追逐……
我想这是那些如梁祝那样的古老的爱情故事能给我们的最好的启示了——真正动人的爱情自然不只是悲欢离合,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