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

AIQ - 全国最专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社区
csdn博客: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

前言

周末向往常一样睡了一上午,惆怅了一个中午,下午学了会习,梳理了下Netty的线程模型是如何体现Reactor模式的。继上一篇对一些通信底层IO的C函数学习,这一篇主要是总结Java里对底层IO不同层次的抽象,每一层都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Reator模型使得现在Netty处理网络IO时如此高效?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

BIO

让我们先回忆一下传统的服务器端同步阻塞I/O处理(也就是BIO,Blocking I/O)的经典编程模型:

class 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cutors.newFixedThreadPollExecutor(100);//线程池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bind(8088);
        while(!Thread.currentThread.isInturrupted()){//主线程死循环等待新连接到来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executor.submit(new ConnectIOnHandler(socket));//为新的连接创建新的线程
        }
    }
    static class ConnectIOnHandl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socket;
        public ConnectIOnHandler(Socket socket){
           this.socket = socket;
        }
        public void run(){
          while(!Thread.currentThread.isInturrupted()&&!socket.isClosed()){
              String someThing = socket.read();//读取数据
              if(someThing!=null){
                 ......//处理数据
                 socket.write()....//写数据
              }
          }
        }
    }
}

基本上所有的网络处理程序都有以下基本的处理过程:

  1. Read request
  2. Decode request
  3. Process service
  4. Encode reply
  5. Send reply
    如果采用一个handler去处理上面所有过程,那么上面代码的IO模型可以抽象为下图: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_第1张图片
    55144d16167c41f79da6bbfda93e3061.png

其实比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学的高级多了,起码用到juc的线程池了,简化了使用上多线程的维护成本,降低了线程频繁创建和回收的开销(1.线程池创建线程时有个很大的全局锁。2. 线程堆栈内存分配代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不过不是多线程,对于socket的accept,read,write都是阻塞操作,单线程处理大量的连接必然,很容易导致此线程挂死在非CPU的IO上,进而CPU资源空闲,这也是合理的使用线程池的意义,通过多线程充分利用多核资源。之所以从上图对代码逻辑的抽象,除了编程模型简单,也不用过多考虑系统的过载、限流等问题。线程池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漏斗,可以缓冲一些系统处理不了的连接或请求,菜逼容易上手外,很容易总结出BIO模型的不足之处:

  • 一个连接对应一个线程,严重依赖“高昂”的线程资源
  • 线程本身占用较大内存
  • 线程的切换成本是很高的。操作系统发生线程切换的时候,需要保留线程的上下文,然后执行系统调用。如果线程数过高,可能执行线程切换的时间甚至会大于线程执行的时间,这时候带来的表现往往是系统load偏高、CPU sy使用率特别高(超过20%以上),导致系统几乎陷入不可用的状态。
  • 容易造成锯齿状的系统负载。因为系统负载是用活动线程数或CPU核心数,一旦线程数量高但外部网络环境不是很稳定,就很容易造成大量请求的结果同时返回,激活大量阻塞线程从而使系统负载压力过大。

NIO AIO

所有的系统I/O都分为两个阶段:等待就绪和操作。举例来说,读函数,分为等待系统可读和真正的读;同理,写函数分为等待网卡可以写和真正的写。

需要说明的是等待就绪的阻塞是不使用CPU的,是在“空等”;而真正的读写操作的阻塞是使用CPU的,真正在”干活”,而且这个过程非常快,属于memory copy,带宽通常在1GB/s级别以上,可以理解为基本不耗时。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_第2张图片
f9c22e87573a47ceb46336a3a6746698.png

以socket.read()为例子:

  1. 传统的BIO里面socket.read(),如果TCP RecvBuffer里没有数据,函数会一直阻塞,直到收到数据,返回读到的数据。
  2. 对于NIO,如果TCP RecvBuffer有数据,就把数据从网卡读到内存,并且返回给用户;反之则直接返回0,永远不会阻塞。NIO底层在Linux 2.6之前是select、poll,2.6之后是epoll。
  3. 最新的AIO(Async I/O)里面会更进一步:不但等待就绪是非阻塞的,就连数据从网卡到内存的过程也是异步的。
  4. 换句话说,BIO里用户最关心“我要读”,NIO里用户最关心”我可以读了”,在AIO模型里用户更需要关注的是“读完了”。
  5. NIO一个重要的特点是:socket主要的读、写、注册和接收函数,在等待就绪阶段都是非阻塞的,真正的I/O操作是同步阻塞的(消耗CPU但性能非常高)。

Reactor模式

核心思想

分而治之

一个连接里完整的网络处理过程一般分为accept、read、decode、process、encode、send这几步。

事件驱动

由于底层socket进行等待就绪的时候是阻塞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函数能返回,就只能“另起炉灶”再去创建线程处理新的连接,我们上一篇介绍过select/poll函数,使得读写操作可以立刻返回,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线程来轮询注册在seletor上的channel事件,我们首先需要注册当这几个事件到来的时候所对应的处理器。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告诉事件选择器:我对这个事件感兴趣。对于写操作,就是写不出去的时候对写事件感兴趣;对于读操作,就是完成连接和系统没有办法承载新读入的数据的时;对于accept,一般是服务器刚启动的时候;而对于connect,一般是connect失败需要重连或者直接异步调用connect的时候。一次select调用会返回所有channel的就绪事件,我们的程序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事件调用不同的处理器。

在NIO的支撑下基于事件驱动的Reactor应运而生,包括三种模型:

Basic Reactor Design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_第3张图片
3a9aac38e7e74f8388198553a8369b4e.png
  • Reactor:负责响应事件,将事件分发给绑定了该事件的Handler处理;

  • Handler:事件处理器,绑定了某类事件,负责执行对应事件的Task对事件进行处理;

  • Acceptor:Handler的一种,绑定了connect事件。当客户端发起connect请求时,Reactor会将accept事件分发给Acceptor处理。

dog lea在ppt中展示的代码:

class Reactor implements Runnable {
    final Selector selector;
    final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
    Reacto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Reactor初始化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erverSocket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erverSocket.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serverSocket.configureBlocking(false); //非阻塞
        SelectionKey sk = serverSocke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分步处理,第一步,接收accept事件
        sk.attach(new Acceptor()); //attach callback object, Acceptor
    }
    public void run() { 
        try {
            while (!Thread.interrupted()) {
                selector.select();
                Set selected = selector.selectedKeys();
                Iterator it = selected.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dispatch((SelectionKey)(it.next()); //Reactor负责dispatch收到的事件
                selected.clear();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 ... */ }
    }
    void dispatch(SelectionKey k) {
        Runnable r = (Runnable)(k.attachment()); //调用之前注册的callback对象
        if (r != null)
            r.run();
    }
    class Acceptor implements Runnable { // inner
        public void run() {
            try {
                SocketChannel c = serverSocket.accept();
                if (c != null)
                new Handler(selector, c);
            }
            catch(IOException ex) { /* ... */ }
        }
    }
}
final class Handler implements Runnable {
    final SocketChannel socket;
    final SelectionKey sk;
    ByteBuffer input = ByteBuffer.allocate(MAXIN);
    ByteBuffer output = ByteBuffer.allocate(MAXOUT);
    static final int READING = 0, SENDING = 1;
    int state = READING;
    Handler(Selector sel, SocketChannel c)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 c; c.configureBlocking(false);
        // Optionally try first read now
        sk = socket.register(sel, 0);
        sk.attach(this); //将Handler作为callback对象
        sk.interestOps(SelectionKey.OP_READ); //第二步,接收Read事件
        sel.wakeup();
    }
    boolean inputIsComplete() { /* ... */ }
    boolean outputIsComplete() { /* ... */ }
    void process() { /* ... */ }
    public void run() {
        try {
            if (state == READING) read();
            else if (state == SENDING) send();
        } catch (IOException ex) { /* ... */ }
    }
    void read()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read(input);
        if (inputIsComplete()) {
            process();
            state = SENDING;
            // Normally also do first write now
            sk.interestOps(SelectionKey.OP_WRITE); //第三步,接收write事件
        }
    }
    void send()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write(output);
        if (outputIsComplete()) sk.cancel(); //write完就结束了, 关闭select key
    }
}
  1. 一个线程需要执行处理所有的accept、read、decode、process、encode、send事件,处理成百上千的链路时性能上无法支撑;

  2. 一旦reactor线程意外跑飞或者进入死循环,会导致整个系统通信模块不可用。

  3. 当 NIO 线程负载过重之后,处理速度将变慢,这会导致大量客户端连接超时,超时之后往往会进行重发,这更加重了 NIO 线程的负载,最终会导致大量消息积压和处理超时,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

Worker Thread Pools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_第4张图片
d42f975741c54ca681a5e319c1fc439b.png
  1. 有专门一个reactor线程用于监听服务端ServerSocketChannel连接事件,接收客户端的TCP连接请求;
  2. 网络IO的读/写事件等由一个worker reactor线程池负责,由线程池中的NIO线程负责监听SocketChannel事件,进行消息的读取、解码、编码和发送。

代码示例:

Selector[] selectors; // 一个selector对应一个线程
int next = 0;
class Acceptor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 { ...
        Socket connection = serverSocket.accept();
        if (connection != null)
            new Handler(selectors[next], connection);
        if (++next == selectors.length) next = 0;
    }
}

在极个别特殊场景中,一个 NIO 线程负责监听和处理所有的客户端连接可能会存在性能问题。例如并发百万客户端连接,或者服务端需要对客户端握手进行安全认证,但是认证本身非常损耗性能。在这类场景下,单独一个 Acceptor 线程可能会存在性能不足问题,为了解决性能问题,产生了第三种 Reactor 线程模型 - 主从 Reactor 多线程模型。

Using Multiple Reactors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_第5张图片
aab804141d914033ae05dd0d0bbce73a.png
  1. 服务端用于接收客户端连接的不再是个1个单独的reactor线程,而是一个boss reactor线程池;
  2. 服务端启用多个ServerSocketChannel监听不同端口时,每个ServerSocketChannel的监听工作可以由线程池中的一个NIO线程完成。
  3. Acceptor 接收到客户端 TCP 连接请求处理完成后(可能包含接入认证等),将新创建的 SocketChannel 注册到 IO 线程池(sub reactor 线程池)的某个 IO 线程上,由它负责 SocketChannel 的读写和编解码工作。Acceptor 线程池仅仅只用于客户端的登陆、握手和安全认证,一旦链路建立成功,就将 SocketChannel 从主线程池的 Reactor 线程的多路复用器上摘除,重新注册到后端 subReactor 线程池的 IO 线程上,由 IO 线程负责后续的 IO 操作。

Netty线程模型

我们以服务端线程模型为例,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服务端监听线程和 IO 线程分离,类似于 Reactor 的多线程模型。服务端监听线程来自BossGroup线程池,真正的IO事件的处理由WorkerGroup线程池里的线程负责。
NioEventLoop 是 Netty 的 Reactor 线程,它的职责如下:

  1. 作为服务端 Acceptor 线程,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接入;
  2. 作为客户端 Connecor 线程,负责注册监听连接操作位,用于判断异步连接结果;
  3. 作为 IO 线程,监听网络读操作位,负责从 SocketChannel 中读取报文;
  4. 作为 IO 线程,负责向 SocketChannel 写入报文发送给对方,如果发生写半包,会自动注册监听写事件,用于后续继续发送半包数据,直到数据全部发送完成;
  5. 作为定时任务线程,可以执行定时任务,例如链路空闲检测和发送心跳消息等;
  6. 作为线程执行器可以执行普通的任务线程(Runnable)。
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_第6张图片
0ad2222417eb49c08182096f92f17b0f.png

Netty 可以在ServerBootstrap类里通过初始化不同线程数的NioEventLoopGroup,可以分别构造出上面三种不同的reactor线程模型

总结

以前只知道上面每一小节的知识点, 一直缺乏把知识梳理成线,现在更加理解了某些东西演变的渊源。很多问题上我们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想想这样做的价值。

参考

http://gee.cs.oswego.edu/dl/cpjslides/nio.pdf

Java NIO浅析

Java-NIO-Reactor

netty学习系列二:NIO Reactor模型 & Netty线程模型

Netty 系列之 Netty 线程模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入剖析Netty源码设计(二)——BIO NIO AIO Reactor模式到底干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