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是地球上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女精英之一。她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同时她还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于1969年出生于华盛顿。
2013年,桑德伯格出版了《向前一步》(Lean in)这本书。她在书中分析了男女在职场上的不平等。她认为,女性之所以未能跻身领导层,是因为缺乏勇气和自信。她呼吁和鼓励所有女性,要大胆地“往桌前坐”,主动参与对话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挑战自我,获得成功。
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确实也有不少人在阅读之后,深受启发。
桑德伯格年纪并不大,但在职业发展的路上却很成功。一路过关斩将,很快到达顶层。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很多人都想知道。她在书中也分享了她的方法。包括向前一步,坐到办公桌前,自我挑战,包括沟通。。。
等等,这是纯粹的方法论。真的是这样吗?
很早就想读《向前一步》这本书了。但一直没读。
看到她的另一本书《Option B》出版之后,觉得应该读这本新书。副标题是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Finding Joy。这是在她老公遭受意外去世之后的心路历程,讲的是如何面对人生逆境的故事。
痛苦与逆境让人成长和成熟。一个人如何面对成功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如何面对逆境绝对值得一读。
所有的人生经验和智慧都来自于痛苦和绝望。
读《Option B》之前要完成的就是读她之前的书《Lean in》。不是要找方法论,而是看前后的心路历程和对比。
但是读完之后有意外之喜:发现了“方法论”之外的东西。我做了一些搜寻,尝试从其他的角度来解读桑德伯格的成功之路。
发现这里有的是套路。
Sandberg可能是一个犹太人的姓(Berg是山的意思)。Wiki上的信息证实她出身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个眼科医师,母亲是在大学里教授法语。
犹太人真的是很不一样的人种。他们爱知识,重视教育。按照Gladwell在《异类》中的说法,来自于欧洲的人犹太人移民到美国后,模式很固定,到了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之后,都变成了教授,医生,律师等地位收入比较高的职业。
桑德伯格在书中提到:
在升高中前的那个暑假,我曾在华盛顿为我的同乡、国会议员威廉·莱曼(William Lehman)做些打杂的工作,当时的白宫发言人是富有传奇色彩的马萨诸塞州议员蒂普·奥尼尔(Tip O’Neil)。莱曼议员承诺在暑假结束前介绍我认识奥尼尔。
一个中学生在暑期为国会议员打杂。中学生很多,美国人注重社交,谁都想争取机会。显然,同乡是个好理由,但并不那么容易。Lehman这名字看着也很犹太人。果然,莱曼议员是个犹太人。出于对打杂的回报,莱曼答应把桑德伯格介绍给传议员Tip O'Neil。O'Neil不是犹太人。但桑德伯格为什么要认识奥尼尔呢?
有了这样的经历后,要进一个常青滕的学校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所以她进入了哈佛大学学习。
桑德伯格在书中写道:
几周后,我的政治哲学课教授布置了长达5页的论文,这让我惊慌失措。整整5页!我只在高中写过一篇那么长的论文,而且那还是花了一年时间的大工程。谁能在一周之内写出5页来?于是,我每天晚上都待在宿舍里,挑灯夜战。基于我投入的时间和努力,我的论文应该得A,最后的成绩却是C。在哈佛大学,要求上交的作业通常是不可能得C的,我一点也没夸张——这简直相当于留级。我去见了在招生办公室工作的主管。她告诉我,哈佛大学之所以录取我是因为看中了我的品格,而不是我在学业上的潜质。
这段话清楚无误地告诉我们:桑德伯格不是因为学业优秀被哈佛录取,而且她跟哈佛的其他学生相比,实在是谈不上聪明。
桑德伯格在书中写道:
上大学时,我将每个约会对象都当作潜在的丈夫候选人加以考验。当我快毕业时,我的论文指导教授拉里·萨默斯建议我申请一个国际奖学金项目,但我拒绝了,理由是如果我在海外生活,那么约会对象就不大可能发展成为我的丈夫。于是我转而去了华盛顿特区,那里尽是适合结婚的男人。毕业后第一年,我果然遇到了一个“适合结婚”的好男人,并和他结了婚。当时我24岁,也真诚地相信婚姻是幸福的开始,是有意义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必然的一步。但事实并非如我所料,我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做出这样一个事关一生的决定,这场婚姻很快就破裂了。25岁时,我不仅完成了结婚这件大事,也经历了离婚。
这是明智的人生选择吗?
桑德伯格写道:
在我大学三年级时,我选了拉里·萨默斯教授的经济学课程。他主动提出要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而在哈佛很少有教授会主动要求为本科生这么做。
。。。
我也十分感激那些在我职业生涯里曾给我机会和指导的人们。劳伦斯·萨默斯主动提出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并在毕业后给我提供了第一份工作,直到现在他仍对我的人生具有重要影响。兰特·普里切特,我的第一位老板,他教会我认真审读数据、坦诚地说出真话。
桑德伯格在哈佛选择了萨默斯的经济学课程。关于萨默斯为何如此关照桑德伯格,用常理其实挺难理解。
纽约客在一篇名为“ A woman's space"的文章中这么写:
She did not speak or raise her hand, but she received the highest midterm and final grades. Summers volunteered to serve as her thesis adviser, on how economic inequality contributes to spousal abuse, and he promoted a group called Women in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 that she co-founded.
萨默斯出生于经济世家,家族中出过两位诺贝尔经济奖。自己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简直是天纵英才。2005年1月,萨默斯在担任哈佛校长期间时,在一个经济学家会议上表示,由于生物学方面的原因,男人比女人更适宜于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发展。所以,萨默斯打心里不相信女人是可以取得学术上的成就的。试想一下,一个不太看重女人学术成就的天才教授,怎么可能对一个课上表现并不积极的女学生主动倾力相助?而且在这个学生拒绝了他介绍的海外奖学金之后,教授还给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带她到了世界银行工作。
这不合常理。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朴素的阶级感情。
因为萨默斯也是犹太人。而且既然这个学生跟一些大人物有些关联,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送出Favor给别人的机会。所以萨默斯估计想都没想就把桑德伯克带到了世界银行。萨默斯可能对女人很傲慢,但他聪明的要命。所以他能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美国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而且各种学术奖拿到手软。
桑德伯格写道:
我在世界银行工作的第一天,拉里·萨默斯让我做一些数据运算。我茫然失措,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去找兰特·普里切特(Lant Pritchett)帮忙。他的建议是:“把数据输进Lotus(一款著名的办公软件)就可以了。”我告诉他就连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哇噢!”他大声叫道,“不会用Lotus软件!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你是怎么学习基础经济学的?”听完这话,我认为自己马上就要被解雇了。第二天,兰特找我谈话,我紧张得要命。当然他没有解雇我,而是手把手教我怎么使用这个软件。他的确是位很棒的老板。
好吧,我们不需要再详细解释了。只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Lant Pritchett可能心里很不爽,但显然,他也是个聪明人。所以他也是个好老板。
桑德伯格写道:
从商学院毕业后,我去了位于洛杉矶的麦肯锡公司做顾问。这份工作很不适合我,所以一年后我又回到财政部与拉里·萨默斯一起工作,萨默斯当时已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我一开始是他的特别助理,当萨默斯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部长后,我就成了他的首席幕僚。我的工作内容包括帮助萨默斯教授里管理其办公室日常工作及140亿美元的预算,这让我有机会同时从美国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层面参与经济政策领域的工作。我还负责一些小型项目,包括推动传染病疫苗开发的提案等工作。
既然桑德伯格跟着萨默斯在世行呆过了,那后来跟着到财政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对任职要求是很不一样的。一个在咨询机构无法适应的人到财政部管理140亿美元的预算倒是轻而易举。能力重要还是体制重要?你来告诉我吧。
桑德伯格写道:(克林顿政府结束后,她搬到了硅谷。找工作时碰钉子)
我给了自己4个月时间找工作,满心期待能早点如愿。但事实上我花了快一年时间才如愿以偿。。。
幸运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和她的想法一样。当我还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时候,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见过我几次,那时他刚当上还没有名气的谷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经过几轮面试后,我进入了谷歌。那阵子我的经济压力很大,是该好好挣钱了,而且刻不容缓。照着典型的MBA套路(是的,这种方式很招人烦),我做了个电子表格,横着列出可能的机会、竖着列出选择的标准,比较工作角色、责任级别等。我很想加入谷歌公司实现为全球提供资讯渠道的使命,但从电子表格显示的分数来看,谷歌的工作似乎并不被看好。
我又回去找埃里克·施密特,向他解释我的两难处境。其他的公司雇用我时会给我实际的工作,包括需要管理的团队和达到的目标。但在谷歌,我可能是第一位“业务部总经理”,听起来很棒,但事实上谷歌当时还没有业务部,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可做。这份工作不仅级别比其他职位低,更重要的是我连这份工作的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
施密特给了我最好的建议:他用手盖住我的电子表格,告诉我不要犯傻了。他解释道,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当公司快速发展时,要做的事情就会多到人手不够;而当公司发展放缓甚至停滞时,就会人浮于事;公司里开始钩心斗角时,其发展也会停滞,每个人都会动摇。他告诉我:“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这番话让我当即就下定了决心。当时谷歌公司的规模很小,公司结构也还没理顺,但它就是一艘火箭。最重要的是,我已经深深地认同了这艘“火箭”的使命。
好吧,大家想像一下面试过程会是什么样?
桑德伯格写道:
尽管我多年前仍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埃里克·施密特、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和奥米德·柯德斯塔尼还是把我招进了谷歌,一直给予我支持。世界银行的理查德·什科尔尼克、萨利姆·哈巴耶布和玛丽亚·克拉克邀请我加入了他们在印度的团队。我在上大学时,道格·埃尔门多夫帮助我建立了经济学专业的女性小组,这么多年来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唐·格雷厄姆、帕特·米切尔和约翰·多尔、丹·罗森维格、迈克尔·林顿、鲍勃·伊格、霍华德·舒尔茨和鲍勃·罗宾都在我职业生涯的紧要关头都给我提过重要的建议。弗雷德·科夫曼还和我分享了他关于领导力、真诚与责任的深刻见解。
埃里克·施密特给桑德伯格一份工作并不是因为她的能力强,而是因为她找不到工作。因为之前跟财政部打交道认识她,所以这可以说是一个私人情谊。
桑德伯格写道:
在谷歌工作了4年多之后,我实在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谈成过一笔生意,所以我鼓起勇气跟我的老板、销售业务拓展部门的主管奥米德·柯德斯塔尼(Omid Kordestani)进行沟通。于是,奥米德决定让我来管理一个小型的交易团队。在首次谈判中,我在还没完全了解潜在合作伙伴的业务之前就提出我方的条件,差点把整个事情搞砸。还好,我的团队里有塞莱什·拉奥(Shailesh Rao),他及时介入谈判,并且教给我一个谈判技巧——让对方先提出条件,这常常是达成最有利条款的关键。
谷歌招的全是最聪明的工程师。你信吗?
在谷歌呆了5年后,桑德伯格接到了新成立的Linkedin老板Reid Hoffman的电话,但是因为她要生小孩所以拒绝了。在6年半之后,号称在谷歌领导最多人的桑德伯格,接受了Facebook的COO的职位。这背后其实还有故事。
纽约客上还有这段话:
That winter, Sandberg met with Eric Schmidt, who was then the C.E.O. of Google, about her desire to do something else at the company.He proposed promoting her t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a job she rejected because she didn’t think it gave her enough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She asked about becoming the chief operating officer,but Google already had a troika making decisions—Schmidt and the two founders, Larry Page and Sergey Brin—and they didn’t want to further complicate things.
桑德伯格想做谷歌的COO, 施密特并不同意。之后的故事就简单了,既然已经在谷歌呆了多年,经历了从20多人到20000多人的过程。那么再去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当COO自然不在话下。没有吃过猪肉也总见过猪跑。管理能力,这个时候还是有的。只是FB能长成什么样,那时谁也无法预测。
看一下桑德伯格的成长之路:她出身一般,并不是非常聪明,但是运气非常好。她也有优势,从中学就能跟国会议员接洽说明她有很强的社会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是她是个犹太人,她也一直在犹太人的圈子中成长。不要忘记谷歌和FB都是犹太人创立的公司。美国的政治经济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一个人有着典型的犹太名字,只要稍加努力,成就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很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已经论证过了,决定你的成就的并不是你的努力与运气,首先是你的出生。
良好的出生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你出生于一个富裕阶层,你的奋斗就很有依据。因为你的成功是必然。
如果你出生于底层,对不起,你已经输了一半了。不是说你不能成功,而是说你的阶层在统计学上就是loser,成功率比别人低。
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你的奋斗尤其重要。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赶上出身好的人。
所以,你要成功,必须与众不同,必须另辟蹊径。
看完了《向前一步》之后,我突然对另外一个女人心生敬意-默多克的前妻邓文迪。桑德伯格的成功有可能只是运气好,邓文迪的成功才是真正的逆袭。就凭着她在年轻时两次跟老男人结婚的勇气,就要给她十个赞。有人看到她一大把年纪了还找得到小鲜肉一起睡觉很不爽。先别不爽,人家在最青春年华的时候的付出你想过吗?
有人会问:你讨论的是阶层固化吗?
这个问题好简单:你其实不需要顾虑阶层固化的问题。无论阶层固化与否。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绝大部分财富的人,其实都是少部分人。那是一个没有名字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都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少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登上人生巅峰,加入这个俱乐部。比如,马云,马化腾这些人。不要当心他们,他们其实是代表,他们比你还忙,还累。他们的作用只是把另外一小撮人送入这个俱乐部而已。
欢迎关注订阅号:吴知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