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小趋势看见中国社会---重建社群

       首先介绍下《变量》的作者是著名经济学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何帆的新作,何帆老师立下一个大愿从2019年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这30年,每年写一本书记录当下的中国。

        2018年,我们听到很多负面消息,米脂杀人,明星偷税,疫苗造价.....就在我们烟台也发生了叉车伤人事情,种种事件让人感觉这社会变了,人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自利。但实际上你也会发现,大家对集体生活的向往并没有破灭,大家越来越热衷于各种社团的集体活动,犹如头马,趁早,樊登读书会,明明可以在家看书,自己跑步却非要大老远去一个地方,一起活动。

       回顾一下历史,1830年法国贵族青年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法国七月革命路易.菲利普加冕为法国国王时,他对这个“自己没有信仰,也不允许相信任何人有信仰”国王充满厌恶,于是借机去了美国,他发现美国人更热衷于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就和现在我们一样读书,学口语,贴面膜屁大的小事都喜欢组织一伙人,这伙人不爱讨论什么国家大事,就只关注当下的社群活动。托克维尔说,这群人多管小事不太管什么国家大事,他们更会关心公益,他们在社群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如今的中国由于城市化,也颇有当年美国时候外来人口大量融入,在一座城市中没有什么七大姑也没有八大姨,好像什么事情就只能靠自己,内心渴望亲人但又发现远方的亲人又不能时刻相伴,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你多说几句别人可能认为你另有所图的现实下,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一个了“理想国”去释放自己的热情,去得到别人的关爱。

      这样机缘巧合下,北戴河的烂尾楼阿那亚在北大EMBA马寅大忽悠的号召下,一大帮中青年就涌入进来了,这这里的大部分人本质公职都在北京,可能是创业者公务员代码狗,过着慌慌张张的生活,但到了这里他们仿佛变成了另一个自己,从容不迫,小区的超市没有收银员摄像头,自己拿自己取自己付钱,小区的咖啡馆不像大城市的星巴克一样每个人都在孤独的过自己的世界,这里的咖啡馆就像当年夏天我们胡同口乘凉的树荫下一样样的,大家说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家长里短),孩子钥匙可以随便寄存,不用担心找不着哦,这里的所有人本来是陌生人,但同样也是家人一样,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无独有偶,在福建的聚龙小镇却成了老年人的天堂,这里到处的广场舞,据说跳舞还得签名,不来就去找你。各种老头老太太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世界,据说60岁在这里都是年轻人。

        如今的社会所谓的血缘关系的纽带越来越淡化,所谓的表哥表姐或许真的不如社群里的大哥芳姐处的亲近。不管环境如何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一直没变,一个人或许渺小但是当无数渺小渴望美好的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社群就形成了,在这里大家更投缘彼此更信任。

       网络让大家更方便的从线上转到了线下,不,准确的是全方位。社群,一个从线上逐渐走向线下,让一个个孤岛彼此相连,让大家相互学习温暖彼此赋能。

       你找到了你心有所属的社群了吗?你找到你的家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变量》小趋势看见中国社会---重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