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郑也夫,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极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綴。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
本书导读:
本书中国社会学专家郑也夫2015年新作,继《吾国教育病理》之后,又一获奖热门书籍。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对人类文明的再思考。易中天、梁治平、陈嘉映敬重推荐!罗辑思维十月全线营销支持,各大媒体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全面力推。
作者用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最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造就的。事实上,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大多数东西,没有实际用处。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比有直接实际用处的东西的知识含量大得多。无用之学最后才有大用处。
第一章:外婚制的起源
在19世纪长达半个世纪里,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思想家们就外婚制度进行激烈的讨论,为什么外婚制度如此重要?因为人类第一项制度就是针对两性和婚姻的。食和性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食物可以独立获取,但是性则一定会涉及到成员和群体。通过对外婚制的探讨,我们可以探讨人类文明起源的思想史。这是本章内容的重点。
关于外婚制,麦克伦南和摩尔根提出,它是从群婚、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几个过程演变而来的。认为群婚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原始和最早期的婚姻机制。当前其他的思想家韦斯特马克等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认为人类早期并不存在群婚,而存在一系列的界限分明的禁忌系统,但他并没有说明禁忌和产生和起源问题。在众多思想家关于婚配方式上最具权威的,要数1871年达尔文提出的性选择理论。他认为雄性和雌性的繁殖社会行为不一样。雄性用廉价的精子使尽可能多的雌性受精;而雌性只有有限的大个的卵子,所以需要选择遗传质量最高的雄性来赋予后代上等的能力。
关于人类的婚配制度,我们从灵长目类动物的演化中找到了一些线索。哺乳动物有四千多种,其中婚配方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只有120种,3%的比例。而灵长目动物中一夫一妻制的占了18%。学者们发现,一般而言灵长目动物中,二态性大的物种多采取群婚制,如黑猩猩;二态性最小的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人类的二态性不大,也非最小,而是在灵长目动物连续谱中偏于小的一端。人类的婚配方式刚好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以多偶为辅,上述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同时,可以猜想二态性是性选择的结果。人类的二态性小,说明人类在漫长原始时代并没有受到性垄断的婚配方式的演化过程影响。在发现的生存于44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中,发现他们的雄性和雌性相差并不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在存在性。
从另外一个线索就是睾丸与体重的比例,黑猩猩的睾丸重量占体重的0.27%,倭黑猩猩的比重更大;大猩猩的睾丸占体重0.02%;人类居中,其睾丸占体重的0.08%。而在婚配方式上,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群婚,大猩猩是一夫多妻制,人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体。其中道理何在?一夫一妻制制约了性资源不均等。群婚和一夫多妻制中都开展着雄性对性资源的争夺。而此一军备竞赛中的武器是不同的。人类并没有群婚的黑猩猩那样有巨大的睾丸,暗示着人类并未经历过群婚的筛选演化。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迄今为止最具解释力的理论,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与自然选择。适应的重点是个体生存和繁衍能力强,尤其是繁衍能力好,才能有更多的后代。
作者认为,狩猎很可能是人类迈向一夫一妻制的契机,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狩猎需要合作,是一种积极的协助形式;另外,狩猎武器的出现,也让群体间的体能差异不那么重要。这两方面的平衡,导致了一夫一妻制的出现。
三种婚制都有久远的历史,分别与多个物种结缘。比较利弊,则互见短长。多偶制与乱交在性选择上更有效,其雄性后代将更强悍。一夫一妻制在这方面逊色一筹,但它削弱了性资源上的激烈冲突,给了成员们更多的平等,在人类这里得以开启以合作为基础的狩猎,实现了一种新的适应。而后人类在文明上的脱颖而出,很可能是因为性资源竞争上节省出的精力所致。
一夫一妻制有其脆弱的方面,这种方式不利于逃离天地。鸟类91%都是一夫一妻制,而灵长目类动物是18%,哺乳类只有3%。曾经大部分一夫一妻制的哺乳类动物只在天敌较少的沙漠和干旱地区存活繁衍了下来。
前面阐述了一夫一妻制的阐述,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在一夫一妻制下,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发展出了外婚制,也就是跟外族人结婚外婚制呢?关于外婚制,有几种说法。
1:第一种解释是:抢婚,这也是最开始学术界的普遍共识,也就是,麦克伦南认为原始人流行杀戮女性导致女性成员不足,而发展到后面就只能到外族去抢。同时认为男人到外面抢到女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
2:第二种解释是:体质,认为体质的进化和退化是人类走向外婚制和放弃内婚制的主要原因,和外族人通婚后,后代更加强壮和健康,而和近亲通婚的后代则出现很多体质不健全的问题。这样便推动了外婚制的出现和发展。提出这一想法的是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和恩格斯。
3:第三种解释:性倾向,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韦斯特马克。他认为与自幼在一起密切生活的男女在一起会慢慢失去兴趣,因为更倾向于与陌生人通婚。因为他们更能激起热情和性欲望。
4:第四种解释:保护内部秩序,这一观点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在《两性社会学》中提出的。他认为外婚制的起源是对社群内部乱伦禁忌和文化的产物,是一种为了保护家庭秩序的做法。
但作者认为,外婚制的建立是来自于人类精神中两个力量的支撑。
第一是理性的力量,是人类对秩序的认识,对内婚将对群体内部关系产生致命的伤害,而外婚制则可以提升后代的体质。
第二是情感的力量,人类对陌生人的性倾向也是驱动外婚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两股力量的驱使下,造就了外婚制的出现。
从以上一夫一妻制和外婚制的演化轨迹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反差,即人类动机与这动机驱动的行为后果之间的巨大偏离。人类一开始并不是出于对“文明”的信仰,而产生一夫一妻制和外婚制的。而是一系列生存和进化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就像武器的发明使人类走向了一夫一妻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样。武器的发明其实一开始是未来低于外租的入侵和获取更多的食物。人类文明的演化其实都是在无意中产生和出现,并不是有意而为之。我们将在后续更多的内容中逐步阐述这一理论。
第二章:农业的起源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我们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农业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1:结构,人类的身体形态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有很多,包括超大的头颅、直立行走的身体等等。
2:机能,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大的机能是语言、学习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等。
3:行为:人类的行为方式、生存方式的不同,包括使用工具、农业活动、定居式生活方式、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等,最终决定了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宰。
今天我们重点探讨,农业是如何在人类进化中出现的,农业是如何促进人类进化的。
我们通常认为人类在祖先生活中一个危险丛生的广袤大地上,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和生存方式,我们错误地认为他们生活一定很艰苦,但实际上很多研究发现,远古人类每天狩猎时间也不过4-5个小时,甚至有时很清闲的每天工作2-3个小时就可以了,因为在哪个时代,获取食物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这和我们当代的8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相比,甚至可以说轻松很多。所以农业的出现,并非是生活所迫,甚至研究者做过一些实验,让生活中巴西的一些狩猎采集部落进入农业社会,他们是反对的。那么,农业是如何起源的呢?
首先,我们探讨农业社会的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两个方面。
1:农业社会的出现,定居和食物数量和种类的丰富,让人口数量激增。
2:农业社会的出现,使官、商、兵、工等社会阶级和劳工分工的产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
另外,从微观层面,每个个体其实更辛劳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加长了,要养活更多的人。
关于农业的起源,分别有两派观点。
第一派是以泰勒和摩尔根为代表的单线进化论,他们认为在各民族心理和生理上基本是一致的,因为他们是以同一方式进化的,他们只是在演化速度上不同而已。
第二派是以英国的格拉夫顿·埃利奥特·斯密斯和德国的格雷布纳为代表的传播论。他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创造,而人类的创造力是极其罕见的,因此历史是独特的、文化创新是一次性的。
在今天看来,这两派的观点都尤其明显的不足,他们对农业起源有一地起源和多地起源的分歧。而随着考古学界的发现,农业似乎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起源。比如酒就在很多地方出现。那么农业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
有的研究学家提出了八中心地理论,有人提出了三中心地理论,即农业发源于三个中心地和三个非中心地的理论。中心地包括:新月沃地、中国北方和中美洲,非中心地包括:非洲、南亚即南太平洋和南美洲。
但更多的研究表明,农业的出现并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连串的发明和发现。是两个方面导致:
1:认知与技能的积累,如石磨、石镰、锄、犁等工具的出现。
2:对植物的驯化,可以对植物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
有人说农业起源是因为人口增长导致的,但是其实应该是反过来,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的起源更为正确。另外,定居是诱发农业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定居之后,人类更密切地与野生植物接触。可以有种子可以储备、工具可以准备。我们可以说,农业的出现是以定居为前提的。
第三章:文字的起源
在谈论文字的起源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古代思想家们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进行的辩解。
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没有共同的文字和语言,但是所有的语言知识内心经验的符号,内心经验自身,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相同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文字观。认为文字只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显然有崇尚口语而贬低文字的意思。
但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提出了自己的汉字观。认为汉字也具有哲学特点,而且它是由数、秩序和关系决定的。认为文字与人类社会道德的堕落有不解之缘。
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卢梭,他在《论语言的起源》中提出人类最初的文字并不描绘语言,并且提出了汉字是有其独立思想,而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
后来还有很多哲学家和思想家,包括黑格尔、索绪尔等对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有过很多争议。但直到18世纪的欧洲,亚里士多德的文字观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文字仅仅是语言的附庸,而语言之所以是中心,是因为它“与存在绝对贴近”。
人类文字的起源,有一源说和多源说,一源说认为人类文字起源于两河流域,也就是认为起源于埃及。但主流认为是文字起源于多个地区,并形成了多个文字系统。
1: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的圣刻;
2:公元前3200年西亚楔形文字;
3:公元前1200年中国商代的甲骨文;
4:公元前800年中美洲的文字。
古埃及的圣刻
上述几种文字系统是人类最初的文字吗?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的文字起源于古埃及的“陶符”,并且认为这种陶符起源于:中国、埃及和西亚。在文字形成之前,埃及就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陶符,在埃及出土公元前4000年前的陶器中,上面就印有国王的名字等图案。所以后来很多学者认为,埃及文字的出现是取材于陶符。
西亚的楔形文字
1929年,在伊拉克境内发掘了大量的楔形文字泥版,年代约公元前3200年。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不似象形文字。大约公元前8000年开始,西亚人,尤其是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泥筹记录物品,因此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楔形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
1890年,在我国河南境内发掘的殷墟遗址中,出土了数十万片古代甲骨文,刻有3000多种不同的图案。因为是记录在龟甲上的,因为称之为甲骨文。完整的龟甲骨长20-30厘米,上面刻文近百字。上面记载了大量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现代的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有学者认为,埃及的圣刻和中国的甲骨文都是因为宗教而非经济原因产生,但作者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而认为,包括西亚、埃及和中国的国家权力分别在各自的宗教和经济追求中促进了文字的产生。
古代的国家权力拥有自己庞大的管理系统,一方面,国家权力在此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人造符号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文字;另外,培养出识别这套文字的官员,来管理这套系统。因为几个文字的起源中,国家权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它们将文字统一形成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第四章:造纸术的起源
中国的造纸术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汉朝的蔡伦。在《蔡伦传》中记录了蔡伦利用渔网、破布、废麻等韧皮纤维造成了纸张。直到18世纪之前,造纸的方法基本没有什么改变。从19世纪开始,人们逐渐采用木材为原料进行造纸。因此主流的西方学家普遍认为,造纸术的鼻祖是中国汉代的宦官蔡伦。
但在汉字文献中,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纸的记录,已经发现了九批古代的纸张,要推断出这些纸张的制造时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其墓穴的年代也不确定。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纸张的出现要早于蔡伦。
在汉代的记载中,其实造纸术是无意中获得的,是当时将一些富人穿过的旧絮进行漂洗和改造给穷人用的过程中,无意中发明了造纸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造纸术其实也是一种副产品。
对于造纸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当时造纸用的原材料并不是旧丝和破布,而是树皮,并且当时并不是为了造纸,而是为了制造新衣服,即树皮衣。树皮衣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而树皮衣的起源很可能是中国。当地学者对树皮衣的定义是一种无纺织布,以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
第五章:雕版印刷的起源
印章和石刻是印刷术的技术先导。接下来让我们探讨这两个技术的起源。
封泥是印章最初的使用方式,关于印章的起源,迄今为止,我们虽然发掘了大量西周墓葬,包括大量的青铜器等陪葬品,但没有发现印章,春秋时代也没有出现。但战国时代印章横空出世。在战国时期的墓穴中出土了大量的官印和私印。所以一开始普遍认为印章出现于战国时期。但是后来在商代的古玺推翻了印章始于战国的推论。
中国早期的古玺均为青铜铸造,但为什么在大量的商代殷墟遗址中没有发现古玺呢?如果印章起源于战国,那么有2500年的历史,如果起源于商代,这有3100年的历史。而在伊朗出土的封球、滚筒印章等证明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印章在7000年前就已经问世。
印章在时空跨度上虽然有巨大的差异,但是最为重大的变异是发生在中国,即盖印的对象从封泥转变为纸张,造纸术起源于西汉,至此,纸张取代了封泥。
当印章与纸张结合,并以阳文反刻的方式出现是,印刷术中的雕版印刷就呼之欲出了。
接下来,让我们讨论一下石刻。中国最早的石刻为唐代出土的石鼓。当代许多学者认为石刻源于秦代。从石鼓文、始皇的碣石和东汉初年的碑文,都是君王和帝王铭功记事。
第六章:活字印刷的发明
在北宋的沈括的伟大著作《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毕昇是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早期的活字书,是1193年的宋光宗年间的周必大,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印制了《玉堂大记》选入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从年代上看,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活字书。后来元代的王祯和明代的华燧在1490年做出了铜活字,印制了《宋诸臣奏议》,它是中国最早的铜活字印刷品。
将活字印刷推向高峰的是清代的皇家,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开始,制出了25万枚铜活字。到雍正六年(1728年),历史28年,完成了《古今图书集成》,共1000卷,1.6万字的印制品。
但从中国历史看,活字本数量仅仅是雕版印刷品的百分之一二,为什么活字印刷品会如此之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一直没有发明金属活字用的油墨,活字印刷品受限于着墨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中国读书人崇尚审美,活字书无法与雕版书那样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3:活字印刷一次投入太大,活字在排版后要校对,但雕版不会。活字印刷完毕要归为,雕版也不需要等等。
但作者认为,活字在中国没有成为主流,不是源自审美和着墨技术等的缺乏,而是基于经济算计的选择。漫长的实践过程中,雕版依旧是主流,但活字书和手抄本也有占有一席之地。雕版书、活字书和手抄本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文本天下。
中国的印刷,有王权与社会两个支点。中国印刷出生于民间。王权从事印刷始于五代冯道之策动,而冯道的念头触发于四川民间雕版印刷之勃兴。在秦以后的帝制形态中,隋唐的科举制是分水岭。之前是皇家与门阀贵族共治,之后是皇家摆脱贵族,任用官僚去统治。五代王权介入印刷是在隋唐科举制之后,其本意是树立自己的道统权威,副产品却是靠提供考生文本之便利,夯实科举的基础。
第七章:文明是副产品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的核心是适应与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机制。在漫长的岁月中,原来的同一物种,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了多种物种。这便是地球上现在物种由少变多的原因。但现代的进化论思想进一步指出。进化和进步是两回事。在漫长的自然选择后,留下来的物种一定是适应者,但未必越来越高级。古尔德说地球上生命史走过了三十六亿年的时间,但最低等级的“细菌”等物种仍然存在与地球上。
什么是文化?人类在其演化历史中渐渐发育出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意识和理性,构成了人类得以长期生存的手段,这种意识和理性的产物,就是:文化。因此可以认为,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手段,甚至成为他们生存的方式。是文化的存在让人类得以脱离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淘汰机制。比如靠着科技手段、弱者和病者也能存活下来。文化让我们从数万种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宰。
生物的进化和文化的进化有相似性,它们都呈现出多样性。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物种越来越多。但与漫长的生物进化相比,文化的进化过程短短一百万年。但文化的进化让人类的衣食住行、生活娱乐方面呈现出了绚丽多彩的多样性。
生物进化机制是自然选择而非用进废退,但是文化进化的机制中包含了用进废退,文化中的一项新技术,新制度的产生后,要依靠其实践、钻研、反思去挖掘其潜力,我们因此取得不断的进步。
在生物世界中,新的东西产生主要依靠于变异和两性繁殖。但是文化为了获得新生机,可以增加新因子和多样性。那么新因子如何产生?作者提出了几种范式。
1:给予
正如我们前面讲到,农业并不是人类目的性行为的产物。农业的产生的诱因是圣米,是上天的给予。从流动改为定居,定居给我们带来了生育能力的提升和人口的增长,导致对更多粮食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出现。久而久之,远古人类再也回不去狩猎采集,对农业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其实可以说,农业是人们在被动情况下的选择。上天赐予了我们圣米,让人类放弃了狩猎采集,农业的出现是一种“给予-接受”的副产品。
2:借用
远古时代借用频繁发生,特别在文化观念上,远古时代的文字的形成中也借用了自然界的物体的形状,产生了象形文字。文化和技术的借用常常带来无法预期的后果,中国古代借用了三种外域文化,变图像印章为文字印章,从石碑中衍生出了拓片,进而发展出了雕版印刷术,完善了字母系统和雕版印刷术,都是一连串借用的不期而遇的后果。
3:杂交
杂交的产物必定产生新品种,比如马与驴杂交产生了骡子。在文化领域,杂交甚至更加频繁,借用不是杂交,但是借用中可能发生杂交,比如埃及僧书体文字传到古希腊字母形成的1400年间,转借发生了不下十余次,最终产生了希腊人的完整字母表,很多杂交产生了新的生命力。
印章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纸张产生于中国,印章自问世以来数年前,直到传入中国与纸张结合,产生了大规模的印刷品。可以说,文化进化中的最大变异经常是产生于文化间的杂交。
4:发明
重大的发明常常有无法预料的后果,没有创新就不是发明,发明所创造的新东西将带来下一个或者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新事物。比如武器的问世,是为了应对天敌,但是实现了内部力量的均衡,促成了一夫一妻制的产生等等。活字印刷的后果无所不在,且很多方面都出乎意料。16世纪末现代数学的兴起是活字印刷所推动的,活字印刷还推动了宗教改革和文化的传播等等。
5:互动
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多数行为发生在与他人和外界的互动中,互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塑造了他们的心理和性情。互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军备竞赛式的互动,另外一种是驯化和控制另一方的互动。人类驯化野生的麦子和稻子,让其摆脱原本的野性,但我们常常很少反省驯化是互动的,人类驯化了作物,作物也驯化了人类,作物失去了野性,人类也失去了野性。人类和植物之间是相互驯化,而人类中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这样呢。众多人被彻底约束,一小部分人的身手、心灵也被北方的监管重任彻底异化。独立与互动的目的以不复存在。
人类有着巨大的好奇心,而且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因果。数千年来,人类探究因果,形成了巫术、宗教和科学等一个个思想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探究的是生物演化的因果。中世纪思辨哲学大师说:遇到矛盾,先找出差异,我们且将包围我们的万事万物概况为四大类:无机的世界,动物,人类,人类的历史。
目的是意识和理性的产物,也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以往我们对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都带有目的论的色彩,它引导读者认为,动物都是有“目的”的,但本书以人类文明的六大里程碑说明,每一次人类文明的出现都不是目的论所造成的。我们误以为,古代文明是人类目的性的产物,本书的目的就是在于推翻了这种对人类文明目的性的推论。但对于人类文明的未来,我们显然无法预测。
因此作者提出,要想让未来的文明飘然而至,需要我们放弃墨守成规,宽容社会中每个古怪、异端的思想,为人际、代际、学科间、行业间、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疏通渠道,搭建平台,静候文化新因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