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学习传统文化 贵在实践       

--孝亲尊师诵读经典第六届报告会

让经典重启生命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各位家人:

大家好!我是成人经典诵读潜能开发班汪可可,今年36岁,入班685天。很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让经典重启生命》。

   

        转眼入班已近两年,曾经为教育孩子焦头烂额;曾经为一件小事跟先生争得面红耳赤;曾经为公婆一句话而抱怨连天;曾经抱着手机彻夜追剧;曾经过一天算一天,像没头苍蝇……如今人生更有方向,目标更为明确,生活更有规律,家庭更和谐,夫妻更和睦,孩子也更阳光。年近四十,也就是在今年终于找到人生目标了,这都缘于自己的一颗求道之心,缘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缘于经典的滋养。感恩经典,感恩恩师引领。

        两年的学习让我人生的格局慢慢打开。还清楚的记得入班,是因为对大儿子的教育力不从心,想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改善孩子学习的态度。从单位的一堂道德讲堂《走进国学经典》,到老大从学校带回家的一张国学讲座票,再到2015年12月27日正式进入成人经典诵读潜能开发班,一步步的走进经典,经典的力量、我们祖先的智慧深深的吸引着我。入班初心是为了孩子,入班之前以孩子为目标,以孩子为家庭重心。也是入班后才知道人生目标是如此错误,难怪总陷入困惑。入班后恩师一直引导我们“百善孝为先” ,老人才是家里的中心,诵读《弟子规》是每日的必修课。读着读着做人的标准越来越清晰,学习一年后,与先生的关系明显改善,每日不再逼问他几点回来,不再逼着他带孩子,跟孩子斗时不再半夜给他打电话,让他从县城赶回来解决纠纷。与公公婆婆也能和睦相处,孩子出现问题时不再抱怨是他们平时娇惯的。以前孩子有问题,不从孩子身上找,也不从我和先生身上找,反而从帮自己带孩子的老人身上找?现在觉得自己多么不孝,老人辛辛苦苦帮着带孩子、帮做饭,一天天日渐消瘦,自己却不知感恩,反怪他们不给孩子做榜样。知道百善孝为先,知道我们才是孩子的原件,对老人更多的是感恩。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我如何安心上班,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如何静心学习?对老人有了感恩,对先生有了恭敬,我这个定海神针定了,家里自然安。

        可是对于孩子仍有打不开的结,那就是学习成绩。每次课上一有问题,我就是围绕孩子的事向恩师求助。去年10月份恩师除了在诵读方面引领外,不停地把生活中的楷模拉近我们,带领我们认识了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我们认识了我的中国梦是建一百座博物馆的樊建川, 为了保留一个民族的记忆,他倾尽家产,为了延续一个民族的荣光,他舍弃一切,万死不辞;带领我们观看复旦大学张伟维教授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带领我们阅读了旅法作家边芹《谁在导演我们的世界》,告诉我们百年中国是个丧魂落魄的中国,人无魂,如行尸走肉,国无魂,国将不国;带领我们阅读了《问题非常严重,教材改革》,寻找信仰;推荐我们阅读了王财贵教授的《读经二十年》;罗大伦老师的《古代七大名医》。这些引领让我不断的明白教育孩子的重点在哪里?让我明白自己强大了孩子才能强大;让我明白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更让我明白传承的意义?就这样我的人生格局渐渐打开。

        两年的学习使我的生活观念慢慢改变。两年的每日读经、看碟、写感想是我的功课。慢慢的读书成为习惯,而小时候最讨厌的写作,现在时不时就有动笔的念头。恩师总提醒我们“德不配位必要遭殃”。记得曾国潘曾说过看一个家族的兴衰主要看他的子孙是否养成三个习惯:早起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劳动的习惯。最近对这三个认识更为深刻。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 ,其实早起与健康十分有益。明白了道理做起来就简单的多了。我对我们的中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罗大伦老师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话记忆犹深:为人子不懂医为不孝,为人母不懂医为不慈。对中医了解不多,但凡家人生病,首先想到的是医院,是输液。去年12月份8个月的老二连续三天高烧39℃以上,拍片双肺发炎,医生要求住院治疗。也是在恩师的建议带他去针灸,老二痊愈。记得第一次扎完,我是一夜未眠,被这种神奇的力量震撼了,整个晚上老二出汗落汗再出再落,如此循环,却再也没超38℃。四次,每次1-2分钟,痊愈。顿时被中医折服,被祖先的智慧折服,老二是有福气的。同样的病老大缺没这么幸运。14年,老大两次肺炎,两次住院,累计一个月,还做骨穿刺。为自己的愚昧深感惭愧,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起初针灸时公婆坚决反对,自此我们家的就医方式从西医转向中医。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可能还在脚疼医脚。

        两年的学习家庭慢慢改变。对老人更孝敬。懂得百善孝为先,亲所好、力为俱。4月外爷来想来我家让婆婆陪护一阵,那时老二刚一岁未断奶,老大要上学,婆婆帮我带老二,还做饭。如果外爷来住不方便,有心去新区住,又放心不下老大。我理解婆婆的心情,果断给老二断奶,让她把老大交给我,安心到新区陪外爷。新区家里东西不全,积极购置生活用品,知道外爷爱看书,为外爷备几套书;知道外爷喜欢看戏,就积极找朋友买歌剧院的戏票,也许是诚心所致,居然找来两张价值三百多的免费头等票。不仅感慨“孝就顺,心想事就成”,老师说的一点都没错,安排小姑子陪外爷看戏。事后,外爷对小姑子夸我说“你嫂子可不赖呀,弄这势是真心想让在这儿住嘞。”

    儿子突然长大。 9月3日晚上,吃过饭,老大说晚上要给我洗脚,意外,惊喜,响应。在洗漱间,他搬来两把椅子,一高一低,调好水。我坐好,脚放入洗脚盆。当他那双小胖手触到我的脚时,顿时心里暖暖的,我问他:“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洗脚了?”儿子回答:“这么大了还没给妈妈洗过脚呢。”满足感、幸福感,这样的孩子你还要求什么?欢喜心、惭愧心都有,是呀!我快四十岁了,何尝给父母、公婆洗过脚呢?儿子又说:“妈妈,明晚我给奶奶洗脚”。我赶忙接话说:“你是妈妈的榜样,明晚我给奶奶洗脚。”我说我的脚心痒,他就不停地给我搓脚心。搓完脚,他拿香皂把我的脚洗了两遍,他把我的脚擦干又说“妈妈您躺床上,我给您捏脚、捶背”,说话之余他在我床头给我准备了饮料,还说“我去切根黄瓜,给您做面膜”。可惜家里没黄瓜了,就这样享受了一次真正的贵宾服务。心里美美的!4日,我俩都记得给老人洗脚的事。我知道我应该做,但是担心婆婆不配合。前期工作准备后,就以老大给奶奶洗脚的名义,老大把婆婆请到沙发前坐下,然后我蹲下为婆婆洗脚,婆婆见状,立马说“我自己洗,我自己洗”、“我有脚气”、又说“让孙子给我洗。”我说:“妈,我儿子都不嫌弃我,您就让我给您洗吧!”其实我想说:“妈,您不是一直把我当女儿吗,女儿给妈妈洗脚不是应该的吗?”、 还想说“妈,您大人大量,我有什么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别跟我一般计较。”等,有很多话想说,想道歉!可是当我抬起头,看见婆婆满脸的泪花时,就什么也没说,也知道什么也不用说……

    两年的学习,让我的人生方向更明晰。感恩恩师引领我们走进道中书院,两次学习收获满满。没接触经典之前我的人生是没有规划的,糊里糊涂过日子,糊里糊涂结婚,糊糊涂涂生子,糊糊涂涂教育孩子,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生活很没劲。如果没遇到经典将枉此一生。接触经典后,让我越来越明白做人的标准,而这次学习让我前行之路更明晰、更宽广。读经就是用古人的智慧唤醒我们自己的智慧,读懂了古人,也就读懂了自己。道中理论研习让我进一步体悟到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懂得了如何做有德之人。人到中年,对经典只闻其名不知其内容,正如教授所说“悠悠三十余载,腹中空空如洗”,愧对祖宗,愧做华人。中华民族在哪里?中华民族就是你跟我,就是我们每个人。你不读经,我不读经,大人不读经,小孩不读经,谁来了解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脉谁来传承?谁来古今贯通、中西汇通?社会又如何发展?此刻教材背后的几个大字又映入我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的方向也更为明朗。开学第一课更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年近七十岁的外国人汉字叔叔,都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而我们华夏儿女何不做此一人?回来后购买二十余本《做孩子一生的贵人》、十余本《读经二十年》送给亲戚好友。一位好友将这两本书送给县四大班子领导,一位好友正在筹备年级读经小灶。

      国庆节八天, 每天5节课,每节课90分钟,读读读读读,读得嗓子沙哑、读得浑身出汗、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忘乎所以,最担心平时久坐后的腰疼,居然没出现,难道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吗?初听老实大量,有怀疑,这么长时间我能坐住吗,孩子们能坐住吗?体验过后才知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前两天,连续失眠,第二天读起经来也不瞌睡。读中庸下篇时,读着读着,父母、公婆、先生、老师的身影不禁涌显眼前,心里全是感恩,父母公婆的理解和支持、先生的体谅、老师的引导,读着读着眼泪往下淌。读经是一生的事,这次有了老实大量读经的体验,今后我会坚持老实大量读经,和孩子一起读经,和家人一起读经,和社区的人一起读经,和一切愿意读经的人一起读经。诚如教授所言:读经的孩子是有福的,读经的家庭是有福的,读经的社会是有福的。我愿意把经典带给更多的孩子,带入更多的家庭。

        学习回来,曾在小区内开设公益晨读班,信心百倍,先把《读经二十年》、《做孩子一生的贵人》送给家长,然后早起带孩子读,因为老二才一岁多,其实是要克服一些困难的,每周三次,坚持两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起得太早,有的家长人不懂只是读没意思,晨读的孩子慢慢减少。也曾落泪过,可教授的话一直鼓励着我:读经的路上经常会遇到挫折,但从未有挫折感。而大儿子现在对经典的认可,也是给我莫大的鼓励。记得一位师兄曾笑着对我说:取经的路上,哪会总是阳光明媚?顿悟,是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只有我坚持,只要我精进,我的梦不会远,那朗朗的读书声;那淡淡的书香;那朝气蓬勃的孩童正在向我靠近。

      都说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过有家人陪伴,经典学习、经典传承,我信心满满。感恩恩师,感恩各位同修。我想说“成长路上有你们,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