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

大写意山水画家贝品伦先生还到甲子年,他的画己在画坛渐露头角。这在水墨这个行当中,实属不易。在全国性的各类大型比赛中,贝品伦的画笔墨深重,气势磅礴,频频获得大奖。2015年,中国邮政与他签约,出版了他国画邮票,首日封,纪念币,成为集邮爱好者与收藏爱好者的珍品。为他几十年为之不倦的奋斗给予了一次国家级的肯,也初步奠定了他在大写意山水画这个阵地上的地位。虽然还只能算是一棵新苗,但己能见到其良好的长势。

贝品伦先生现在是: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理事

中国人民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学会会员。

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翰林书画院江苏省分院副院长

他同时还是两家书画院的签约画家。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1张图片

贝品伦先生的画,至所以能在中青年画家中,有鹤立鸡群之势。显然得益于他的画的技法与功力。谈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从贝品伦的学艺开始说起,贝品伦喜画,有着他很突出的天赋性,贝品伦的母亲是裁缝,家里别的书没有,却有一本裁剪书。上面有各种衣服的画片。贝品伦的绘画,就是从他田亲的那本裁剪书开始的,那时,他还不到五岁,他妈在家里帮人家做衣服,贝品伦就拿了裁剪书用根筷子在上面划,他母亲怕他把书弄坏了不给他玩。小贝贝就抱住她的大腿不让她做衣服。他母亲打他,就就哭,闹。让她母亲做不了衣服。他父亲发现他对绘画特别感兴趣,就给他买来了纸笔。为了不让他抢母亲的裁剪书。他父亲就从单位里向人家要报纸,报纸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贝品伦高兴了,照着报纸用心画,他可投入了,画呀画呀,一坐就二三个小时。他父亲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次贝品伦照着报纸上的雷锋像画,一天竟画了二百多幅雷锋像。贝品伦画画,可谓是,手里一拿笔,立马就入迷,他妈叫他吃饭,常常要叫四五次,有时要叫五六次、七八次。有一次,他母亲实在忍不住,发火了,把贝品伦的画、纸、笔一下子全部扔到了地上,只有那一次,贝品伦清楚记得,他哭了,而他母亲,搂住他的肩膀也哭了。

到10岁时,贝品伦已经对被画坛捧若《圣经》的《芥子园画谱》从头至尾临摹了一遍。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2张图片

在贝品伦的绘画生涯中,有三件事令人感佩,这是三次超越常人底线的抉择。第一件事,1976年,他十七岁高中毕业,他家住在曹阳新村,他有充分的理由在市区的工矿企业择业,但他为了要找一家与绘画相关的企业,竟选择了郊区的县城——嘉定的一家印刷厂工作。这使他在人生初期,多了一项经历,每个周末,他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回到家里。为了节约时间,他常常住在厂里。由于他的基础好,加上他的专注与认真,他很快博得领导的喜欢和信任,1984年,他被选送到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在三年的进修期间,他得到了他的三位老师的喜爱,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然而,他因为是厂里送修的职工,学习的内容受厂里的业务限制,画的都是水粉类的商业广告类的画,而他自幼就喜欢画山水画,于是,在一切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他就拼命的学习山水画。这使他一举两得,他的水粉画也画得非常出色,他的一幅描绘风雨乡村的画,被多地多次展出。他感谢浙美的三位老师,他们是周诗成、潘长臻、杜美华,三位老师对他多有非同一般的帮助,在校期间,他的水粉画常常获得全校第一名。很可惜,对他帮助最大的潘长臻老师已于2012年2月过世了。贝品伦虽然天资高,但他还是喜欢拜老师学艺,有一次,他打听到有一位部队画家叫黄胄,想拜他学艺,经多方打听努力,终于联系上了,黄胄在新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背包一打就往新疆去,那时,他还是一名学生,单身匹马,坐着摇摇晃晃的火车,一路赶到新疆后,化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到了新疆,又千方百计转车加步行赶到部队驻地,一打听,说部队调防了,去了哪儿是军事机密。他无限失望,悵然而归。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3张图片

第二件事,是为了学画,他毅然辞职。

学习山水画,必然要了解山水,熟悉山水。南方多水少山,贝品伦左思右想,决心一博。辞职。他怕妻子反对,先宰后走,他在单位里先辞了职,将生米煮成熟饭,再回家与妻子说。妻子其实早看出他的心思,平时也不说。现在见他横了心,也没办法了。心里为他担心,嘴上却一句反对的话也没说。对于这件事,贝品伦至今都觉得心里对不起妻子。因为他辞职后,家里的一切经济负担就只能靠他妻子一个人的微溥工资了。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4张图片

贝品伦做的第三件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是为了画画卖房子。

贝品伦辞职以后,生活就拮据起来,每次出去写生,跋山涉水,多是往全国各地跑,一走就是几个月,有时候半年甚至八九个月。这费用不小呀。开始,他向亲朋好友借,后来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开口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向妻子提出了卖房子的想法。妻子是伟大的,她再一次给了他最彻底的支持。患难夫妻见真情。贝品伦谈到他的妻子时,总会露出一丝苦笑,他说,他对不起她,他在内心里无法面对,妻子是贤惠的,少有的贤惠,这种理解与主持也是少有的。他曾经许诺有了钱再买回来,他也为此经过商,也曾经够到买房子的钱了,但那房价却已涨了一倍还多。这让他感到无奈。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租的。他说,就凭这一点,他也要把画画好。走南闯北,他多非常注意节约。他三上黄山,二上九华山,四次深入贵州腹地,总是向山里的农民借宿,他付少量的钱吃住在山里,好多时候他既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节约开支,往往都是早上出去,晚上回来,一天只吃两顿。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5张图片

贝品伦跑大山,是受到他的另一位恩师的启发的,他叫黎雄才,读者打开电脑一查就知道,黎雄才是一位有多高名望的大画家?如果不是他刚正不阿的个性,黎雄才的画绝对与齐白石,李可染是一个挡次的,就是这个黎雄才,贝品伦于1987年与1998年两次远赴广卅,投奔于他的门下,黎老师是严格的,也是严肃的,黎雄才多次很认真地关照他,叫他趁年轻,要少画多跑,黎老师说,画在画外,这是老话,人人都知道,但不一定真的人人都懂得。跑,不但要熟悉北方的山,中原的山,还要然悉了解南方的山,山有个性,有特点,甚至有脾气。你越往里走,它越慷慨,给你看的也越多,锋峦奇石,溪流瀑布,坡地峡谷。黎老师对贝品伦说,跑得动的时候要广揽博收,到跑不动的时候就能原积薄发。贝品伦把黎老师的这些话视若珍宝,铭记于心,他也这样实践了,他除了上面说到去黄山贵州外,单单深圳,他就去了十多次。南方的山,别一样的味道。贝品伦虽然没有正式拜黎雄才为老师。但黎雄才对他比他自己的徒弟还要好。他多次在绘画过程中,把几十年积累的用笔用墨的经验传授给贝品伦,不但讲,还让他练。黎雄才经常会有一幅画画到一半时,被意外的事躭搁下来,这种时候,他会叫贝品伦接着画,帮他完稿,他想信贝品伦,觉得贝品伦的画风笔法有点象他。还说贝品伦学得快记得牢,而且勤奋。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6张图片

这不假,1989年,贝品伦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也得到过院长张仃的相似表扬。张仃也是大写意山水画家,贝品伦跟张仃出去写生过几次。贝品伦是正式拜他为师的。张仃喜欢用焦墨,他看到张仃总是只带一点点水,有画家惜墨如金的,张仃惜水如金,贝品伦现在的画,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他的用墨也很重,用水也很少。贝品伦自己说,他的画受到黎雄才与张仃的影响最大。熟悉黎雄才画的人常说贝品伦的画风有黎雄才的风格,熟悉张仃的人说他的画有张仃的特色,他自己知道,他的画更象他自己。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7张图片

贝品伦的写生也与众不同,贝品伦去过许多地方,辞职前,他去过山里,辞职后,他几乎就泡在山里了,他说他自己象半个山里人,走起山路来,他己不输山里人了,贝品伦的写生稿惊人,400张一本的A三纸,他画了十六本。还不包括他早期没有装订的随画随扔的散稿。贝品伦说,其实,写生去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写生,不是让你把看到的画下来,去山里,主要是看,但最重要的是想。贝品伦说,自然是原生态的,而画是艺术的。取景这是其一,想,就是要除了取景之外,还要有移植,还要学会重新组合。比如这地方没有山泉,但树很稠密,你可以加山泉也可以加爆布。一幅画面上,如何用云,用雾。都要靠想。他说,一幅好的画,需要灵感的闪烁。但灵感更多来自于悟性。这与我们搞文学创作有点一脉相承,艺术,有共通的地方,有共性。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8张图片

关于贝品伦的画,我外行,但《中国艺术家》杂志第66期上,有一篇记者徐德祖写的专访,里面有一段文字是描写贝品伦的画技的,我稍加压缩整理,摘录于后:

贝品伦先生是“当今中国画坛同辈山水画家中的大器晚成者。”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9张图片

贝品伦先生深知水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宁可缺色绝不缺墨是他一贯遵循的理念与原则。他行笔沉着,墨色涩重,画线,行笔不飘不滑不溜。他胸有山水,技法娴熟。点线相连在有意无意之间,看似随行,手中有谱。运笔用墨,饥饱随形。秃疏之间,轻重有致。虚虚实实。刚刚柔柔,使他笔下画面的视觉效果富于质感。在技法上,他也有独到之处,画山石,他皴擦点染不按传统,他用清水渗浓墨的手法也与通常的破墨法有所不同。他让墨色在过度中变得变幻莫测。他喜欢用双层纸作画,在干白的一些地方用湿笔重笔,导出苍中带润的意境,看他的画吋,尤如就站在云雾之间,有身临其境之感,飞瀑雾气如岚,峡谷空濛似壑。他的山水墨色沉郁,一笔一笔叠加的复笔和皴擦,使他的山水画气势雄浑,山石坚凝,景观苍然。从他空灵,沉雄,湿中带亮,浓中见清,淡中见厚,的笔墨中,可以看到贝品伦对大写意山水画己县备深厚的领悟能力和独到的技艺境界。

贝品伦善于画巨幅国画,上达高梁,横及四壁。显示出他成为一名大家的厚实的基础与天才的气度。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10张图片

2017年12月18日,由联合国世界非物质遗产保护基金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美国集邮集团中国艺术基金会、《艺术财经》杂志社、山水丹青(北京)国际艺术中心、艺拍无忧微信线上平台、中国国际艺术网、中国国际集邮信息网、香港国际拍卖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主办“丝韵丹名家六人联展”在北京著名艺术街区山水艺术大道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贝品伦的书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神韵在观展中又一次广获行家好评。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11张图片

这一次,他的画被制作成“一带一路”世界邮票纪念珍藏册,印制成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中国六国邮票,在世界范围内发行。

贝品伦,中国画坛的又一颗新星,犹如刚刚跃出地平线的太阳,光芒初放。

加油,贝品伦! (作者 城郊农夫)

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_第1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踏遍千山寻笔墨,宁将一生付山水 记中青年画家贝品伦两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