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高质量对谈应有的模样——《僧侣与哲学家》

这才是高质量对谈应有的模样—�—《僧侣与哲学家》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僧侣与哲学家》是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与自己出家为僧的儿子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ard)之间关于哲学和佛教的一场对谈。

问答采访式的文体颇有些辩经的意味。至于谈话的内容,由于涉及精深玄妙的佛法,我不敢加以评述。

——不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大放厥词是藏拙的基本原则。

我只想总结一下这场高质量的谈话呈现出的特点。

01

牢靠的对谈基础

——彼此足够的了解。

马修生于1946年,父亲是哲学家,母亲是画家。

在出家为僧之前,他师从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弗兰索瓦•雅各布(Francois Jacob),是一名从事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博士。

1967年他去了一次印度,在那里遇到了著名的西藏精神大师。在获得细胞遗传学博士学位后,1972年,马修成为一名佛教徒,永久定居在喜马拉雅地区。目前,他是一位僧人,也是国际畅销书作家、翻译、摄影师。

这场对谈发生在1996年,此时弗郎索瓦已与儿子阔别24年。基于马修出家前的教育经历,父子智识相当,水平不分伯仲,有能力在同一个认知层面上进行谈话。

——适度的陌生感。

陌生感带来好奇心,但过度陌生又会失去对谈的基础。

从这场对谈可以看出,马修对西方哲学体系有基本的了解。父子二人在关于哲学的领域可以自由过招,游刃有余。

而弗郎索瓦对佛教的了解还在未入门阶段,涉及到佛教教义等问题,马修必须时不时被父亲打断,来讨论最基础的问题。

当然,对于同样未入门的读者来说,正合心意,借弗郎索瓦之口问出自己的问题。


02

深入沟通的对谈氛围

尽管这是一场平等的对谈,但看得出弗郎索瓦是谈话的主导者。

大多数时候,他是采访者,是代替读者提问的人。他要最大限度保证所提问题的有效性,保证马修在回答中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此时,他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聆听、理解、探询,甚至是尖锐的质询,促使马修层层深入地对佛教进行剖析。

从另一个角度,他又是马修在对谈中的“对手”。

他与马修展开讨论、辩论,针锋相对、步步为营,在往来之间把话题引向深入,展示两种迥异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锋,亦或是融合。

当然,这些都得棋逢对手。

马修的回答是这本书的精髓。

渊博的知识和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让弗郎索瓦使出的每一招都能得到马修超值的回应。

马修的回答既不说教,也不妥协。求同存异、以退为进、以攻为守,招式大开大阖,优雅从容,金句频现,修行人的气度展露无遗。

03

对自己偏见的觉察

对谈生于差异,也容易死于差异,除非双方能很好地保持对自己偏见的觉察。

父子俩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专家。

很多时候,专业知识既能成为获取其他领域知识的利器,也会是最大的障碍。

只有把自己的先存之见和固有理解倒出来,成为一只空杯子,才可能映照出对手那些异见里闪烁的光芒,把对谈进行下去。

不过,囿于基础世界观的差异,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对谈中的弗郎索瓦和马修也往往困在自己的经验里,让一些观点的辩论失去着力点,变得空茫。

04

简明易懂的表达方式

如果纯粹从理论上来探讨哲学和佛教,这本书想必会十分枯燥,也会降低双方对交流内容的理解程度。

因此,父子二人把关于佛教的讨论放进了哲学分析、科学研究、心灵探索的范畴,并将佛法的教义与死亡、暴力、教育、责任、环境、创新等关乎你我凡人福祉的主题关联在一起。

即使你对佛教一无所知,基于对这些现实主题的了解也能明白马修的逻辑。

弗郎索瓦喜欢使用自己熟知的哲学分析方法,去理解和解释马修谈到的佛教。

而马修擅长运用各种比喻,来解释佛法修持这种难以言表的知识。

在回答弗郎索瓦“科学研究和心灵探索可以兼顾”时,他说:

“一个人没有办法脚踏两条船,也没有办法用一根双头针缝衣服。”

在谈到心灵研究带来的成就感时,他说:

你感到自己像是一支箭,直直地飞向靶心,每一刹那都那么珍贵,每一刹那都使用到最佳的状况。”

在谈到自我的空性时,他说:

“在轮回的项链之中,并没有穿过珠子的线。”

这种明喻和隐喻的表达方式广泛运用于各种佛教普及书中。

《正见》、《西藏生死书》里都有各种范例,《悉达多》则本身就是一出隐喻。

仔细想想,佛教的世界观与现代科学奠定的世界观完全不同,要向没有直接体悟经验的科学人解释佛法,除了大量用比喻、讲故事,还真没有更简单明了的方式了。

当然,对于这种表达方式所导出的结论,弗郎索瓦是拒绝的。因为从科学的角度,不能被实验所验证的理论都算不得真理,这些比喻也仅仅是比喻,不可能是真实。

父子二人的问答非常生动,读起来代入感很强。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我是作为哲学家的父亲,感性上认可马修的说法,理性上觉得不可思议,最后还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虽然马修并未说服我,但正如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在《正见》序言中所说:

即使来生不存在,业报也不存在,即使你的目标只是满意和谐的此生,佛陀的智慧还是可以帮助你,或至少对你无害。

推荐一读。

至少,可以学到怎样进行深度交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高质量对谈应有的模样——《僧侣与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