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届观众对特效大片的真是越来越宽容了:特效好就行,剧情是啥?不存在的!
不止是观众,片方、媒体、院线都带了不少节奏。
这种现象不是今年才有的,《金刚:骷髅岛》《侏罗纪世界2》《狂暴巨兽》……早一点的《变形金刚5》,很多都在吹特效场面,至于剧情,惨不忍睹。
你要说“特效好,场面震撼”,我觉得也不是不行,可“看特效就可以了,不要管剧情”是哪门子道理? ??
最近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我就又看到了这类评论:
不要管剧情,你干嘛还去电影院,直接看预告片就好啦!还看什么正片?
要么就只留下怪兽打架的片段,每个进场的观众可能不用花20分钟吧,就能看完!
这样更好啊,电影院还可以多排很多场哩!
说真的,特效这种东西,N年前就被夸到不行了,尬吹真没什么意思,而现在还想只靠特效就想大捞一笔的,也够不要脸。
在电影高度工业化的今天,“特效好”该是大片们的标配,值得肯定,但没什么好炫耀的。
电影史上值得铭记和骄傲的特效制作案例,实在太多了,但它们可都不是光看特效的。
1927年,弗里茨·朗那部德国表现主义巨作《大都会》,不说出来的话,谁知道这栩栩如生的未来都市竟然是模型?
1933年,梅里安·C·库珀版《金刚》里的那只毛茸茸的大猩猩,活生生地站在帝国大厦上,就几乎可以假乱真了,那还是在80多年前。
而事实是,这金刚还是模型,只不过用定格拍摄的方式拍下来,一格一格合成的。
1975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这部一度让人不敢去海滩玩耍的电影,里面的鲨鱼其实只是机械模型。
尽管眼睛看起来是“死鱼眼”,但并不妨碍本片恐怖气氛的营造。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导把科幻和恐怖完美结合的《异形》中那个嗜血的外星生物,其实际上黑人小伙Bolanji Badejo(博垃吉-拜德疆)。
异形体型虽不如哥斯拉、金刚等那么巨大,但要设计并做出来也不容易。
1993年,老斯又来了,搞了部《侏罗纪公园》,再次掀起怪兽狂潮。那些栩栩如生的恐龙,其实有不少是实体模型摆拍,但也有部分是CG的功劳。
《侏罗纪公园》的特效制作,是传统特效制作向电脑特效技术转变的一个里程碑。
2005年,彼得·杰克逊翻拍了《金刚》(就是翻拍1933年那版的),骷髅岛上那只巨大的猩猩(动作捕捉技术拍摄合成),现在来看仍不乏逼真。
影片中最重要的场景——植被密布的骷髅岛,源于微缩模型和布景,30年代的纽约城,则源于海量图片数据的对比和先进的软件。
以上几部电影,剧情上要挑出太大的毛病,那你就厉害了,而电脑特效方面,到了2005年,也非常逼真了。
每部特效大片背后,真的都有特效技术的突破,是数百人甚至几千人的心血。
如今,计算机处理能力提升了N个量级,电影特效相关技术突飞猛进,但一部特效大片后面仍然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所以特效做得好,确实了不起。
可要是每部大片都只有“特效好”这一个优点,那就太尴尬了。
说穿了,只有特效可吹的,那就是除了特效以外一无是处嘛。
“看特效就行了,要什么剧情!”弗里茨·朗、梅里安·C·库珀、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彼得·杰克逊听到后笑而不语。
真正好电影是肯定能做到特效和剧情兼顾的。
就好比彼得·杰克逊这部《金刚》。
故事的前因后果,起承转合,那都是有理有据的,就连金刚和安之间的感情,都看起来非常让人信服(注意那些安对视金刚的镜头)。
导演想拍电影,于是把一群人忽悠到了骷髅岛上;
金刚这只大猩猩不愿安落入别人(别的怪兽)手中,所以手撕恐龙;
导演、船长等人为了抓金刚用尽一切手段,最终是求借它大赚特赚;
杰克等人组队营救安,不幸和各种怪物、怪兽以及金刚相遇……
这些情节,设置得都很合理。
而不是像某个愚蠢的人类,放出怪兽来拯救地球!
我实在看不出放出怪兽能够怎样拯救地球?!
被毁掉的空城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正常的好吗,跟怪兽有半毛钱关系!
人都死光了,拯救地球是要把人类历史重演一遍吗?
还是章子怡骂得好!
全世界都围着你家团团转,偏偏你还作死,也真是够了!
听故事的人本来不需要去反驳故事,那是因为故事足够好;但若故事的各种逻辑、人物行为都莫名其妙,那就很难让人信服,更别说反驳了。
对于故事片来说,特效永远不可能比剧情更重要,今后有人要再说“看特效就够了”,我只好送ta两个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