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

引言:这不是一篇主题明确,或者想引起什么共鸣的文章,只是一些杂谈,涉及的东西比较多,文章4100字,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但一定不无聊

上周五HDC的主题演讲,没时间看直播,下班看到演讲全文,我发现......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张图片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2张图片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3张图片

AI 全场景智慧时代

硬件能力虚拟化、资源化

天生流畅内核级安全生态系统

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 OS,带来生态共享

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软总线,无缝式协同

适配丰富的万物互联时代 IoT 时代能力的操作系统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4张图片

介都说了些嘛?看上去还有点乐视范儿?当然一直以来乐视只会吹NB,华为也爱吹了NB只不过真的把他实现了。

不过这几天看了大家的各种解读,算是差不多看懂鸿蒙OS的意义了。我们先从Android聊起。


从出生就一堆问题的Android

Android从诞生之初,就有非常多不完美,毕竟是Google临时收来对抗苹果的,这么多年过去,操作系统的争霸已经结束,厂商们没有什么选择,即使Android上应用的运行效率再低,开发环境再差,依旧只有这一个系统可选。

从2008年诞生,到2016年安卓手机的鼎盛时期,Android始终是一个需要花心思调教的系统,否则在国内的毒瘤生态下,旗舰机也会迅速遭遇卡、慢、热到爆炸的尴尬。最后凭借着年年跃进的硬件堆砌,这两三年才终于做到了Android与iOS的体验基本齐平。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5张图片
2016年Android典型代表三星S7edge,也是典型的不折腾就半年卡

每年新手机发布,硬件更新,更快的频率、12G的运存,都是在为臃肿、蛮荒的Android系统买单。反过来想,这个效率低下的系统,又给厂商们年年更新的手机带来了多少销量呢?

手机现在的确已经做到非常高的配置了,连千元机都可以有相当好的体验。但当我们把视角拉到其他设备上时,曾经手机的问题又出现了。

例如Android系统的互联网电视,许多低端机型配置的1G运存,基本没办法用,两个月就会开始卡。而电视是一买就要用5-10年的设备,几个月、一两年就淘汰的硬件,怎么支撑?但电视上还会再进行一遍配置战争么?很难了。


三星的Tizen系统

当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各种OS都出现过,最后都因为没有生态的问题失败了,剩下一个三星的Tizen。Tizen起初还出过手机,结局当然是没有生态支持,销量惨淡。但之后Tizen活在了三星的智能手表、智能家电中。并且依靠三星整个集团强大的实力,手表、电视卖的都不错。Tizen也算有了一点市场份额。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6张图片
2019Q2三星手表的市场份额占第二名

但是在用户层面上,Tizen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优点,这些采用Tizen系统的手表、电视,和其他品牌在功能上没有什么差异点,反而还缺少了app的支持,例如Tizen系统的电视由于在国内的出货量也不大,迄今为止可以安装的应用也就主流的三四个(咦怎么和荣耀智慧屏适配的应用差不多?)。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7张图片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8张图片

三星Tizen的手表,起码还有一些app做了适配,以下是商品页面的介绍: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9张图片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0张图片

从三星的Tizen可以看出来,凭借强大出货量,三星可以为Tizen系统带来一定的用户量,从而吸引一部分开发者,但吸引能力也有限。


印度的KaiOS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1张图片
KaiOS产品矩阵,著名的诺基亚香蕉机采用的就是KaiOS

众所周知,印度人在手机上的花费相当低,高端的iPhone在印度长期市场份额惨淡,小米、OV、三星的全球手机出货量中,有2-4成是在印度卖低端机。而Android低端机的体验也就一般。在这种硬件配置无法提高、Android系统体验差的环境中,就诞生了FirefoxOS改造来的KaiOS。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2张图片

KaiOS简单看就是一个新的塞班系统,搭载它的手机都是类似功能机的样子,实体键盘、3寸左右的屏幕、待机时间2-3周,但系统里面却可以用facebook、twitter,Google整体家族应用也都在其中。移动互联网的潮流完全没有落下。

同时因为印度新电信运营商的扶持,装载KaiOS的手机配置超低,价钱超便宜,甚至有段时间免费赠送,短时间俘获了大量本土用户,目前已经拥有将近2亿用户,不论硅谷还是中国,想进军印度市场,都需要考虑KaiOS的适配问题。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3张图片

综合这两个系统来看,华为既有和三星一样强大的出货能力。也有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加上这几年持续抬头的民族主义,在这个「后全球化时代」,先抛开国外不谈,在国内能否成功的讨论中,好像万事都已具备?

并且鸿蒙相比这两个系统,还有作为操作系统自身的巨大优势。


鸿蒙自己的优势

之前谈到的Android系统臃肿的劣势,放在电视上,一样需要堆硬件,电视还好,内部空间大,只是厂家愿不愿意堆的问题,而到了更小、更广泛的设备上,手表、眼镜、车机、音箱等等设备上,都要继续堆硬件么?并且在这些设备上,app都要再单独开发一遍么?

对于鸿蒙的那些技术细节,我不是一个程序员,看不懂,但我大概懂它的意思。

一个是把对硬件的需求分散化,比如手表可以用手机的摄像头,电视可以用手机的扬声器,甚至未来是不是可以在家里摆一个类似机箱/服务器的计算中心,有最强的计算能力,而电视、音箱等等一直在家里的设备只需要显示屏、喇叭就够了。这个幻想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而鸿蒙的分布式概念,似乎就是这种理想的最佳载体。

另一个是应用的自动适配,一个系统,应用在各种硬件上,app就不需要再一遍遍适配,所有需要交互的按钮都是模块化的,应用去不同的设备上根据框架自动转为新的界面,而按钮还是那个按钮,只不过排列不同。

凑巧的是,在HDC开幕的同一天,微信开放了新的PC测试版下载,小程序可以跑在Windows上了,鸿蒙的自动适配,看上去就和微信的小程序有点相似,开发者只需要开发一个小程序应用,而这个应用可以跑在什么平台上,那是微信的事情,接下来如果微信mac端也支持了小程序,就真正做到了一个应用,跑在iOS、macOS、Android、Windows四大主流操作系统上。Awesome!

当然一个为触屏设计的小程序,跑在Windows上,用着可能不太舒服(虽然我的本子支持触屏)。但「能用」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了。不过这也表示微信又更像一个操作系统了,不知道以后微信和鸿蒙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是竞争,那就可惜了。如果微信率先适配到鸿蒙上,微信上的小程序也就都可以跑在鸿蒙上了,那会对鸿蒙的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不过说了这么多,华为只是展示了鸿蒙在架构上的优势,真实的UI、使用体验都没怎么看到,而聊到多设备的连接性,肯定也绕不开那个已经改良多年,体验无人能敌的果。


华为与苹果的区别

这几年,苹果做了不少各个设备之间的联动功能,配上用户体验的看家本领,「生态圈」的能力高出别家太多,但我们也能看到,在一些底层架构方面,苹果也很难攻破。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4张图片
苹果近几年一直在打造的Continuity

例如对于Mac来说,Mac好像一直很优秀,销量年年上涨,PC市场死气一片,销量天天下滑。但macOS迄今为止依然只有可怜的不到10%的占有率。并且随着整个App市场被巨头占据,开发者兴趣大不如前,macOS上本身就不够丰富的软件生态更加岌岌可危(指所有应用,而且专业工具)。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5张图片

苹果当然想把iOS上庞大的app生态引入macOS,之前还传言苹果会出一套全新的工具与融合的Mac系统,开发的应用可以在各个平台上使用,后来被亲自否认。尽管和Android厂商相比,苹果的软硬件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但苹果也不可能对这些已经有十多年历史的系统做翻天覆地的改造。在18年、19年的WWDC上,苹果尝试推出、完善工具,让iOS上的应用做些简单的移植,就可以用在Mac上。但也做不到真正理想化的一个应用,跑在所有平台上。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6张图片
WWDC 2019 上发布的 Project Catalyst

强如苹果,想真正打通各个平台都如此之难,用Android的厂商可能想都不敢想。而如果真的有进军下一个世代的野心,又有不输巨头的出货能力,做一款操作系统似乎是必然的。

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而华为和苹果的基因差别巨大,这也决定了华为做出的这款操作系统,一定无法满足一部分用户,尤其是苹果用户的需求。

苹果,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公司,是「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迄今为止苹果依然是这方面的王者。并且乔老爷非常特别的人格魅力,包括他对设计、美学、优雅的极度重视,对嬉皮文化的推崇,甚至是音乐的品味,都在苹果的方方面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华为,是一家做2B硬件业务起家的公司。2B行业,几十年来都没怎么考虑过以用户为中心,因为核心买单者不是用户。2B不重营销,而重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能力。核心是几个月至几年的交付过程,核心是整体服务的连续性。

当然不论2B还是2C,产品永远是最重要的,依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华为能从2B业务转型做2C,并且做出了如今的成绩,已经算是商业上的奇迹之一,但毕竟有非常多东西都是半途学过来的,例如在UI/UX上,华为只能算补齐了短板,并在功能上不断加强,而在真正的UI设计、美学理念上,即使是刚发布的EMUI10,依然被许多人吐槽「丑」。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7张图片

另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这次开发者大会本身,其实「开发者大会」,本身是面向开发者的,哪怕从头到尾都讲技术也没问题。但苹果开了个坏头(ps.当然不是),WWDC的主题演讲,逐渐变成「软件发布会」,而且是面向开发者、媒体、用户等所有人群的,真正面向开发者的演讲,被分解到了之后几天的分论坛演讲中。

华为第一次举办规模如此宏大的开发者大会,也邀请了各大媒体,然而演讲的准备必定不会有苹果般充分,加之发布的是一个在底层技术,而不是界面、操作方式上大革新的系统,主题演讲本身的观赏性相比苹果差了一千个锤子。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8张图片
主题PPT中的一个小错误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19张图片
歪歪头Orz

不过纵观Google I/O、微软 build这些开了很多次大会的老手,观赏性相比苹果也差的老远,也就不批评那么多了。

如果你对苹果这些价值观、调性的方面非常在意,或是因为这些才爱上这家公司的,那么华为,或者三星,或者现在任何一家巨头,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把你拉进他的生态圈了。

之前我好像也挺在意,后来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比较冷血的人,哪家产品好,我就选哪家,没有什么复杂的情感。


By The Way

原谅我话真的多,最后再唠叨几个事情。

苹果今年已经开始涉足内容领域了,虽然看起来,对于一直造硬件的苹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其实苹果依旧在发挥它的长处,用独特的价值观,坚持品质、坚持挖掘小众精品的理念去做内容。苹果在这几年硬件上最重要的内容——App Store 就经营的很好:重视品位,不只体现大多数的人选择,同时推荐精品&小众的 App。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20张图片
改版后的App Store,更加深耕内容

华为也已经开始涉足内容、应用了,今年有两个比较大的变化,一个是自家的电视上装载的华为视频,如果未来电视的出货量不错,加上鸿蒙本身支持的应用不多,华为自己会不会像优腾爱一样开始买剧,弥补目前的生态缺失?甚至买独家的版权,看某个剧必须得用华为视频app?

另一个是华为今年要推出自己的地图服务了,当然我们能预计到,一定是为了功能上的不满足,而不是体验上的优化。Apple Map 优雅细腻的体验依然无人能敌,华为地图未来会在AR、系统整合方面有更多动作,UI、体验依然不会是华为地图的强项。

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_第21张图片
华为开始自己做地图应用

另一件很重要的小事,苹果一直以来都以强控制力出名,软硬件均有自己设计。华为在手机方面的耕耘深度远不如苹果。但这次5G芯片上,苹果却栽了一大跤。今年中国已经开始5G试用了,不论国内的华米ov,还是国际大厂三星,都已经开始发布5G手机。明年开始大家就已经逐渐向5G过渡了。而苹果的5G速度竟然要落后整个行业一年?

我们当然可以说现阶段5G除了速度快还没啥卵用。但对于苹果,在WiFi还没普及的时候就砍掉了MacBook Air上的网线接口,现在却会在所有手机厂家中最后一个发布5G手机。对于以掌控力闻名的苹果,真有点戏剧性。(ps.依然希望9月的发布会上能有一点惊喜)

怀念发布次世代产品的苹果,怀念乔老爷子

最后一个有趣的发现,东亚国家好像都有比较深的民族主义?例如韩国依然满大街现代,日本依然满大街丰田/本田,iPhone在韩国依然卖不过三星,而索尼、松下、夏普的手机在日本依然卖的火热。

具体的历史原因我不太了解,不过作为中国人,你们看他们的民族主义是什么感受,而看我们自己支持国产车、国产手机又是什么感受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鸿蒙发布后的杂谈:聊聊Android、Tizen、KaiOS和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