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和改变,你必须要知道的一本书和三个维度

关于成长和改变,你必须要知道的一本书和三个维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的谚语中,一贯秉承这样的理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更加确信改变是需要渐进的,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至少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许还有金钱以及其他东西。也因为如此,我们的潜意识中或许认为:改善自己的状况需要付出的东西非常非常多,远远超过自己能够承受的能力,因此,还是安于现状好了!手头这本《瞬变》,则意在告诉大家:

影响和阻碍我们改变的重要原因,或许不是我们的意志力不足,而是理智、情感、环境三个因素的不匹配导致的。当我们能够合理和安排和条理这三个因素时,很多东西都会瞬间改变!

适用人群和基本框架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知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他们在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更加具有可操作的建议。既然人类情感和理智,就像是大象和骑象人一样,前者喜欢原地踟蹰,后者则希望走向远方。那么我们牢固把握三个核心就可以:

  • 指挥骑象人(理性认知)。让他有清晰的目标。
  • 激励大象(情感冲动)。让他配合理性坚持不懈。
  • 营造路径(改变情境)。让自己希望做的事情更容易发生。

这三个核心可以让自己瞬间改变吗?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总结是:虽然这本书并非魔法书,可以让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和之前相比较有更好的改善。单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深度阅读本书。

我们传统的风格往往基于命令-服从这样的架构,不管是在组织内还是家庭里面,更看重是服从。这也往往可以解释中国的家长为什么更加看重孩子的“听话”。而在组织内更经常听说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或者“理解要执行,不理解更要执行,并在执行中加深理解”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对于一些“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大人物”们,这套瞬变的方法基本上荒谬的近乎可笑——拍拍脑袋做决定,拍拍胸脯做保证,然后拍拍大腿交学费,最后拍拍屁股走人这才是常态,他们对于“改变”的态度往往是“不换思想就换人”。因为他们有这个资源和能力去直接去发号施令。而“瞬变”框架所适用的,则是针对资源相对并不充足的人们,他们手头没有足够多的权力和资源,既不能因为某个目标的推进顺利而给协作者升职加薪,更不能因为某个人的不配合而炒鱿鱼。这种情况下,进行“瞬变”式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如今的时代,即便是在组织内,除非军队,其他组织尤其是机关或者企业,令行禁止的机会越来越小,想要推进某些事情,采取瞬变的方式进行会更容易见效。

那么究竟什么是瞬变的方式呢?其实就是解决那种“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很多小伙伴在成长过程中被一个问题困住:

其实我也知道早起/阅读/健身/学习/写作/跑步很重要的,可真的做的时候,总是做不到!

通常人们归结原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其实,在作者看来,这是因为“认为重要”只是理智(骑象人)认识到了,情感(大象)并没有认识到,因此,难以驾驭。同时,因此想去的地方没有清晰的路径(情境),所以这样的事情往往被困住,难以改变。瞬变,就是从理智、情感、情境三个维度去解决问题,让自己更快更精准的走向改善之路。

骑象人策略

所谓骑象人,其实就是自己的理智。卡尼曼在他的名著《思考,快与慢》中,把它称之为“系统2”,人们对理智思考总是充满了正面的态度,比如思考,比如分析,比如规划未来蓝图。但是,这个所谓的骑象人也有他的弱点——它倾向于原地打转。所谓的理性思考,总是擅长分析,而且,容易过度分析以至于“分析瘫痪”。因此,对于骑象人来说,有明确清晰的方向是防止打转的一剂良方。

  • 找到亮点。对于个人,组织甚至政府来说。不管是想要思考如何通过面试找到好工作,还是组织进行深化变革,抑或出台缓解城市拥堵的政策,分析自己的劣势往往成为让自己泄气或者辩解的借口,这种情况下,找亮点是改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对个人来说,当自己被困住的时候,尝试找找自己的亮点,可以让自己不再有种“陷进去”出不来的感受。心理学中有一种短期焦点解决治疗方法,是专门从亮点着手,进行改变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
  • 制定关键步骤。很多人的愿景非常美好,描述未来栩栩如生。甚至学生时代都已经可以描述自己退休后在自家海边别墅外的阳光下晒太阳盖得是什么牌子的羊毛毯子,然后如果我们想知道HOW TO的时候则就支离破碎,语不成句了。制定关键步骤或者举措,无需高瞻远瞩,只用立即就可以开始起来的行动。
  • 指明目标。预先指明一个方向和原因可以大有助益。在描绘一个明确的终点时,可以有效的帮助“骑象人”在分析中避免迷失,骑象人容易专研资料、分析数据,试图找出漏洞,还喜欢争辩结论。这让我想起了《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纠结于购买XBOX还是PS4的经典视频!而指明方向驾驶为了让人们打破这个“僵局”。这里的方向,注意不要上切到一些概念化的词语上来,比如让明天变得更好,让我变得好看,大家更加团结一致等等,而是清晰明确,且有行动支撑。

激励大象

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如果心中的那头大象没有认同的话,可能即便是自己的理性,或者其他人磨碎了嘴皮子也无济于事。

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做到!

这种情况,往往是自己的大象,也就是情感因素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导致的。很多想法,之所以没法转化成行动,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感觉”。
作者强调的是:

问题的核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有关,行为改变大多诉诸人的情感面。因此必须引导人们看到问题或找到对策,不仅要提供想法,还要影响他人情感。

通常情况下,人们以为想要获得改变的顺序是:

  • 分析-思考-改变

比如分析考研以后求职成功率增加30%,薪酬标准增加20%,思考自己当下考研的把握比较大,于是决定并缴费考研(改变)。

但事实上,这种分析工具的情境是“变量已知,假设极少,目的明确”。人生更多的事情都是变量巨大,不确定性极多,未来模糊不清。不管是求职就业,还是婚恋选择,甚至是减肥塑身,都是如此。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分析工具情况反而是:

  • 看见-感觉-改变

让梦想看得见很重要,让改变看得清也很重要。反而是单纯的分析和思考的纠结毫无价值。正如骑象人拿着小竹竿抽打大象想让它沿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这种惩罚大象可不会“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后果往往会被大象一脚踩扁。我们应该进行的,是下面的框架:

  • 找到感觉:我们需要战胜自己的“积极错觉”
  • 缩小幅度:分解任务,小幅快跑,建立情感激励
  • 影响他人:建立新的认同感,传输成长心态

自从我用了小米手环以后,发现喜欢每天微信运动中进行步数排名的朋友越来越多。以往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感觉每天步行几千步甚至上万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现在,走上1万5千步根本就不可能在朋友圈里进前十名,每天小米运动还会提醒你有坚持完成了多少天,相当于多少个马拉松,消耗了多少脂肪,节约了多少升汽油等等。这样的“积小胜为大胜,用空间换取时间”就是很典型的激励大象的方法。

营造路径

荀子曾经说起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乃至组织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夜间开车的时候,有路灯指引,则可以让自己安心许多。 对于“瞬变”的概念,也是如此。作者给出了三个重要因素:

  • 调整环境使之上手容易
  • 培养习惯使之更加适应
  • 召集同伴使之增强认同

转变观念,一切瞬间就会变得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成长和改变,你必须要知道的一本书和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