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优游>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活动是一项由家长与学生新发起的活动,在活动中主播们将按照固定的频率分享诗词、历史、古典小说、文学常识的知识,将国学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将古老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活动从2018年3月25日开始,目前有数十听众与主播共同交流。我是诗词主播猫猫。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台
猫猫诗词学习分享
猫猫频道简单介绍
上期分享评论反馈通道(制作者为我的候选主播思淇)
大家好,我是猫猫。从今天开始,我将会每次向大家分享一个主题,每个月分享两个相近的主题,让我们对某一方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周我们要说的小“主题”是:暑里追凉。
一个“主题”是这个运作的:我将会带头分享一个主题中的一/二首诗词或一/两个相关的例子。
一不留神,就到了七月份——一年中几乎最热的季节。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那种热到生不如死的感觉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代人面对“热”能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没有空调的,这样怎么凉快呢?难道只是靠老人们说的“心静自然凉”吗?
一般来说,第一种方法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第二种则是静静感受。
今天我就带大家分别用两首杨万里的诗来了解这两种方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两首杨万里的诗,《小池》和《夏夜追凉》。
喜马拉雅音频《夏夜追凉》(包含《小池》)
先说第一种,转移注意力。
这里我们要说的诗是小学时大家就都学过的诗——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意思很明了,说的就是小池上面的风景。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看看,通过这样的方法似乎的确可以转移注意力呢!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第二种,静静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上平一东)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夜热依然午热同”,夏天的夜晚和中午一般天气炎热,就是说中午非常热,想不到就算到了晚上也一样这么热。第一句话交代了要在“夏夜追凉”的原因。
“开门小立月明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用通俗话来说是什么呢?这就是想要试试在炎热下“散步”
“竹深树密虫鸣处”,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想想看,夏天都有什么动物呢?没错,这里说的虫子鸣叫主要说的就是蝉,也就是俗称的知了、知了猴。
“时有微凉不是风”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迎面飘来的清凉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静静地感受这个世界,许多美妙就这样前来。
先看题目,“追凉”,也就是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羌村三首》其二中说“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其诗意可见。
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本次的“暑里追凉分享活动”中主播一关就结束了,接下来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就看你们的了!
本次“暑里追凉”分享活动任务:
我为大家选择了一些较为简短的关于“古人找凉爽”的诗,请大家从下面任选一首进行学习~(见附录)
其中附上了“自动注释”链接,点击即可得到基本词意注释。
附录:
晚秋犹热 其一(宋·方岳)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九月年时已肃霜,今年九月尚追凉。幸吾絺绤犹无恙,杜老何烦苦自伤。
山居追凉(宋·王铚)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显示自动注释
松门东路有柴关,凉卧清宵梦亦閒。更待海风来万里,一天霜①月满空山。
按:① 小集本作露
维则庵追凉题月湖屏间诗后(宋·史弥宁)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显示自动注释
淋漓醉墨洒屏间,逃暑祇园闯一斑。小阮诗怀饱丘壑,可无只句饷江山。
荷池追凉(宋·白玉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清晓无人知此凉,岸巾植杖立银塘。晴霞烧眼收将敛,荷叶生风绿水香。
过永福精舍有怀仲白二首 其一(宋·刘克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求福招提小步廊,忆携诗卷共追凉。年来行处常迂路,才近君家即断肠。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其八(宋·刘克庄)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显示自动注释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示师言民表(宋·许景衡)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显示自动注释
二子追凉古寺东,阴阴绿叶散清风。荜门蜗舍日亭午,试问此风同不同①。
按:① 同上书卷一三三四四引《横塘集》
桥亭观月(宋·张镃)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全似苍崖涌月轮,暗林横贯一溪明。家中幻出山中景,圯上追凉恰二更。
秋暑二首 其二(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显示自动注释
追凉能到竹溪无,隔水斜阳未肯晡。剩暑不蒙蕉扇扇,细云聊倩月梳梳。
午热登多稼亭五首 其二(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显示自动注释
芒鞋葵扇颇萧然,倦倚胡床不是眠。避暑无藏身去处,追凉行尽竹旁边。
晚步追凉二首 其一(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显示自动注释
老眼偏明远岫孤,夕阳故遣树阴疏。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
晚步追凉二首 其二(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风不须多只是凉,穿花度柳到人傍。细吹病耳飕飕响,徐弄轻衫拂拂长。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其一(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其二(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显示自动注释
寒甃千寻汲井花,病身一浴不胜佳。追凉不得浑闲事,烧眼生憎半幅霞。
月下果饮七首 其三(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一年遇暑一番愁,六月梢时七月头。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夏却逢秋。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其一(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尖青。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其二(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显示自动注释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大儿长孺同罗时清寻凉盐桥(宋·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显示自动注释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
秋暑夜起追凉二首 其一(宋·陆游)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漱罢寒泉弄月明,浩然风露欲三更。曲阑干畔踟躇久,静听空廊络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