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

在《精英日课》的发刊词里,万老师区分出“精英”和“普通人”的许多特质,其中有这样一组对比:“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和自己一样。”我愿意把话说得更直接一点:“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喜欢很有限的个人选择和很有限的自由。”

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基因里烙印着的奴性。做奴隶真的那么可厌吗?其实并不是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奴隶,他们往往乐在其中。至少奴隶制是治疗选择障碍的灵丹妙药,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一定都有同感吧?女生出门前挑选一身合适的衣服——这样搭配,那样那配,这个和那个不搭,那个和这个不搭,这双鞋子昨天穿过了,不能连续两天重样,等等等等。如果她卖身为奴,只能穿主人规定她穿的衣服,所有的纠结就都没有了。^_^

更重要的是,奴隶可以有个主子做靠山,这是很愉快的心理体验。如果我们觉得与人为奴有伤尊严,做神的奴仆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嘛。

即便当神的光环陨落,拥有了自由的人们却往往逃避自由,这是因为自由是一种“不安全”的状态,而弱小的人类在天性上就是需要“集体”的。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里有过这样的概括:“……极权主义运动吸引着渴望逃避自由的人们。现代人获得了自由,然而在内心深处却渴望逃避自由。现代人摆脱了中世纪的束缚,却没有能够自由地在理性与爱的基础之上营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于是,他便想以顺从领袖、民族或国家的方式,以寻求新的安全感。”

越是“普通人”,越是需要神,需要靠山,需要领袖,需要偶像,这四者异名而同实。作为群居动物,奴性显然是一种生存优势,让我们能在不明所以的时候就自动自发地围拢在强者身边,而那些特立独行的“精英”——如果曾经有过的话——很容易被严苛的生存环境淘汰。万老师强调的精英思维,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才会闪光的东西,需要以脆弱的理性抗拒强悍的本能,这很辛苦,能坚持下来的人注定不会很多。

普通人身上不但奴性更强,还会更加在意自己的社群标签。社群就是神,就是靠山,就是领袖,就是偶像,就是给他们提供精神力量的源泉。一个人举着社群标签拼杀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上,就像球员带着亲友团到世界各地打比赛一样,无论身在何方都能获得一点“主场优势”。那么,在缺乏西方式宗教传统的中国,许多人以国学为宗教,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学术系统里看国学,当然会对它的宗教化感到荒唐,但是,正如我自己专栏的发刊词标题“跨界读经典”所说的那样,让我们跨个界,把国学的宗教化当做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就会对荒唐感到释然,并且多了几分别样的感受。

人的宗教性是永恒且普世的,有神就会拜神,无神就会造神,当然还需要自己的神比别人的神厉害才行。所以道教编出《老子化胡经》,说佛陀不过是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化身而成的,佛教说孔子是儒童菩萨,儒家说道教是虚妄,佛教是夷狄。这种心态可以一言以蔽之:“我爸爸比你爸爸强!”小孩子的话里最能体现出人性的本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