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神学思想史——浅记三位一体。

BGM:Moment of Peace - Gregorian

弁言:私人记录,舛误难免。

众所周知,尽管有多处圣经经文可以从三位一体教义的角度解释,但“三位一体”这个名词在《圣经》中并无明文体现。例如,《马太福音》28:19这节经文仅是命令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人施洗,《哥林多后书》13:14这节经文也只是在人们所熟知的祝福语中谈到父、子与圣灵。三位一体教义的根基产生于长期批判性思考圣经启示见证、基督徒经历的上帝作为方式的过程,意即其是以神学性而非经文性的形式在基督教的发展和基督论的演变中逐渐成型的。

一般认为,三位一体教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承认耶稣基督完全的神性的阶段;第二阶段承认圣灵完全的神性的阶段;第三阶段三位一体教义的最终表述形成阶段。所谓最终表述,即澄清圣父、圣子、圣灵三个核心洞见,同时确定其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三位一体教义确认基督徒信仰的上帝是谁,并且为其命名,而这两个过程都需与圣经的见证相一致,也就是上帝的名字并不由我们来选择,而是上帝已经选好的名字,这个名字由上帝授权我们来使用。

早期教会对于圣父、圣子、圣灵三者之间关系的解读十分模棱两可,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轮番涌现。主要有三神论(Tri-thiesm)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或称形态论(Modalism)亚流主义(Arianism)次位论或称从属论(Subordinationism)嗣子论或称神格唯一论(Adoptionism)三位一体论(Trinity)

三神论(Tri-thiesm)主张圣父、圣子、圣灵都是上帝并且是三个独立的实体,而不是同一实体的三个位格,也就是同时存在三位互相独立的神。这一主张的倡导者主要是公元六世纪亚历山大一性论派的神学家斐罗巴诺(Johannes Philoponus)

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或形态论(Modalism)认为上帝只有一个单一的位格,但却显现出圣父、圣子、圣灵三种形态。在旧约时期,上帝以圣父的形态显示;道成肉身的新约时期,上帝以圣子的形态显示;五旬节后,上帝又以圣灵的形态显示。也就是说,圣父、圣子和圣灵这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只能是交替出现的。

亚流主义(Arianism)认为只有圣父是没有起源、非受生的,圣子则是有起源的、受生的。圣子是圣父在世界起源之前所造的独生的神,祂在受造之前是不存在的,即“曾有一时不存在的”(There waswhen he was not)。而在地位上,圣灵则是不及圣父和圣子的存在。圣子和圣灵的关系则是:作为圣子的基督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圣灵进入基督体内就相当于圣子拥有了灵魂

次位论或称从属论(Subordinationism)则认为圣子以及圣灵和圣父一样具有神性,并且是非受造的,但其与圣父并不平等,即圣子和圣灵在位阶和本质上都逊于或低于圣父,就是说圣子和圣灵在存有上永远是从圣父那里衍生出来的。

嗣子论或称神格唯一论(Adoptionism),认为耶稣完全是一个人类,而不是神。伊便尼派认为,耶稣接受洗礼时,上帝因耶稣具备公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选择耶稣担任祂的义子与先知。他们以“收养”来比喻耶稣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耶稣之所以在世被赋予特色的角色,只不过是被上帝“领养”为“儿子”而已,即是“神的能力”进入耶稣里面,才使他拥有超自然的能力,换句话说耶稣只是一个被重用的人类,其在本质上并不具有神性。即是说,这个学说主张上帝独一无二,并且高于耶稣,同时否认了耶稣的神性。

而就三位一体论(Trinity)的进路来说,存在两条,即东方内在三一论(Immanent Trinity)西方经世三一论(Economic Trinity)东方内在三一论(Immanent Trinity)查士丁(Justinus,100—166)开始论述,后由奥利金(Origen,185—254)系统构建,最后由卡帕多西亚教父(The Cappadocian Fathers)定调集成。西方经世三一论(Economic Trinity)伊利奈乌(Ireaneus,140-202)开始论述,后由德尔图良(Tertullianus,150-230)系统构建,最后由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定调集成。

阅读材料:

《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美]罗杰·奥尔森 著. 吴瑞成 徐成德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基督教概论(第二版)》[英]阿利斯特·E.麦格拉思 著. 孙毅 马树林 李洪昌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史——浅记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