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六月下旬,语文湿地公众号发布了第四届年会举办的通知。阅读后才痛苦地发现,今年年会的举办地,距离我所在的地方,有两千多公里。
去还是不去,报名还是不报名,一时间让人很是纠结和痛苦。
徘徊良久,思忖多时,最终还是下了决心,要山一程水一程地南下,行走千里去赴约。
想起去年的六月,偶然看到语文湿地举办年会的通知,因为距离较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那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语文湿地的年会。
去年的年会,而今想来,就是一缕阳光,它照进了我低矮逼仄又潮湿阴暗的世界,从此,我的世界也有了摇曳的温暖。去年的年会,也是一汩清泉,它潺潺地流经我荒芜干涸的不毛之地,从此,我的世界平添了一股温润的气息,也萌生了无数个葱茏的梦想。
时隔一年之后,面对着地图上那长长的一条线,我还是咬咬牙,坚定地报了名,准备好了出发。
长这么大,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出发前的那个下午,母亲帮我收拾东西。临走时,她千叮咛万嘱咐,说着说着就哽咽了。我抱了抱她,转身离开。
我离开不到三周岁的儿子,扔下身体欠佳的母亲,一个人自费去学习。这一“荒唐”的举动,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傻的脑子进了水就是闲着没事做。
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年轻的,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我要给自己的成长创造机会。只有不断成长,我的生命才有可能焕发青春的光彩。
和呼市的一位老师结伴而行。我们是在去年的年会上认识的。两个人乘坐卧铺,一路南下。
火车上人很多,环境不太好。最可悲的是,我俩买的都是上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大段大段的时间,都是坐在过道的座位前。一路上也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凌晨两点多,我从睡梦中惊醒,外面黑黢黢的。可是,想着那一场即将到来的语文盛会,心里又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翌日下午六点,我们才抵达年会举办地。那一晚,睡觉的环境很好,可是我依旧辗转难眠。我想念千里之外的家乡,还有最亲爱的人。
02.
接下来的三天,大咖云集,高朋满座。讲座一场接着一场,在演绎精彩。课堂一节连着一节,在传递语文的正能量。
第一天上午,顾之川教授就最新版的部编语文教材得编写与使用,给予了广大语文教师最贴切的说明和指导。
顾之川教授说:“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纯正的中国话;语文是流利的方块字;语文是举手投足的书卷气;语文是字里行间的家国情。”
顾教授还说:“语文就是引领学生――
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面对这几句话,我心有戚戚。
当下的语文教学,在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前,出现偏差的也不少。回望诸多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表达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学生的书写龙飞凤舞,一挥而就;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一眼就望到了底;学生的作文依旧是烂俗的题材,假大空的说教与抒情,还有议论……
如果学习了六年甚至九年、十二年的语文,结果听说读写的能力依旧拿不出手,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用了那么多时间来教语文,学生用那么多时间学语文,结果却不如人意?
想起一件事。今年六月,我的学生参加中考。语文考试结束后,有学生告诉我说,文言文考了课外的,只在文中出现了一句课内学过的文言句子。
要知道,之前的中考复习中,我们差不多用了整个中考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还多的时间来复习文言文。可是到头来,呈现在卷面上的,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这四两拨千斤的“语文太极”,着实让我们所有人措手不及。
后来,和参加今年全市中考阅卷的刘老师聊天,我说:“刘姐,今年的中考语文让我很受伤啊!看来,语文教学要另谋出路了。”
究其根源,其实语文的真正的差距还在课外阅读量上。我自己的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会是阅读课。看似一节课接着一节课上下来了,可是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还是个未知数。这样上语文课,不仅老师会筋疲力尽,学生也会慢慢地将学习语文的兴趣丧失殆尽了。
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一种综合能力。如果不回归语文本身,语文课,将不再是语文课。
03.
第一天下午,是王君老师青春语文工作室成员的文言文教学整合课程展示。王君老师将文本按特质分为几大类: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思辨型文本,积累型文本,诵读型文本,拓展型文本。
工作室成员陈海波老师将《江城子密州出猎》处理成诵读型文本,通过群读、自读、合作读、展示读、竞赛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把作者寄予其中的豪情,还有不为人知的惆怅,都读得淋漓尽致。
周忠玉老师将《登幽州台歌》《望岳》处理成主题型文本,司艳平老师将李白的几首诗《宣州谢跳楼》《上李邕》以语用型文本来处理,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下,教材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整合什么,如何整合?整合之后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或者目的,这都需要教师斟酌考虑的。
正如顾之川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教材整合需要注意三点:前后衔接,左右联系,内外沟通。
整合教学资源,是对看似纷杂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归类整理,但又不是浅层次地停留在对内容的归纳总结上面。如诗歌的整合,可以横向整合,同一时代不同诗人的同一主题诗歌,可以纵向整合,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通过比较发现,探究总结出同一题材类诗歌的研读鉴赏方法或者梳理出一位作家的整个人生脉络。
这大概就是举一反三的最好证明。
整合教学资源,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同一题材(体裁)同一作家的创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如果教材整合做得扎实了,有效了,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无用的课堂时间消耗。把结余出来的时间用在自助阅读上面,学生学习会轻松一点,愉快一点。而且,教学整合用好了,一轮教学下来,在最后的中考复习中,也会有条不紊,不慌不忙。这看来真是个一箭三雕的好办法。
04.
年会第二天,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崧舟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以诵读为课堂的一条主线,通过品词,赏句,结合作者其他同意象的诗词,一步一步,探向文本深处,触摸作者最真实的内心。
王老师的课堂,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厚重感,灵动美,诗意的呈现,令人沉醉其中,忘却所有。
就这篇《记承天寺夜游夜游》,王老师提出了几个很值得玩味的问题:
1)这个“月色入户”的“入”字当什么讲?
2)“欣然起行”的“行”与“步于中庭”的“步”有何不同?
3)为什么说怀民就是苏轼的知己?
这几个问题,问得细,问得精,问得巧。它的出现,旨在引导学生将“读”这种语文行为沉入到文本当中去,沉入到文字当中去,沉入到作者笔下的那个特定的情境与心境中去。
经典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言诗词作品,没有这样的“读”,缺少这样的“读”,那它的生命就不能够被唤醒,灵魂就不能够被映照。
小学语文需要这样的“读”,中学语文也需要这样的“读”。现在,所谓书声琅琅,已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灵动的课堂景致。
听完王崧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很多人都生发出了一种情绪――绝望。这种绝望,是也许我辈终极一生也不能抵达的高度,不能探触的深度,不能驾驭的厚度。
后来,读到了王崧舟老师的一则访谈录,我终于好像明白了一点,王老师大气唯美,超乎完美的课堂,是浸润了他无数心血与智慧的。
他说,讲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全词才36个字,很短。为了上好这一课,他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包括精读这个文本。在不到一天的工夫里,就积攒下1万多评鉴《长相思》的文字。
后来,36字的《长相思》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的时候,当这1493字的精读的背后融入了他本人对纳兰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感觉、价值偏好的种种追寻、反思和考问的时候,他忽然有了一种底气十足、神采飞扬的感觉。
36字,一万多字,1493字。王崧舟老师把文本读厚了,继而又把文本读薄了。这种静下心来沉入文本中去,肯花时间与精力去解读文本的做法,不也是如我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努力去践行的吗?
就像黄厚江老师说的那样,教师如果连文本都没读懂,都没读透,怎么给学生讲啊,拿什么讲啊?
董一菲老师说,文本解读是一个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王崧舟老师对此,率先垂范,也给了后来人最好的榜样。
05.
这天下午,是著名特级教师,知名作家,唐山开滦一中校长张丽钧老师的专场讲座《写作,是一种邀请对话的姿态》。
我从高中时开始读张丽钧老师的文字。那时,时常能在《读者》和《格言》等杂志上读到张老师的美文。断断续续,一直读到现在。期间,也读她的博客,后来又读她的公众号。而且,现在每天读她的公众号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须。
张老师的文字,就如她给自己的公众号的定位一样:小而美,小而净。在她的笔下,万物皆可以入文,而且,万物都是智慧的圣贤。
此次讲座中,张丽钧老师着重强调了一点,那就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拿起手中的笔,去记录生活,为生命留痕。
她对小小年纪就写出哲人智慧的学生杨渡寄予高度赞美,对当下作文中的假大空又是不留情面地批判。她的文字,曾让两位高中生成为当地高考语文状元。她的文字,在嘻笑怒骂中让读者窥见人性本身。
她自嘲说自己嫁给了公众号。从2017年7月12日注册个人公众号以来,风雨无阻,病痛无阻,已经有三百多篇文字与广大读者见面。
她著作等身,名满天下。真是应了那句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比你牛的人比你更努力。我们能做的必须学会“努力”“更努力”,“只问攀登不问高”,一如西藏朝圣路上那些磕长头的人,一跪一拜中找到信仰的坚守,便会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最后找到自己,找到世界。
讲教师写作重要性的,还有一位,就是黑马王子王开东老师。
初见王老师,唯一的感觉就是低调谦和。但是,百度之后才惊叹,眼前这个人,简直就是一小宇宙:
全国知名高中语文老师;《深度语文》流派核心成员;全国“名师育名师”首届骨干班成员;江苏省教育厅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高中语文新教材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老师分别用“一个童年的秘密”“一次重要的谈话”“一次突然的听课”“一场偶然的赌局”“三次重要的人生体验”,从他的童年生活讲起,讲他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点燃学生内在的“奋发源”,讲他如何与学生下“赌注”,从此风雨无阻,坚持每天推送公众号文章,讲他如何用行动和能力,证明生命的永无止境。
王开东老师说,他上过一些成功的课,也上过一些不成功的课,为什么不把它们记录下来呢?因为一篇名为《突然》的文章,他意识到,如果不去写作,那么生命的存在价值必定大打折扣。
坚持,成为唯一的理由。
现在,越来越发现,每一个不曾记录的日子,就是对生命最无情的辜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为自己行走的生命留下一点什么。很多东西,是很轻易地就被时间模糊了,带走了,风化了,消失了。唯有文字,会记住我们活过,爱过,打拼过,挣扎过的每一个日子。
所以,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属于我们的生命时光,教育时光。
06.
第三天上午,黄厚江老师讲《春江花月夜》。《春花江月夜》作为“孤篇压倒全唐”的唐诗压轴之作,如何讲?讲什么?深应该是怎样,浅又应该是怎样?黄老师的课堂,给出了最明确的答案。
他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分别找出五个意象在诗歌中出现的次数,接着由出现次数最多的“月”,引领学生发现月亮意象的各异之处,“初生之月”“皎皎孤月”“永恒之月”“相思之月”“摇情落月”,最后由月升月落到春来春去、潮起潮落、花开花落、夜临夜央,让学生去发现五个意象的变化,赏析何其独特!
语文课堂设计,一定要思考,哪些是学生一看就知道的,哪些是教师启发后能习得的,哪些是学生根本想不到需要教师引领的。但引领需要一个限度,不能太远,不能太深,要恰到好处,深入浅出,水到渠成。
黄厚江老师说:“好的课,是一棵树。”课前设计要定位一节课播一颗种子,沿着一个主干,师生对话后要长成树。至于现场生长出来的枝丫是否壮硕,绿叶是否丰满,树形是否好看,在于每个孩子是否发芽,长大,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情况。
好的语文课堂,不是预设出来的,而是在师生交流碰撞中,生长出来的。做一个滋润成长的教师,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很多的书要读,还有很多很多的课堂,需要打磨和历练。
最后一天下午,肖培东老师做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肖培东老师给在座的语文老师上了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肖培东老师回顾了自己从教以来,在教学上出现的几次重大“失误”。那几次“失误”,后来不但没有成为他成长的羁绊,反而促使他去更深入地研读教材本身,去广泛地阅读,去精细地思考。
他说,没有阅读做底座的语文课,是骷髅一副。没有思考做经纬的语文课,是行尸走肉。没有写作做支撑的语文课,是烂泥一摊。
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渴望成长的语文老师,一位希望用语文积淀生命的语文老师,就一定要阅读,就一定要写作,就一定要思考。没有阅读,课堂不生动。没有写作,人生不丰厚。没有思考,灵魂不澄澈。
三天的学习结束了,但是三天里课堂与讲座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尹东老师说,每年的年会,就是一群天真浪漫的语文人,用三百六十二天的孤独换来的三天生命的狂欢。
这三百六十二天的孤独,需要干什么?需要静下心来,阅读,写作,钻研文本,打磨课堂。需要一直保持着对语文,对学生,对自我的热情与自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语文,是一场教育的行走。需要慢慢走,慢慢欣赏。
愿我们都能够在语文的世界里,获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通透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