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6月7号,2018年的全国高考拉开了大幕,到6月8号下午,高考考试结束。今年的高考,一共有975万考生,是最近8年来,考试人数最多的一年。
今年的高考作文,也非常引人关注。
全国卷一的作文题是,给2035年的年轻人写一封信。北京卷的作文题是“新时代新青年”,还有“绿水青山图”,两个题目二选一。全国各地还有很多高考作文题,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搜搜看。
说起高考,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高考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高考了。诶,还真不是,咱们的邻国,韩国跟日本,他们的高考,比咱们的更难。
先来说韩国高考。你知道中国的高考,是考两天,每天考两门,一共4门,每天中午都能休息三个半小时。
在韩国呢,高考只有1天,一口气要考5门,从早上8点半一直考到下午5点半,只有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午饭都要带到考场里去吃。你说说这得有多紧张?
还没完呢,韩国高考,不仅考试压力大,而且录取率还特别低。咱们中国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70%,而韩国只有50%。也就是说,平均两个考生里面,就有一个考不上大学。
说完了韩国,咱们再来看看日本。中国跟韩国,高考都是只考一次。而日本的高考,每个人都要考两次。第一次是全国统一考试。第二次呢,是各个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在中国,自主招生考试是自愿参加的。但是在日本,自主招生考试是必须参加的。而且,即便你在第一场统一考试里考得很好,也不能保证你上理想的大学。你还要通过大学里的自主招生考试才行。所以你看,其他国家的高考,也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给你分享一本书
《冥冥之中》
副标题是:科学向我们揭示,冥想怎样改变我们的大脑和身心。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Altered Traits,是2017年9月出版的,刚一上市,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榜,目前还没有中文版。
|
谈起冥想这个话题,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好的,甚至觉得,冥想是比较神秘的事情。但实际上,冥想的好处,是有科学证据的。今天咱们要说的这本《冥冥之中》,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来告诉你冥想有什么好处,以及怎么进行冥想训练。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叫丹尼尔·戈尔曼,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这个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称号,叫“情商之父”。“情商”这个词,就是在戈尔曼之后才火起来的。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家,戈尔曼不光研究情商,他还长期研究冥想。戈尔曼研究冥想的时间,超过了40年,《冥冥之中》这本书,就是他研究冥想的最新成果。
《冥冥之中》这本书
第一部分说的是:冥想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
第二部分说的是:如果你从来都没有做过冥想,那该怎么开始冥想练习呢?
好,下面咱们就正式开始。
| 冥想的好处
先来看第一部分,冥想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
有些人可能问,什么是冥想啊,我没见过。但我敢说,你一定见过。冥想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人盘腿打坐,就跟西游记里的唐僧似的。
但实际上,冥想的关键,在于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种思想活动。总之,注意力要保持集中。在这个过程里,你会获得精神上的平静。这就是冥想。
听起来好像挺玄的,其实一点都不玄。我给你打个比方,如果说做体操是为了锻炼身体,那冥想就是为了锻炼大脑。冥想,就是大脑体操。
在《冥冥之中》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冥想有两大好处:
一是能减少外界干扰,让你的内心更加平静;
二是能提高专注力,提高你的考试水平。
| 让内心更加平静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先说第一个好处,冥想能减少外界干扰,让内心更加平静。
你知道,咱们的大脑就像是一台处理器,它会不断地接收外界的刺激,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比方说吃大餐的时候,咱们就会感到开心,被人欺负的时候,咱们就会感到愤怒。
大脑很容易被这些情绪绑架。一旦咱们进入情绪化的状态,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那怎么才能减少情绪和外界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呢?冥想,就是一个好办法。
作者做了一个实验:同样是观看一些特别血腥、残忍的照片,普通人看到以后,就会产生各种剧烈的情绪反应。而做过1万小时冥想训练的人,看到这些照片以后,他们的反应就会很平静。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受过冥想训练的人,他们大脑里控制反应和产生情绪的区域,会连接地更强。说白了,就是受过冥想训练的人,他们有更强的情绪控制能力。所以,他们在看到血腥照片的时候,情绪就相对比较平静。
| 提高专注力
这是冥想给人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接下来咱们说冥想的第二个好处:提高专注力,提高你的考试水平。
美国的研究员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员让一些大学生做30 分钟的冥想练习,做完以后,这些大学生们的注意力,明显更加集中了。坚持做两个礼拜冥想训练的学生,他们的GRE考试成绩,也就是美国研究生考试的考试成绩,比之前提高了 16%。所以说,冥想,可以让我们更加集中注意力。
| 怎么进行冥想训练
好,说完了冥想是什么,冥想有什么好处,接下来咱们来看第二部分,如果你从来都没有做过冥想,那应该怎样去做冥想练习呢?
作者说,首先,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比方说家里。然后你可以盘腿坐在地毯上,或者椅子上。肩膀放松,挺直后背,把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找一个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坐姿。接下来,慢慢闭上眼睛,深呼一口气,放松一下,这就可以开始冥想了。
初学者的话,建议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一下你呼吸的空气,是怎么进到你的鼻子里,进到你的肺里,呼出去的时候,又是怎么从鼻子里离开的。就这样,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每天做 10到15 分钟,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冥想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你会发现,做了没两分钟,注意力就要跑了,大脑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不用担心,这很正常。你也不用急着把大脑里的各种想法赶走,你只要静静地看着它们就好。
就像是站在天桥上,你看着各式各样的汽车来来往往。把你和这些想法之间拉开距离,看着它们,慢慢地,你就不会受到这些想法的干扰了。
如果你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冥想,结束的时候,有可能你会感到焕然一新,也有可能你什么感觉都没有。没关系,这些也都很正常。冥想是一个长期的练习,就像运动一样,不可能你今天跑完步,明天就长出肌肉来。冥想的种种好处,也需要你长期地练习。
如今,电子游戏已经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娱乐方式,很多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也对电子游戏进行了深入研究!
比如,2003年《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就证明了,对人们进行为期10天的动作类电子游戏训练,能有效提高被试对象的视觉敏锐度、空间布局能力和瞬时分辨力。也就是说,电子游戏能提高人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视觉敏锐度,而且就算以后不玩游戏了,这种能力也不会消失。于是,很多文章都在介绍电子游戏的好处,声称玩电子游戏能够对人的某些能力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比如提高玩家在各种认知任务中的表现,这其中不仅包括视觉感知,还包括持续注意力甚至是记忆力。
但是,知名科技作者、互联网思想家尼古拉斯·卡尔在新书《数字乌托邦》里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或者说至少是存疑的。电子游戏的支持者夸大了事实,关于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大脑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至今也没有研究明白。
尼古拉斯·卡尔说,如果你能提高在游戏屏幕上捕捉到许多人像的能力,当然可以看成是注意力提高的一种表现;如果你能在游戏中更好地记住自己的位置,也算是记忆力提升的一种表现,这些能力提升可能都是真的,但效果并不明显。至于电子游戏能让人更有效地划分自己的注意力目标,这一点很好,却没什么大用,除非你正在做的事情需要分散你的注意力,比如说玩电子游戏这种事情。
相反,如果你需要专心做事的时候,就会发现电子游戏带来的副作用,它让你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帕特里夏·格林菲尔德是最早开始研究电子游戏对人影响的学者,她指出,如果你正在用的媒体需要你分散注意力,长此以往,你就无法胜任那些需要专注才能完成的深度思考类工作。分散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不能同时实现,你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最近的研究也证明了,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会让人产生注意力障碍(尤其是青少年),即更容易导致分心,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任务。另外,还有研究表明,玩电子游戏提高的能力,只适合那些有持续输入性刺激的活动,一旦刺激消失,游戏玩家的注意力就会开始减弱。
不过,尼古拉斯·卡尔表示,这并不是说要阻止别人玩电子游戏,因为适度玩电子游戏放松一下,不会对人的认知造成重大影响。玩电子游戏确实可能会让你提高自己的视觉敏锐度,让你更能胜任一些需要在压力下应用这个能力的工作,比如开战斗机或做阑尾手术,但它绝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相反,如果你沉迷于游戏,会很容易在其他事情上分神,在处理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没办法有效集中注意力。
花点时间是鲜花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成立三年获得了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这样的知名投资机构。花点时间创始人朱月怡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她曾经是易到用车的联合创始人。6月2日,在“混沌大学”的课堂上,朱月怡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打造颠覆式产品的心得。
首先,朱月怡说,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可能心里都会有两个相信。第一是“非我不可”,“就是你一定得到了某种洞察,你发现了一种可能其他人没有感受到的需求,这个需求今天在市场上还没有被满足。”第二是“非你不可”,“你一定找到了某个行业,这个行业让你为之疯狂、热爱,让你忍不住觉得这辈子就是它了。”
朱月怡说,她2015年末打算投身互联网鲜花创业的时候,就是有了这两种感觉。那时她还在易到用车做CMO,网约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烧钱大战。朱月怡压力很大,每周都需要一两个小时从工作中抽离出来,这样才有力气投身下一周的战斗。而她选择的减压的办法,就是插花。大概也是那个时候,她脑子里开始有了一些轮廓。她觉得,在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跟她一样生活压力大的人,这些人可能也需要这样的抽离来减压。所以,朱月怡认为,当我们真正选择一个行业进入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清楚在这个产品的背后,用户从“心”出发的需求是什么。因为任何一种现实主义的需求都是人内心的反应。
朱月怡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参与了整个易到用车的前期创业阶段。她觉得,那时候创业更多的出发点,是因为发现了某个行业的用户痛点。比如,当时他们觉得打车不方便,出行市场的效率很低,于是做了易到用车。但朱月怡同时在思考另一件事,那就是用户方便了之后,内心有没有感觉到幸福。她举例说,以前如果因为打车不方便迟到了,你可能还会说“不好意思,打不到车”。现在变成了出行越方便,你的压力越大,因为你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
因此,在第二次创业的时候,除了“非我不可”和“非你不可”这样的理由之外,朱月怡还在想一件事,就是做一个真正让人内心感受到片刻愉悦的事情。因为创业可能需要三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路上还会遇到各种杂音,但是,当你明白你的用户从“心”出发的那个点是什么的时候,即使面对再多的杂音,至少主航道是不会变的。朱月怡希望自己选择的项目,不仅能帮人们提升效率,还能让人发自内心地获得幸福感、满足感。这也是朱月怡坚持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创业“除了需要热爱、能力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它是不是你长期所希望和坚持的那种价值”。
找到了赛道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从0到1了。朱月怡认为,从0到1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对一个点。这个点可能对于不同模式或者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对于花点时间来说,他们找到的点叫做颠覆式产品。那这个颠覆式产品是怎么产生的呢?
第一,从产品上看,花点时间找到了一个简洁的产品模型:以日常鲜花为基础,使用订阅模式,用户不需要选花。从随机的、单次的、贵的节日用花,到定时的、多次的、便宜的每周一花。对于传统的鲜花行业来说,这是一种更加便捷、透明、稳定的方式,能把鲜花这个服务给到用户。
第二,在找用户的时候,一般创业者都会想,我的用户长什么样。而朱月怡认为,做颠覆式产品,应该换一种思路,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谁不是我的用户?从这里找突破点。
在2015年以前,虽然花都是送给女性的,但是买花的是男性。而花点时间希望把男性买花送给女性的场景,变成女性买花送给自己。从悦人到悦己,就需要对产品有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式调整。
想要改变用户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个理念,让人们注意到这是一个新兴的潮流,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看看能不能把用户的习惯改过来。
花点时间采用的方式是用社交媒体做话题。最开始,花点时间选择了在一些女性论坛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比如女性可不可以给自己送花。在话题的讨论中,有人觉得女性漂亮衣服能自己买、汽车能自己买、房子也能自己买,鲜花有什么不能买的?朱月怡表示,让用户先说出这句话,再推出这个产品,通过这样的测试,你就会精准地找到你的用户。而他们的反馈,能帮你第一时间把产品打磨到最好。
但只跟这些用户互动,只听这些用户的声音,是很危险的,容易让你的产品在一个很小的圈里。如果你希望打造一款能影响大多数人的产品,就要再向前一步,做一些小规模的投放,扩大用户范围。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不要照搬复制,尤其不要以这个城市的最高值去做复制,而是应该不断地进行小范围测试。
第三,找到产品的传播模型。从0到1,关键是要做出品牌。好产品不会说话,但是传播模型会,因此要为用户制造谈论它的场景。朱月怡总结了可以让用户谈论你的产品的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认知型的传播。这种方法可以理解为事件化营销。朱月怡举例说,花点时间天使轮和A轮接受了来自高圆圆的投资,B轮接受了鹿晗的清晗基金投资。除了拿到钱以外,明星投资对于一个消费企业来讲,最大的价值是认知传播。当你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时候,认知型传播会帮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个场景是购买过程中的传播。朱月怡认为拼多多是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因为拼团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在购买环节让用户发生了传播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拼团产生了背书,也就是说,我的朋友买了一个东西,代表他认可这种东西。二是优惠非常明确,朋友买了这个东西一定是便宜了,你再买的时候既不用比价,也不用判断,直接就能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购买环节的传播。
第三个场景是买完之后的传播。朱月怡说,这是今天被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玩得最熟的,比如说用完了专车、买了电影票、订完外卖等发一个红包分享出去,买完就可以传播。
第四个场景是体验型的传播。一定要在体验上为你的用户制造可以传播的介质。花有天然的传播性,比如,一束花插到办公桌上,会影响周围4到6个人,发朋友圈,会影响几百人。但是,有天然传播性不代表就一定会传播。所以花点时间最开始就在做这件事情,随花会送一张卡片,上面有文字和漂亮的图。文字可能是“拥有花的女孩运气永远不会太差”,或者是“这束花会给你带来一周的好运气”等等。总之,让人看到之后,就忍不住要把它跟花放在一起拍照,再分享到朋友圈。
花点时间是鲜花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成立三年获得了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这样的知名投资机构。花点时间创始人朱月怡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她曾经是易到用车的联合创始人。
6月2日,在“混沌大学”的课堂上,朱月怡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打造颠覆式产品的心得。
首先,朱月怡说,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可能心里都会有两个相信。第一是“非我不可”,“就是你一定得到了某种洞察,你发现了一种可能其他人没有感受到的需求,这个需求今天在市场上还没有被满足。”第二是“非你不可”,“你一定找到了某个行业,这个行业让你为之疯狂、热爱,让你忍不住觉得这辈子就是它了。”
朱月怡说,她2015年末打算投身互联网鲜花创业的时候,就是有了这两种感觉。那时她还在易到用车做CMO,网约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烧钱大战。朱月怡压力很大,每周都需要一两个小时从工作中抽离出来,这样才有力气投身下一周的战斗。而她选择的减压的办法,就是插花。大概也是那个时候,她脑子里开始有了一些轮廓。她觉得,在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跟她一样生活压力大的人,这些人可能也需要这样的抽离来减压。所以,朱月怡认为,当我们真正选择一个行业进入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清楚在这个产品的背后,用户从“心”出发的需求是什么。因为任何一种现实主义的需求都是人内心的反应。
朱月怡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参与了整个易到用车的前期创业阶段。她觉得,那时候创业更多的出发点,是因为发现了某个行业的用户痛点。比如,当时他们觉得打车不方便,出行市场的效率很低,于是做了易到用车。但朱月怡同时在思考另一件事,那就是用户方便了之后,内心有没有感觉到幸福。她举例说,以前如果因为打车不方便迟到了,你可能还会说“不好意思,打不到车”。现在变成了出行越方便,你的压力越大,因为你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
因此,在第二次创业的时候,除了“非我不可”和“非你不可”这样的理由之外,朱月怡还在想一件事,就是做一个真正让人内心感受到片刻愉悦的事情。因为创业可能需要三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路上还会遇到各种杂音,但是,当你明白你的用户从“心”出发的那个点是什么的时候,即使面对再多的杂音,至少主航道是不会变的。朱月怡希望自己选择的项目,不仅能帮人们提升效率,还能让人发自内心地获得幸福感、满足感。这也是朱月怡坚持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创业“除了需要热爱、能力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它是不是你长期所希望和坚持的那种价值”。
找到了赛道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从0到1了。朱月怡认为,从0到1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对一个点。这个点可能对于不同模式或者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对于花点时间来说,他们找到的点叫做颠覆式产品。那这个颠覆式产品是怎么产生的呢?
第一,从产品上看,花点时间找到了一个简洁的产品模型:以日常鲜花为基础,使用订阅模式,用户不需要选花。从随机的、单次的、贵的节日用花,到定时的、多次的、便宜的每周一花。对于传统的鲜花行业来说,这是一种更加便捷、透明、稳定的方式,能把鲜花这个服务给到用户。
第二,在找用户的时候,一般创业者都会想,我的用户长什么样。而朱月怡认为,做颠覆式产品,应该换一种思路,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谁不是我的用户?从这里找突破点。
在2015年以前,虽然花都是送给女性的,但是买花的是男性。而花点时间希望把男性买花送给女性的场景,变成女性买花送给自己。从悦人到悦己,就需要对产品有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式调整。
想要改变用户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个理念,让人们注意到这是一个新兴的潮流,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看看能不能把用户的习惯改过来。
花点时间采用的方式是用社交媒体做话题。最开始,花点时间选择了在一些女性论坛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比如女性可不可以给自己送花。在话题的讨论中,有人觉得女性漂亮衣服能自己买、汽车能自己买、房子也能自己买,鲜花有什么不能买的?朱月怡表示,让用户先说出这句话,再推出这个产品,通过这样的测试,你就会精准地找到你的用户。而他们的反馈,能帮你第一时间把产品打磨到最好。
但只跟这些用户互动,只听这些用户的声音,是很危险的,容易让你的产品在一个很小的圈里。如果你希望打造一款能影响大多数人的产品,就要再向前一步,做一些小规模的投放,扩大用户范围。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不要照搬复制,尤其不要以这个城市的最高值去做复制,而是应该不断地进行小范围测试。
第三,找到产品的传播模型。从0到1,关键是要做出品牌。好产品不会说话,但是传播模型会,因此要为用户制造谈论它的场景。朱月怡总结了可以让用户谈论你的产品的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认知型的传播。这种方法可以理解为事件化营销。朱月怡举例说,花点时间天使轮和A轮接受了来自高圆圆的投资,B轮接受了鹿晗的清晗基金投资。除了拿到钱以外,明星投资对于一个消费企业来讲,最大的价值是认知传播。当你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时候,认知型传播会帮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个场景是购买过程中的传播。朱月怡认为拼多多是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因为拼团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在购买环节让用户发生了传播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拼团产生了背书,也就是说,我的朋友买了一个东西,代表他认可这种东西。二是优惠非常明确,朋友买了这个东西一定是便宜了,你再买的时候既不用比价,也不用判断,直接就能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购买环节的传播。
第三个场景是买完之后的传播。朱月怡说,这是今天被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玩得最熟的,比如说用完了专车、买了电影票、订完外卖等发一个红包分享出去,买完就可以传播。
第四个场景是体验型的传播。一定要在体验上为你的用户制造可以传播的介质。花有天然的传播性,比如,一束花插到办公桌上,会影响周围4到6个人,发朋友圈,会影响几百人。但是,有天然传播性不代表就一定会传播。所以花点时间最开始就在做这件事情,随花会送一张卡片,上面有文字和漂亮的图。文字可能是“拥有花的女孩运气永远不会太差”,或者是“这束花会给你带来一周的好运气”等等。总之,让人看到之后,就忍不住要把它跟花放在一起拍照,再分享到朋友圈。
来看一条新闻,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日本人最近开着大船,又跑到南极洲去捕杀鲸鱼了,号称是去做“科学研究”。但是在外界看来,他们这次捕鲸,纯粹是商业目的,就是为了钱才去捕鲸的。
这次日本人捕杀的鲸鱼里,有100多头怀了孕的母鲸鱼,还有100多头没有长大的小鲸鱼。可以说是非常残忍,所以这次捕鲸,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
我们知道,鲸鱼是受到《国际捕鲸管制公约》保护的动物,尽管日本人捕杀的那种叫小须鲸的鲸鱼,本身数量很多,是所谓的“无危”物种,但也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鲸鱼实际上是一种“基石种”。
基石,就是打基础用的石头,基石种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里,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更重大影响。
咱们就说鲸鱼吧。鲸鱼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很多鲸,它们要去深海里捕猎,然后呢,又要浮到海面上来换气,还经常要在海面上拉屎撒尿。你肯定觉得这些东西脏脏的。但对海洋生物来说,这可是营养物质啊。
因为重力的关系,所有东西都是往海底沉的,而鲸鱼就像是个电梯一样把营养物质提升了上来,这给海洋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鲸鱼会控制海洋中的小动物数量。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海洋里章鱼、乌贼、鱿鱼的数量突然增加了许多,他们相信这和鲸鱼数量的减少有关,就像是森林里的狼减少了,鹿的数量就快速增加了一样。
基石种这个知识告诉咱们,保护动物要分主次,保护好最重要的,自然能产生更明显的效果。做事情分主次,这个对咱们的生活,是不是也很有启发呢?
| 动物园假说
说完了日本捕鲸和基石种,咱们来看第二条新闻。根据BBC报道,德国有一座城市,最近几天都在下暴雨,还发了洪水,洪水把动物园的门都给冲开了。2头老虎、2头狮子和1头豹子,都给跑出来了。警察全市大搜捕,把逃跑的动物都给抓了回去。幸运的是,没有伤到人。
说起动物园,你肯定去过。大多数动物园,都是你站在外面看,动物们待在笼子里。有科学家就开了一个脑洞,提出了一个“动物园假说”,意思就是说,整个地球,可能就像是一个动物园的大笼子,咱们就生活在这个笼子里,而外星人呢,就是站在笼子外面的人,他们远远地看着笼子里发生的事儿,但从不露面。
这些外星文明,很有可能比咱们人类文明高级得多。他们观察咱们,就像咱们观察动物一样。就像咱们人类老是琢磨:人跟动物有什么不同呢?外星人可能也会琢磨,这些地球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这脑洞是不是还挺大的?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科学家们的假说和推测。科学家之所以费劲去揣测人类跟外星人的关系,是因为很多科学家相信,外星人理论上应该是存在的,可是我们为什么找不着他们呢?是不是他们故意躲着我们呢?就是因为有这种考虑,科学家才提出了“动物园假说”。
| 十四行诗
说完了德国的动物园,还有动物园假说,咱们来看最后一条新闻。根据美国出版人周刊的报道,2017年,美国出版的所有诗歌中, 有一半是在社交媒体上先火起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诗歌有粉丝基础。什么意思呢?就比如一个人,天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他的诗歌,结果呢,很受欢迎,很多粉丝给他点赞。等他把这些获得好评的诗歌出版成纸质的诗集,销量自然也不会差。
说到诗歌呀,你在学校里肯定也背过不少。不过咱们学的大多数都书中国的古诗,其实在国外,也有特别优秀的古诗,今天咱们就来说一种最有名的外国诗,叫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诗歌体裁,主要都是抒情诗,每首诗都是十四行。十四行诗起源于意大利,后来传到了欧洲各国。到了16世纪,十四行诗成了欧洲最流行的一种诗歌。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就是写十四行诗的高手。
十四行诗除了要求必须14行以外,它对什么押韵啊、音节啊、抑扬顿挫啊,都有要求。这些咱们就不细说了,我给你念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你自己来感受一下十四行诗的风格。
好,开始了啊:
或许我可用夏日把你作比方,
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夏风狂作常会摧落五月的娇蕊,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听起来是不是还挺押韵,挺美的?这只是开头的4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整首诗读一读。
Rend much .but not too man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