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而非个人,现在依然是这样吗?

今天的阅读评审团栏目,我们发布的是几位评审员对著名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者许烺光的经典作品《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书评。


这本书的主题很“宏大”——关于中国、美国两国的国民性格。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是,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孕育下,中美两国生成了迥异的国民性格——美国近于极端的个人主义,和中国对个人在群体中恰当行为的重视。


许烺光先生的这部著作写于1953年,半个多世纪过去,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当年的比较和概括,现在再读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快看看评审员们的说法吧。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美国人与中国人》

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而非个人,现在依然是这样吗?_第1张图片

作者:[美] 许烺光

译者:沈彩艺

版本: 后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评审员

001

泮池的鱼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冷静的乡愁


许烺光先生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最初写于1953年,并在1970年和1981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订。这几个时间点对于阅读和理解本书至关重要,因为许先生生前很难预料到在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否则他也就不会写下“为什么中国没能实现工业化”的标题。书中在分析其原因时写道:


“中国工业化的失败应更多地归咎于相互依赖的文化模式。由于重视相互间的依赖,中国人眷恋故土,少有开疆拓土一类的冒险。中国人一方面缺少资本来源,另一方面又不愿投资于商业风险,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物质世界缺乏进取心的表现。”


这些分析无疑与今日中国之现实相差甚远。许先生倘若重生,必定会诧异于如今之国人对物质世界的痴迷和精神世界的贫乏。唐德刚先生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喻为“历史三峡”,对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忽视不能不说是本书的一大缺憾,尽管期待身为人类学家的作者成为未来的预言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奢望。


许先生在本书中用客观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静态风俗画,其中的许多元素将在今后的很多年继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这幅画仿佛镶嵌在年代久远的旧画框里,供人们凭吊、怀旧与感伤。一位德国外交官在谈到和中国人的交往时说:“如果你担心无法被中国人接受,只需要记住两点:尊重他们的祖先,尊重他们的故乡,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故乡、自己在某种状态下是一体的。”


这种源于农业社会的文化传统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灵魂深处。但毋庸置疑的是,1980年代以来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前所未有地对传统社会造成了冲击,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并存于华夏大地上。目前中国人(特别是发达城市)的许多观念、价值观大踏步地趋近美国人,书中描写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在飞速地消失。为什么那些我们曾经认为根深蒂固,甚至盛行几千年的文化基因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中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这恐怕是新一代人类学家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


本书最触动我之处是许先生关于“边缘人”的叙述。“人类学家必须自觉培养起作为边缘人……才能真正认识他所研究的对象。因为即使本族文化的优越感不会介入他的研究,人类学家深植于心的文化偏见仍会影响他对观察对象的选择和理解。”对于身处传统与现代变迁之中的中国人来说,何尝不都是文化上的边缘人?我们远离了故土,我们热情地拥抱大洋彼岸的所谓“先进文明”。可是华灯初上,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我们无法遏制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浓烈乡愁!这大概是作为冷静学者的许烺光先生写作此书的心境吧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Irene

(2017年我一不小心成了那个一年换三份工作,横跨两个国家、两个行业的90后)


值得一读,但有遗憾和好奇


两周前在评审团看到许先生的这本书时,我首先感到有点意外——意外于作为一本研究中美国民性的经典著作、一部中美版本的《菊与刀》,我竟然从未听说过。


在给书评君留言前,我习惯性的去翻了翻这本书的豆瓣评分,8.4分。嗯,不低。但仔细一看,却只有25个人读过。即使算上1989年版,读过的人竟然也不能过百。出于好奇心,也更想知道作者作为第一代移民,在特殊的身份和时代背景下,会怎样研究、解释如此宏大的问题,我翻开了这本书。


在许先生眼中,中国人与美国人在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差异在于,中国人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及行为”,作者称之为“情境中心”,而美国人则更重视个人的习惯偏好,称之为“个人中心”。我想即使从未读过本书的人应该也不会排斥这种划分吧?类似这种“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的区分素来被用作比较东方与西方世界的文化差异,落到中美两个东西方的超级大国身上,更是一个被社会学者嚼烂了的差异点。如果早已了解和认同了这个论点,这本书还有什么值得读的呢?

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原因有三:


首先,作者对中美两国上至政治历史,下至文艺风俗的了解之深入、引用之娴熟让人叹服。任何对美国文化,特别是艺术作品、文学影视等有所了的读者,都会在书中看到熟悉的名字;对于希望了解美国文化,特别是非当代流行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前几章可谓提供了一个个值得探索的书单、影单。


其次,作者采用的大部分论据虽然年代比较久远,但读起来却没有太多陈旧感,反而会不断让人联想到当下的社会。举例来说,作者描述中美家庭房屋结构和居住方式的不同,“情景中心”的中国人讲究大杂院式的居住方式,无论是家族内还是邻里间都要打成一片;而“个人中心”的美国人则习惯独栋独居,即使是开放式的院子也不允许不请自来。拿到现在来看,虽然大杂院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人仍然怀念着邻里间的熟悉感;而在美国,社会学者们也愈发热衷研究一条死路尽头的独门独栋(cul de sac)、出行均依赖私家车、与邻里毫无接触这样的居住方式造成的孤独无助、人情淡薄等问题。


最后,作为一本严肃的社会学著作,读来却不会有难以下咽的晦涩感。一方面作者非常擅长例证,全书的每个章节、每个论点的抛出总会配合着或大或小的事例,增添很多趣味性;另一方面,就要感谢良心译者了。

总的来说,本书值得一读,但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有些遗憾和好奇,毕竟30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书中的论点拿到当下的社会去研究,是否会有不同的结论呢?


阅读评分:8分(单从内容上想给7.5分,毕竟这个题材已经很难读出新的感觉了,追加0.5分给译者)



评审员

003

Alice喜欢育儿、心理、人类学

的80后医生妈妈


冷静的乡愁


看过孙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美国的弑母文化》。大概和这本书是一类书。都是以两个世界上最瞩目的大国文化现象来分析,比较产生的原因、后果。社会发展的不同走向。所以难免在心中有所比较。看下来,我更喜欢这本《美国人和中国人》。在一本书中将两个文化的育儿、婚姻、人际关系等等横向比较,本来就会引起身在本文化中,由社会规则推动而不自知的人们心灵的震撼。而且这本书的框架逻辑更为清楚,举例更为详实,写作的立场也比较客观。尽量只是作为观察者来向读者呈现。


但两位作者都在书中试图解释产生这两种文化如此不同的原因。这本书的解释更为详细,深入。书中把美国文化称为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是以情境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作者大致认为是由于家庭的养育方式、学校的教育、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导致了两个社会生活方式如此不同。而产生这些家庭养育方式、学校教育、社会需求和价值观不同的原因本书并没有在深入。在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比倾向于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解释。有很多的学者和作家都试图解释这些差异的本质原因。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还有地理位置决定论、食物决定论、人种决定论不一而足。我相信随着人类学研究的深入,终有著作来阐释。


我最关心的是书中所列两国育儿方式的不同。美国小家庭制,更鼓励选择,自己做决定,阻止孩子进入真实的成人世界。中国孩子的要在各种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孩子要像成人一样就越好。但这么多年过去,中国对待儿童的方式可以说是书中所列领域中变化最大的。与美国靠近,我们开始以孩子开心为育儿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开始讨好孩子。尤其是我们80后受过教育的父母。这势必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亲戚,尤其是祖父母全程参与权威,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矛盾。


当我们也像美国一样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时,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仍然以情境式生活方式为主导,社会,学校教育并不会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于是两者产生碰撞,让坚定美式自由育儿的妈妈困惑迷茫。书中也认为中国式传统育儿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更容易成功平和的进入成年人社会的优势,也需要妈妈们考虑到两种育儿方式的平衡。这种育儿方式的改变,我认为除了美式生活方式通过好莱坞,书籍的输出,他们现在称自己为普世价值观,还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的家庭也开始成为以孩子而不是老人为中心的小家庭制。


当然更多的是不变的东西。时隔如此多年,中国人的爱情观,人生观可以说完全和书中描述的一模一样。更关注实际意义,因此房子、权利、地位、财富是婚姻中考虑的更多的因素,爱情是最后考虑的。婚姻生活基本以获得认可和地位为目的。中国任然是一个情境式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中国人必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压抑自己以维持大局。


很难谈哪种文化更好。我想寻求幸福的道路永远是向内的,不管在哪种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之路。但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而生活。先看清楚我们的外在环境,察觉自己的行为是社会文化裹挟,还是发自内心,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探索幸福之路。


阅读评分:7.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4

于凡

(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生)


冷静的乡愁


有人称许烺光先生为既懂美国人,又懂中国人的“边缘人”,他不同于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在年轻最易受影响、形成自己观念的时期受着两种文化的冲击,感谢他,用平和、睿智、有趣不寡淡的语言将两种看似对立的文化放在一个圆桌上,供我们探讨、质疑,进而反思。他的叙事方式有一种固有的旷达,没有强加的忧患和令人气闷的荣辱,对中国的传统有显而易见的回护;他的叙事方式又有一种老练的审视,犀利的指出中国传统中的弊病,不见“东方主义中心”。我将主要就第八、第九章来详细谈一谈我的感想。


许先生很多政治思维如今看来也依然适用,不愧为尼克松访华前必看的一本书。他首先从“个人英雄崇拜”来探讨中国式政治英雄与美国的不同。在中国,与公众保持距离是中国显贵权力的一种象征,无论过往还是今朝,权力总显示着神秘性,实际上,过去即使皇帝“私访民间”,他的“巡视团体”也是经过谨慎挑选的,别说美国式暗杀总统事件了,普通民众根本无法进入皇帝的团体,中国式政治英雄总喜欢保持着那一种神秘性。而相反,美国人民对待官员不是陌生的,不是猜疑的,而是极强的爱戴或者憎恨情感,我最近正在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办公室实习,无论从每日的选民电话,还是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的聊天都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他们对于总统、其他官员的鲜明态度。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更为动荡,而中国则相对稳定。许先生没有在其书里详细讲一个美国官员(比如议员)如何一步步从选区走到白宫,这其中,要经过太多与人民的互动。美国人民对英雄的崇拜,是极其热烈的,不仅仅是体现在尊敬,还体现在“希冀自己能够与之相同”,因此,政府官员将传播个人魅力、曝光度、与民众亲密度都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而书里写中国,则仍然是相反的政治传统。中国古代君主之所以有“滥施虐”的趋向,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对他及他官吏不感兴趣的结果,一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民族,对除自身生存之外不大感兴趣的民族,一定上放大了政府的权力。


但书中仍有许多落了窠臼,落后了时代。比如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实际上中国如今对待妇女早已进步很多,妇女也不是只有家庭主妇一个角色;比如中国社会的婚姻观,男性也不再完全是家里的主导地位;比如美国的阶级分化非常严重,冲突也很激烈;比如中国如今越来越重视科技等等,做官也不再是象征经济地位的职业。


阅读评分:8.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5

望星辰

(一直奔跑的穷忙族)


换个角度聊一聊


许烺光的《美国人与中国人》是一本并不难读的大部头社科著作。读完它,你需要的只是一点儿耐心。

柏杨、易中天、托马斯·索威尔、露丝·本尼迪克特等均出版过对国家、种族、国民性对比和分析的作品。但相较之下,许烺光先生的这部作品更加有趣、客观、具有普适性。它没有美国人与中国人剑拔弩张的争吵,只是平和、睿智地坐在一起聊一聊,于是,两边都有了大发现。

一、有趣

许烺光先生在书中依据的线索分类具体而细化,贴近生活的案例使作品绝无半点大部头学术著作的枯燥乏味。小到美国人和中国人对宠物的态度,大到对宗教、政治制度的追根溯源。私密到两国人在两性关系上表现的不同,开放至对共产主义的探讨。

关于两国人民对宠物的有趣态度:

“在美国,宠物食品工业比婴儿食品工业庞大得多。”

“除了美国宠物产业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等全国性组织之外,美国还有如‘以宠物为骄傲’、‘宠物猫慈善会’……”

“一篇新闻报道,称一位生活在中西部的美国女性设法更改了一条公墓守则,于是她可以与她的宠物猫葬在一起。”

“上述一切或许会令中国人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中国人的观念,狗和猫的天职是看家和捕鼠。”

两国人民在对待婚丧嫁娶上的不同:

“中国人的奢侈行为往往具有仪式性,中国葬礼的巨额开销领一般的美国人为之惊愕。丧主大摆筵席,席间还得请说书的来上一段儿表演。穷人也会竭力操持。中国人常常为了要面子而借鉴度日。一场婚礼通常要花掉中国家庭近四个月的净收入。美国人没有哪个节日要耗费如此浩大的开支。美国人眼中不明智的行为,由中国人看来却是合情合理的。”

诸如这样贴近生活又令我们兴趣盎然的案例,多不胜数。能如此细致详实地进行分类对比和辨析的图书,在我所见到过的同类书籍中实在罕见。尽管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世界在变小,可视范围在变大,但书中例举的很多关于美国人政治、生活中的案例,却是除非在美国长期生活过的人才能了解,使人大开眼界,又恰到好处地将中美两国人的差异作了说明。

二、客观

许烺光先生的推论手法比较独特,大多引用的案例是当时报时杂志或档案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的内容。并且与前面所提几位作家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许先生有着人类学研究专业的背景,并且实地做过很多调查。本质上,与几位专业的作家、文学家、记者等身份背景和经历是不同的,他更偏向于学术及调查研究,及以大数据说明问题,而其他几位则更侧重历史、文学描写及个人经验。

在书中,“据某某报记载”、“在某部档案中的资料显示”等诸如此类的有确据可查的案例和调查结果比比皆是。在《政府的弊端》一章中写到:

“美国自1946年起立法允许游说活动,至1965年为止,共有4962个个人和团体注册在案。就是说每年大约增加250个。据国会调查游说活动委员会的主席弗兰克·布坎南(Frank Buchannan)在1950年的估算,掮客的实际人数是注册人数的3倍以上。按照他的估算,我们发现在这一时期内共出现了15000名掮客,每年增长的数字达到750人。此外,根据一项80年代的统计,‘每个国会议员身后至少跟着8到10位掮客’。这项统计将使每年增加的掮客人数激增到大约5000个。”

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中,我不敢说类似这样的内容完全称得上“大数据”,但至少它做到了多元、庞大和宏观。

其次,许先生特殊的身份——他在中国出生、英国学习、美国教书,一个名副其实的“边缘人”。使他既懂中国人,又懂美国人的人。


他不因自己是中国人便对美国人一味批评,也不因自己是美国的讲师对中国一味指责,他说:中国人是“被动优越心理”,美国人拥有“主动优越心理”。拥有任何一种心态都算不上是纯粹的幸事。这是一个“边缘人”最大的骄傲:诚实、睿智又带着满满的善良。因此,许先生的论述和结论,大致上是信得过的,客观的,绝无厚此而薄彼。这在相同类型的书中,也是比较难得的。

三、具有普适性

读《美国人与中国人》之初,我就带着一个最大的疑问,这本首版于1953年的关于中美两国国民性的书,是否仍然适用于今天?对今日的中美两国读者是否仍然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当我将这本书翻过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对自己的问题给出了确信无疑的答案。

尽管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政治、文化艺术等都在变,书中很多案例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社会,但随着作者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变的是我们“鲜亮”的外表,两国国民人性的根源、传统、精神“内核”却大体上稳定不移。

这让我想起曾经的一次切身经历。

在一次学习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的邹涛教授请自己的学生参与了一项调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你认为,这更像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

调查结果显示,77位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50位同学认为“这个表达更像美国梦”。而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这是中国梦的表述。我们集体无意识中似乎有个共识:中国梦是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而与个体无关。


直至今天,国人,包括高科技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人,对于自身与美国人的定位和理解还是模糊不明,出现偏差,更遑论对于美国人的政治、生活及其国民性有深入地了解。我想,美国人对于我们,亦是同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人与中国人》这本书虽然出版年代比较久远,但为今天的人来说,仍然有珍贵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全书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关于1989年华夏出版社所出许烺光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一书中,网友所列的不少翻译错误,此次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时已经订正。


阅读评分:9.5分(满分10分)


终审

意见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得分为——8.5分(满分10分)。总得来看,大家对这部原版出版于六十余年前的文化心理学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时代变迁,中美两国总体国民性格的特点和表现,有些似乎有不小的变化,却还有很多依然与许烺光先生当年的分析并无二致。我们也期待,在这一领域能有新的有分量的著作出现。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而非个人,现在依然是这样吗?_第2张图片

评审团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而非个人,现在依然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