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丨拖延一时爽,deadline很抓狂

晨读感悟丨拖延一时爽,deadline很抓狂_第1张图片

我居然可以引用自己写过的文章了,有点小开心呢,昨天的晨读我cue到了拖延症,今天就来《终结拖延症》,这么默契到底是谁!出来击个掌!

问:我有拖延症怎么破?

答曰:“拖延”本身是一种行为模式,还达不到“症”的程度,“症”是人们强加给“拖延”的小尾巴,仿佛我有了这中“病症”,我的拖延就能被原谅,毕竟这无可救药。那么要如何改变拖延的行为模式呢?你只要像有超强行动力的人一样去思考、去行动就好了。

斩断拖延思维

今天下班以后加入同事的狼人杀小队,尝试了一下这个烧脑的桌游。

以前一直是围观别人玩,自己就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旁观,但是真正自己玩的时候,才发现逻辑完全不够用,智商余额不足。

每轮游戏结束以后,就不自觉地会进行梳理复盘,因为每个人的发言都很有意思,只有对上身份以后,再反思发言,才会发现过程中其实很多漏洞,只是当局者迷,常常摸不清局势,难以抓住重点。

游戏过后的复盘,恰好就如本书中介绍的一个方法相似:梳理并反思拖延过程

把事情的进度、你对这件事的预期、干扰你行动的因素、拖延的后果以及你的干预措施等列举出来。

就拿我今天的“坎坷更文心路历程”举个栗子:

事情的进度:不怕说出来让大家乐,我这两天就深陷“拖延”不能自拔,就拿中午码好的《最佳得主感言》来说,昨天奕晴在群里公布最佳的时候,是下午接近2:00的时候,我刚好睡醒午觉,看到了大大的惊喜,我从昨天下午开始,到今天上午为止,其实是有很多时间去码《感言》的,无奈一直拖拖拉拉,到今天中午才成文;

我对这件事的预期:预期是昨天晚上完成;

干扰我行动的因素:无奈昨天下班以后回到家,就先看了一部两个多小时电影,等到影片结束,已经十点多了,然而!晨读还没写!

拖延的后果:一拖再拖,拖到了今天上午,然而今天是什么日子!十九大开幕式啊!举国盛事!于是,成功拖到中午;

我的干预措施:想好什么时候更文就立马去做,过程中尽量不让自己被打断,比如今天中午,我就在午休结束前把文章码完,这个时间段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通过梳理和反思我这段“心路历程”以后,我对自己的拖延套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拖延一时爽,deadline要抓狂

练出情绪肌肉

拖延常常被冠以“症”的名,我想这大概与它自带的强烈情绪因素有关,当我们意识到一项任务接近deadline的时候,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信号,比如“好怕怕!”和“完蛋了!”等。

想要终结拖延,我们还需要多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就像健身增肌一样,抵抗拖延的“情绪肌肉”也是可以增强和锻炼出来的。

但我们不能指望“肌肉”凭空产生,因此需要额外花点功夫,比如多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反应,常问一、二:你的感觉如何?你怎样回应这种感受?

当你感到愉悦的时候,积极做事,请记住这种感觉;当你消沉的时候,你逃避问题,请记住这种感觉;通过察觉出自己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利用积极情绪,退散消极情绪,让拖延的情绪无所遁形。

逆向规划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逆向规划:“以未来的视角看现在,想象不拖延的美妙体验”,给自己提供行动的动力。

网上有个蛮有趣的“逆向规划”段子,“结婚以后如果想要生两个小孩,为了快速恢复身材,那必须在30岁前生完;如果希望想要生两个小孩,小孩相差3岁,那27岁就得生第一个,26岁就得怀孕,想怀孕之前二人世界两年,那24岁就得结婚。订婚后,见家长,旅行,准备婚礼要一年,那23岁就得订婚,订婚前要拍一两年拖,那21、22岁就要遇到这人。”

呃……不对此做出评价,但是这是一种思路。

以未来的视角看,其实就像是狼人杀游戏里面用法官视角进行游戏,推动整个游戏的进度。法官可以留心每个玩家的发言,特别是在场的高级玩家,手拿狼牌却悍跳预言家,并且成功将真正的预言家票出去时,走的是一个什么套路,他是如何拉拢平民玩家,诈出其他神职人员的逻辑推理过程,也是大有学问在;

同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每个小目标有一个逆向规划,你就可以为自己剩余的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知道了每个小区间应该做什么,如果提早完成,多出来的时间就当做是给自己的奖励,还能提高完成任务的愉悦程度,听起来很棒棒噢。

拖延不是病,发作起来要人命,以上三个方法get到了吗?

晨读感悟丨拖延一时爽,deadline很抓狂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感悟丨拖延一时爽,deadline很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