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四十年》通过电视反应的大时代变迁

《我们的四十年》改编自庸人的小说《电视》,展现了七十年代的电视机由无到有,再至家喻户晓期间,电视的出现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冯都和肖战是围绕着电视长大的头一批孩子,没有电视之前,他俩玩的最多的是撒泡尿,湿了地面之后,在地上玩飞刀,那是他们最大的乐趣;自从发现肖战妈妈厨柜里锁着的小人儿,一到晚上不吃不喝的出来表演节目时(电视),两人的心思全被那块小方盒吸引,从此心里就开始期盼晚上的到来,能看到不同于游戏的节目,其实也拉开了电视节目对这群孩子日常生活的影响。

肖战家的电视机,在那个年代,当真是稀罕物件,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自产的电视机,是肖战爷爷出访苏联时带回来的,单看来历就不是一般老百姓家消费起的;我们所有对那台电视机始祖的了解,仅仅来自庸人在小说里的描述:那是一个叫红宝石牌的电视机,俄国产,外壳是一整块松木,里面的机器部件大多是铁的,甚至是铸铁的;可以理解成一大块松木,掏空了壳,里面填满了铁疙瘩,重量级的电视机,所以当它被没收时,陈都、肖战他们好几个孩子都偷不回来,搬不动啊!

其实,那段关于电视的演绎,对如今的孩子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如今他们早已经被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浸透;陈都与肖战甚至第一次看见电视的那些大人的好奇与喜爱,看着着实滑稽又搞笑,但是,只有曾经小时候看过黑白电视机的我们,依稀能产生共鸣,似乎回到了孩童时期。

电视展现的是生活,肖战和陈都不觉间就被电视所左右,他们模仿电视里的人物,白日里的游戏已经加入电视里的情节;冯青在看过《血凝》之后,突发奇想的怀疑自己的身世,孩子们的生活已经深受电视影响。

就连冯都的父亲冯胜利亦是如此,有一台电视机是他怀揣了十几年的梦想;从见到肖战家的电视机开始,他就梦想深重,成了心结,弄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话,剧里老北京的腔腔,加上应景的小调音乐,是那个时代的老北京人独有的乐呵。

电视对陈都一家影响最深,陈都的奶奶靠电视节目《海峡两岸》寻亲节目,找到了自己的大儿子,让老北京胡同里的人,第一次意识到,电视不止能带来欢乐,丰富饭后的谈资,更能带来实事儿,打那起,冯都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电视人。

讲真,《我们的四十年》剧里的情节有些单一,不过是老百姓围绕着电视的家长里短,不如那些动不动就创业加感情的大戏看的波折过瘾,却也难得的真实;每个经历过那个时间段的人,都能从剧里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以电视剧的形式记录电视的历史,四十年来电视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足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四十年》通过电视反应的大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