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实用心理 | 为什么你要为2019,而不是2018做计划?

本文原作者是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企业家与想成为企业家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本文原文是他在在2016年底写下的2017年的寄语,在2017年底时,国外有人将其略做修改,作为了2018的新年寄语,虎嗅网略做编译。

在写《哈利·波特》第一章之前,J.K.罗琳已经在霍格沃茨的世界里待了七年,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已是历史上阅读人数最多的书籍之一。

在制作1970年代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前,乔治·卢卡斯脑海中已经有了六部电影,而他的选择是从第四集、而不是第一集来讲述这个故事。如今40年过去了,整个世界仍在为“星球大战”的续集电影而疯狂。如果卢卡斯没有深思熟虑、通盘考虑,星球大战绝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罗琳和卢卡斯的故事只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你的脑海里不该只有一棵树,而应该是整个果园。

如果在开始第一部故事的时候,罗琳脑海里没有那些庞大的计划,那么哈利·波特的故事会有多不同?

这可能只是一个小男生杀死了一个坏人的故事,而在故事的结尾,罗琳可能并没有续写故事的冲动。

然而,让故事从腹稿中的结尾、而不是开头开启,罗琳就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定位这本书的位置,引导故事的走向。虽然第一部书也很精彩,但它所蕴含的更大意义在于:它只是实现那个宏大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换句话说,正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存在,人们才愿意为《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买单。

罗琳的长远目标让她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大的世界。当读者为新出版的《哈利·波特》而痴狂时,罗琳的脑海里已是两部续集后的新故事了。也正因为此,每一部《哈利·波特》都是上一部的延续,下一步的开始;而不是一本随性而为、断断续续的单篇小说。

同样的,如果卢卡斯只是在计划那一部电影而不是搭建整个星战系列的世界观,那么达斯维达会是个怎样的人?也许他只是个普通的坏蛋,而不是卢克的父亲。

很少有人会像他们那样生活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故事,那么你自己就是这部故事的创作者。所以问题来了,当你开始为自己制定未来规划的时候,你所构想的是明年要做的事,还是后年要完成的目标?

你是否想过像罗琳那样,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遥望第二年、第三年甚至是五年之后的自己?你的故事已经开始了。目标从来不是终点,它只是一个手段。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定位,为未来定位。你是否希望自己能在一年、三年、或者五年后做出惊人之举?

退堂鼓在你的心中敲响,是的,我已经听到了:“可是你没法为未来规划!这里是成年人的世界,不是霍格沃茨!”的确,世界变化很快,你不能计划一切。

正因为此,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说,“坚持自己的决定,但保持灵活的态度。”

不过关于这句话,我猜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只有8%的人在努力完成着自己新年时许下的心愿。

在接受刘易斯·豪斯(Lewis Howes)的采访时,约翰·亚萨拉夫(John Assaraf)分享了他的第一位导师教给他的有关目标设定的相关知识。

当亚萨拉夫确定了未来1年、3年、5年、25年后,自己在各领域(包括健康状态、精神世界、财务情况、人际关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后,他的导师问他,“你是出于兴趣而去实现这些目标,还是仅仅只是专注于这些目标本身?”而后者的反应和我们一样:“这有什么不同吗?”

他的导师回答道:

“如果你只是出于兴趣而去做这些事,那你就会编故事、找借口,然后发现要么是自己做不到,要么就是条件不允许,总之所有的目标都会化为泡影。但当你真正执着于这些目标本身的时候,所有这些借口和故事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会发现,自己要做的不过是一些该做的事而已。”

虽然亚萨拉夫后来的人生轨迹和他在1982年定下的目标出入不小,但我相信,正是那些19岁时定下的目标成就了他今天的地位。

他玩的是一个更大的游戏,他脑海中规划的是个更大的世界,因此他的人生故事才会与世上大多数人不一样。

科学从不说谎

如果说过去30年间心理科学有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证明了一件事:那些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更高,笃信内控力(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的人,总是比其他人的表现出色得多。

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像“自信”那个概念。

内控力=相信是你而不是外在的环境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

外控力=这也是一种信念,大意是,你会觉得是外界的因素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

绝大多数人自我效能低,且更加信赖外控力。而根据多家机构的研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人基本上都有如下特征:不给自己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不愿承担领导角色;容易焦虑和抑郁;缺乏生活积极性;学习能力差;感觉压力大;常常对生活不满;用悲观的态度看未来;工作满意度低,工作表现差;对工作和生活缺乏热情;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至于那些自我效能高、内部控制力强的人又有何特征?很简单,您只需把上面那张清单上的内容以反义词的形式理解就能得到答案。

当今世界最大的谎言

- 世界变化很快吗?

- 是。

- 在你控制之外的因素是不可预测的吗?

- 是。

- 所以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控制权?

- 绝不是!

我不在乎美国总统是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你都可以飞黄腾达或是走向失败,总统决定不了这些事。而这就是今天这个世界最大的谎言:你无法控制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各种事情。

亿万富翁彼得·泰尔(Peter Thiel)曾说过:

“对未来不确定的态度完美诠释了这个世界机能失调的原因。人们总是相信,‘过程胜过实质’,而当人们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时,他们就会一本正经的依据他们能理解的规则而做出各种眼花缭乱的选择。看看现在的美国人:从初中开始,我们就开始鼓励孩子们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于是到了高中,你会看到某些野心勃勃的学生恨不得自己就是班里的‘全能战士’;而到了大学时代,这些人就会给自己积攒一张看上去足够炫目的简历,就好像有了这些,他们就能完全应对好他们未知的未来一样——然而事实却是,他们准备了一切,却又好似一切都没有准备。”

想想看,假如您聘用的工程经理对你说,“不用担心设计蓝图的问题,毕竟,就像你也没法计划任何事情一样,我也不知道最终成型的房子会是什么样”——你会怎么想?

所以无论如何,盖房子的时候,你总得有一个蓝图。你会根据这一蓝图去制定设计原则,你还得遵循相关的科学规律,而当这一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的时候,最终的成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你也不会感到任何的惊讶或意外。打个比方,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墙沿歪歪斜斜,你也不会在本该放厨房的位置建上一个厕所。

正如斯蒂芬·R.科威(Stephen R. Covey)在教导他的学生时所说的那样:“心智创造总是先于物质创造。”

很少有人希望承担责任

你会很自然地认为,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不应该由自己负责。

你当然也不愿意承认那个事实:你每时每刻做的选择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甚至就是现在,当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所以到底是谁应该为你负责呢?

你没有点开这个链接看文章吗?

你真的对自己做的事情完全没有掌控力吗?

“什么时候当你真正意识到你要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负责的时候就是你获得完全意义自由的时候。”(出自电影:《命运规划局The Adjustment Bureau》)

如果你觉得除你以外的其他人会为你的身体健康负责,你就不会全力以赴的去让自己保持健康;如果你觉得除你以外的其他什么人会照看你的一切,你自然也不会倾尽全力去守护自己的家庭;如果你觉得除你以外的其他什么人要为你的未来负责,那么你就会和这世上大部分人一样,不过是笃信外界因素决定一切的庸人之一。

吉姆·罗恩说:

“让其他人去蝇营狗苟吧,但你不应如此;让其他人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吧,但你不应如此;让其他人为不值一提的小挫折而哭泣吧,但你不应如此;让别人把自己的未来放在其他的手中吧,但你不应如此。”

3R选择

“当我展望未来时,它是如此耀眼,好像我的眼睛都要被灼伤了。” 

—奥普拉·温弗瑞

一个人所具备的自主选择的能力包含三个组成部分:

1. 选择的权利(The right to choice)

2. 选择的责任(The responsibility to choose)

3. 选择的结果(The results of choice)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有选择的能力,那么你就被生活欺骗了。事实是你每一天都在做着选择,甚至就在当下,你也正在做着选择。

当你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时,你会意识到你没有中立的立场。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其内在的意义和结果;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也真实反映了你真正相信的事情,它远远比你所说的话来的更加掷地有声。因此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至关重要;你把时间花在谁身上至关重要;当你承担责任时,你所做的一切都至关重要。

最后,结果。每一个决定都有一个结果。 斯蒂芬·R.科威(Stephen R. Covey)博士说:“我们能控制我们的行为,但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却不由我们控制——它是由世间的原则来掌控的。”

每一个大胆抉择(和优柔寡断)都会有一个结果。那句你欲言又止的“我爱你”对你的孩子或是伴侣所造成的伤害远超你的想象;相反,做一些小而简单的事情,比如,让你在乎的人感到自己很特别,或者对陌生人多一个善意的微笑,所有这些小事都可以改变他们的一整天、甚至是整个人生。

请允许我引用一下我最喜欢的几句歌词:

“今天我在世界上做了什么好事吗?我帮助过需要帮助的人吗?我是否抚慰了悲恸的人,亦或是让人们感到了开心?如果没有,那这一天确实很失败。其实一天很长、机会很多,你该做的不是在看到它们的时候独自暗忖‘下次吧,明天吧’,而是应该立即行动,今天去做。”

因为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一串连锁反应。

有意识的设计自己的生活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它。”­

                                      —亚伯拉罕·林肯

设计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并不难,把我上文说的话总结起来,大致就是以下五条:

1. 你必须相信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自我掌控下的自然结果(即内控力)

2. 你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一些事(即自我效能/自信)

3. 你必须相信是你,也只有你,在对你自己所做的一切选择负责

4. 你必须怀揣希望,相信你的追求定会实现

根据心理学中的希望理论,希望反映了你对自身能力的看法:

将自己的目标概念化、具象化的能力

根据目标,制定具体实施策略的能力

激发自我动力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即动能思维)

从精神层面看,“希望”绝不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它是一种自信,甚至是保证,你所寻求的是一个定局,也就是托尼·罗宾斯口中的“决心”。

“决心意味完成。 “罗宾斯说,“一旦它在你的内心完成,那么很快它就会在现实世界中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拉尔夫·沃尔多·艾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说,“当你下定了决心,全世界为你让路。”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将自己的决心坚持到底,相反,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只想让自己开心一点,健康一些。”

这里我要再次引用亚萨拉夫导师的话:“兴趣和决心,你要哪个?

5. 时刻充满动力,哪怕生活艰辛

根据动力的核心理论,心理学中的动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你对目标所赋予的价值

你相信每一个具体的行为都会让你更接近你所期望的结果

你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执行力去完成每一个具体的行为,并最终实现目标

如果你没有为自己的目标赋值,那么你就不会获得前进的动力;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找到通往目标的路径,你同样也不会有动力;如果你从来不指望自己能完成那大目标下的一个个小目标,那么又何谈动力呢?

这个理论又被称为“期望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当你对某件事的愿望足够强烈,它就一定会发生。这个理论又可以被简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概念,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大意是说,其他人对你的期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发展的上限。简单说就是,当身边的人对你抱有极高期望的时候,你通常也不会辜负他们。

结论:谦逊和敬畏

“我的梦想是我对未来的彩排。”

                                      —大卫·科波菲尔

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会完全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吗?当然不会 。

所以基本原则是:期待伟大的事情发生,但即使没有,也要保持快乐。

毕竟,即使事情没有如你所愿也并不意味着你对它毫无掌控力。因为掌控力关乎于你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外界的条件;是你的信念在决定着你的命运而不是其他因素在影响着你的未来。

当你真正承担起责任,选择“自定义”而不是“默认”模式来开启你从现在开始的人生的时候,你将会变得更加谦虚,同时也将对整个世界充满敬畏之心。

当脑海中的想象一个个变成现实的时候,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能力;当你有一天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力已经与你的所思所想完全同步的时候,你会对当年那个总是抱怨“力不从心”的自己莞尔一笑。

你完全可以过上罗琳写《哈利·波特》和卢卡斯写《星球大战》时的生活。你将梦想成真、活出伟大;你可以雕刻自己的人生;你的世界将不断扩展。

而实现这些的前提是,你要看得更远。2018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2017的延续。

所以,想想2019年吧,那时的你要过上怎样的生活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实用心理 | 为什么你要为2019,而不是2018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