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

上周末,观看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对杜月笙的经历又进行了一番学习和梳理。今天偶然想起来,掐指算算当年上海滩的三大风云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貌似写黄金荣的书很多,写杜月笙的书也很多,大家很少谈论张啸林。于是跟一个朋友分享这个观点,朋友说,是啊,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不过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看了看张啸林履历,除了他做汉奸这一段比较不堪之外,其个人从小混混奋斗到大流氓的经历也算是比较传奇了,再看别的资料,却很难再发现他与前二者相近之处了,实力相差太悬殊。于是我斗胆想了个自己原来没敢想过的问题,此人进入“三大”是个凑数的。

高晓松当年讲汪精卫是美男子的时候,说了一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人总是喜欢凑个“四大””,有四大名著,四大美女,战国四公子。甚至到了民国,直接在四大前面加个“民国”俩字,就有系列产品了:民国四大美女(陆小曼、林徽因、周璇、阮玲玉),民国四大公子(张伯驹、袁克文、张学良、溥侗),民国四大才子(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 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还有好多,不一一举例了。

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试着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凑三、凑四,”这种文化惯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很喜欢讲究“平衡”两个字,为了平衡,就不能让一枝独秀,不能让资源独占,“三大、四大”明显就比一支独大要平衡。在神话中或者一个大历史跨度的背景下,一些四大、三大会相对公允,比如四大天王、四大名著、四大美女、四大发明、四大古都……这些总结往往会比较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互相之间的标准要么主观成分(美丽,这个太主观了)大些,要么被人为分配(小说神话里面的就是如此)。

但是,这些三大、四大的称谓,只要是同时期,甚至短时期内的存在,总会发现有一位是凑数的。就是他的明显的实力跟别人有明显的差距。例如,战国四公子里面春申君黄歇,跟其余三位相比就会差一个数量级。(芈月传里的那位可不是真的历史哦)。然后,民国四公子的版本就更多了,其中张学良与袁克文二位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余两位的位置无论是张伯驹、溥桐、卢小嘉、孙科等,都有争议。再往后九十年代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刘张郭黎,谁实力最弱,大家自已也心里有底。

娱乐圈每过一段时间也喜欢评比个当今四小花旦什么的。大家按评比的标准去衡量一下当时人,也一定能挑出来个凑数的。

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平衡”是我们传统文化状态很多人理想的愿望,但现实却是,这个世界遵循的是另外一种平衡规则,“二八”定律,即“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所以,在一个小圈子的范围里面,第一与第二名基本上就把这个行当百分之八十的资源占掉了。这个时候人们想人为地,理想化地找个“三大、四大“来平衡一下,就只能从剩余的百分之二十里面往出挑了。最后挑出来的,难免给人凑数的嫌疑。

琢磨清楚这个事情还是挺有用的,我记得小时候,受当时港台黑帮片的影响,大家也都喜欢跟自己的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搞个小团伙。记得比较悲催的一个小段子就是,孩子们好容易折腾了个“青龙帮”,被老师谈话之后,修改成了“青龙学习小组”,听起来也萌萌哒。

而我们学校管束就没有那么严格了,我也很潮流地跟几个小伙伴搞了个三大护法,四大金刚之类的小团伙,有幸没有被改名成为“某某学习小组”。

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现在回忆自己在当初的那个小团伙中,因为身高啊、拳头啊等等客观因素,自己就往往是扮演那个凑数的角色,尴尬啊。

有时候,我们辛辛苦苦,熬夜做个PPT,在公司里面内部演示的时候,排个第一名,心里美滋滋的。但,那算个个屁咧,看看那些在淘宝上面教人做PPT就赚钱的神人做出来的PPT,惭愧啊。

有时候,我们拿EXCEL表格做了个让老板点头说“不错”的图表,自己美的屁颠屁颠的,但,那算个屁咧,我有个做微信公众号的朋友,直接用EXCEL做漫画啊,每一幅图做得都萌得不要不要的,不信你私信我。

这还不算,有时候,我们熬了几个星期,做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把这些呈到老板面前,老板直接说,这是个屁咧,直接给你看一个同行类似的调研报告,里面从排版到图文,直接比你高一个数量级。

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我们终于知道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奋斗了好久,也只是在这个行业的凑数的“八”那一部分折腾,好心塞。


但有认识总比没认识强一些,当年“无聊就发少年狂”,经常“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现在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职场角色。认真把自己划分划分。比如,我在有些地方,是可以去争取“二八”里面的那个“二”的;而我在有些方面,无论我如何努力,只能充当这个行当里面的“八”。把这个认清楚,再开始下一步,就不会那么盲目了,对于时间的分配也就更理性了。

所以,我现在就不会跟孩子一样,通宵玩游戏了,电子游戏对于我个人来说只能作为一个消遣,而不是“证道”的法门。

所以,我现在也不会再拼命地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了,这个运动可以健身,可以独自娱乐一把,但绝不会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作。

所以,我现在会把时间尽可能多地安排给阅读,写字,我知道,这些工作,虽然我未必能做到“二”里面,但如果不努力,我是肯定做不到“二”里面的。

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任何领域的那个“二”都不是容易做的,都是需要下百倍的努力,然后再加一个不错的运气,才可以做到的。

不努力去做那个“二”,就只能做那个凑数的“八”。想想后面漫长的人生——用来凑数?甚至,都无法排到凑数的行列。好像更心塞。

到这里,如果不想成为那个没尽全力,结果成了那个凑数的“八”,那就抓紧时间把自己往“二”里面奋斗吧。

今日学习:

富贵本无根 尽从勤里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有可能,就做那个“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