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见识,孩子飞得高

1

我认识一个妈妈。

她原来是中学老师,后来考了教育学的硕士。

33岁生了女儿后,她做了全职妈妈。为了把女儿教育好,她抱着女儿离开了家乡,去北师大、社科院,找那些研究家庭教育的知名教授,一一拜会,请教他们怎么教育孩子。

然后她回到家乡,一边研究一边实践,给女儿最自然舒适的早教。

女儿3岁后,她不想女儿去幼儿园变成流水线上的复制品,又不想女儿在家读书没有小伙伴,干脆自己开了个幼儿园,只请了一个阿姨做饭,其他一手一脚都靠自己,收10几个小孩自己教。

女儿上小学后,她带女儿游遍大江南北,又陆陆续续去了香港、澳洲、欧美。女儿两次跳级,仍然觉得知识上“吃不饱”,于是她再次出山,开办了私塾和课后班,带女儿和二三十个小孩读古文观止和莎士比亚。后来她开游学团,带孩子们去世界各地文化旅游。

她的女儿10岁,精通英语和德语,学识渊博在其次,女孩聪明娴雅,既上进又平和,既大气又细心,既善良又圆融。现在北京读国际学校。这个女孩的未来,可想而知多优秀。

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她有个富豪老爸或者老公,才可以过上我们想过而不能的日子。

其实不是,她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现在也生活得很朴素,40多岁才在小城市贷款买上房子。

她只不过比我们有见识。

她一直把钱抛之脑后,专心培养女儿,顺便惠及他人,但不知不觉中她越来越有钱了。

2

我有一个朋友,他非常聪明,也非常努力。

虽然来自18线小城市,没有读到好大学,也没有进到好行业,但他像虐待自己一样奋斗,做完加班狗,再啃专业书考试,睡觉吃饭压缩到极限,拼命工作学习,如今有房有车,事业小成。

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但聊到找工作,也感慨心酸:“若是父母能给参谋一下,什么行业有未来、适合我,该多好。同样的努力,起点会完全不同。”

可惜,他的父母既不了解世界,也不了解他。他顺利的时候,父母到处夸耀自己的教育成就。他不顺利的时候,父母无力地看着他挣扎,不断要求他去考公务员。他的女友到国外发展,央他同去,父母死命把他拦了下来。不管是孩子的事业还是爱情,父母扮演的,只是旁观者和绊脚石。

有的父母则相反。他们见识卓越,了解世界,也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人生的关键处,他们都给予了温和、理性又民主的建议:

吴军从女儿梦华读高中开始,就在思考她的大学之路。他带着梦华实地去看英国和美国的很多名牌大学,只为了让她形成初步感觉。然后对可能的大学,再去体验。梦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三次,在斯坦福和约翰霍普金斯分别过了一个暑假,对自己感兴趣的大学,有了深刻的认识。然后父女两个再反复讨论和交流,最后达成一致。

这样选出来的大学和专业,对梦华来说,是多么美好。知识和思考,将如甘霖滋养大地,让孩子的心灵丰盛理性,让孩子的前程金碧辉煌。

我的朋友没有这样幸运。高考前,父母千言万语,总结为一句话: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面子上才有光。对大学各种专业,他和父母都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擅长什么?适合什么?没人知道。

有一句话很辛酸,叫做“我努力了18年,才有资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种辛酸,天天在上演。人们眼界格局在起点上的差距,确实可以通过大量读书、旅行、工作来拉平。但也确实需要18年

3

你也许会说,有权有钱,或者有高学历的父母,才会有见识。

不是这样的。

有的父母,有钱有权,但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短缺经济阶段。对孩子表达爱,就是护着他在一口小小的井里为所欲为,或者不断满足他的物质欲望。这样的孩子,和普通孩子起点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纨绔子弟的选项罢了。

有的父母,学历很高,但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满足自己私欲的阶段。他们把孩子当做工具,当做实验室的器皿,不停地给孩子倾倒自以为是的知识和技能。大连有一个妈妈,自己是教授,无法接受女儿的志向和智能都是中等,她坚决不肯让孩子做个快乐的普通人,硬逼着孩子各种补习,让孩子上了不错的大学,又托关系让孩子进了好单位,但孩子上班没多久就自杀了。

但是有的父母,没有钱,没有权力,没有高学历,但认知能力强——尊重教育规律,愿意陪伴和培养,却给了孩子很高的人生起点。

比如前文的那位妈妈,比如蔡笑晚先生。

这位父亲一生贫寒,6个孩子陆续出生时,他是个体医生,带着全家人住在小村庄一间租来的老房子里。16平方米的两层楼,坐南朝北,冬热夏冷,楼下是厅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和书房。

但这里,却是6个孩子卓越人生的起点。

长子蔡天文,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博士,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美国圣约翰大学毕业,在国内发展。

四子蔡天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在上海经营私立医院。

五子蔡天君,中国特技大学硕士,在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蔡天西,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

蔡笑晚作为一个父亲的成就,不亚于梁启超。他是怎么做到的?

认知,还是认知。

这位父亲认识到,教养好孩子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父母最对社会最大贡献。

这位父亲认识到,人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决定成才的,是非智力因素。

他鼓励孩子立志,天寒白屋贫,但贫屋里贴满的是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画像,回荡的是科学家的故事,是《荷马史诗》“莫辜负你一片聪明美质,你须抖擞精神,留个芳名在青史。”

他希望拓展孩子的胸襟,培养他们的恢弘气概,所以在70年代末,大家还没有吃饱饭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带着孩子游遍大江南北。

他用艺术点燃孩子的创造力,没有钢琴,没有小提琴,他每天6点钟在楼下拉二胡,用悠扬的音乐叫孩子们起床。没有网球,没有溜冰场,他自己动手做了一张多功能乒乓球桌,白天是球桌,晚上是床。孩子们放学回来,围着桌子鏖战。他买回独轮自行车,让孩子玩杂耍。他精心设计了灯光舞场,让全家人沉浸在艺术的海洋。孩子学习累了,他就吹笛子,让他们在音乐中休息。

他重视财商教育,从3岁开始,就让孩子存零花钱,5岁的孩子都有一个存折,培养孩子理财的兴趣和能力。

这位父亲认识到,早教在孩子一生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智力超常事实上都是早期教育的结果。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好品格。

他坚定地主张,眼前的名次对以后发展实在不重要,没有意义的课外作业可以不做,炫耀孩子的成绩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不可取。他把精力都用在真正的教育上,比如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专注力训练、自学能力训练上。

这位父亲认识到,以身作则和适度的爱,是父母的教育之源。

这位被迫从物理系退学当赤脚医生的父亲,长年坚持学习,自学相对论,写论文,写书。他放弃了一切娱乐,把终身学习、服务他人践行到底,给孩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他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指导孩子学习,对孩子人生每一步都关注,给出建议,但又完全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四子天润曾经要去学武术,父母在给出建议后,仍然尊重了他的选择。

正是因为这位父亲这种高水平的认知,才在如此贫穷的条件下,为社会培养出了如此优秀的人才。

4

过去的父母,还可以说,社会条件所限,提升认知水平太难了。

今天的父母,却再也不能找这个借口了。

因为,这是一个信息无比丰富和廉价的时代,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人人都可以做到。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需要在两个领域持续努力:

一个是提升对世界的认知。我们对世界有深入的、富有前瞻性的了解,孩子需要建议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学建筑,梁启超给他写信,给他提了很多建议。有的是专业方面的,比如“到欧洲实地开开眼界”,“你脚踏到欧陆之后,我盼望你每日有详细日记,将所看的东西留个影像(凡得意的东西都留他一张照片),可以回来供系统研究的资料。”他还告诉思成:“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

能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基于梁启超丰富的治学经验。一个会做学问的老爸,了解世界格局的老爸,才能提出这样细致的建议。如果是普通老爸,也许写信问的只是:你何时回国?能不能谋到一个职业?也许可以到政府任职?这类着眼琐碎的事情吧。

如何提升对世界的认知?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

一个是提升对孩子的认知。了解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任务。同样一件事,疏忽大意的父母看到的,和智慧用心的父母看到的,全然不同。

漫画家蔡智忠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趁父亲不在,溜进书房玩耍。

看到桌子上瓶瓶罐罐里的墨汁,蔡智忠觉得有趣,于是拿毛笔沾满红墨汁,在客厅通往书房的墙壁画了起来,一会儿就画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人。

父亲回来很生气,但他没有责罚蔡志忠,而是给他买了一块小黑板和一些画笔。蔡智忠从此有了自由驰骋的艺术小天地。

在一地鸡毛的淘气中,你能准确判断出,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并用合适的方式引导他,真的是为人父母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何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你需要学习教育理论,但更需要的是,用平等之心和信任之心,耐心地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不仅做孩子的朋友,还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和忠实影迷。

唯有如此,你才能给他一个更好的人生起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有见识,孩子飞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