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不赖你

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相声,是曹云金和刘云天的《这事不赖我》。节目中,曹云金处处吐槽,诠释了一个典型的凡事都“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的“反面形象”。当然,节目最后当然还是要“拨乱反正”,不忘在全国观众面前鸡汤一把。

01

几乎所有的心灵鸡汤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总是强调内因是关键,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小时候,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

某天在学校受了同学欺负,满心委屈,回家告诉妈妈。而妈妈的言论一般都是:“还是你自己做的不好,你好好呆着,他怎么不去欺负别人?”小孩子面对这种大神级的质问,肯定会是哑口无言。本来一颗渴望安慰的心,变得又多了一层委屈,苦闷,无处诉说。但是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有逻辑么?为什么自己好好呆着,就不能被人欺负呢?

按照凡事找自己原因的思路,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自己不敢“得罪”人,他人损害自己利益也不敢提出正当要求。这样下去必然陷入一个怪圈,只要出问题就是内因的问题,就找自己原因,遇事苦闷,处处自卑。只能变成自己毫无存在感,事事妥协的低自尊的人。而且,还找不到这压抑苦闷的“原因”,因为我明明已经经常反省自己了啊!

其实真正的元凶就是这句话,“内因是关键”。

02

在教科书的唯物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表述如下: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与外因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内部矛盾。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则是外部矛盾,即外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内因是第一位,外因是第二位。

但是,实际果真如此吗?

我听说了一个关于两对双胞胎的故事。

那是1988年,有两对同卵双胞胎在哥伦比亚波哥大的一个医院同时出生。然而,医院的一个失误,把他们4个搞混了,两个家庭以为是异卵双胞胎。就这样各领了一个自己的孩子和一个别人的孩子回家抚养长大。

两对兄弟的未来历程,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多年后,他们长成了这样。这是Bernal家的Jorge和Carlos,他们在城市里长大,于是,一个成了工程师,一个成了会计。

这事儿不赖你_第1张图片
Jorge和Carlos

这是Caas家的William和Wilber,他们在农村长大,于是都成了屠夫,打理着家里的一家肉铺。

这事儿不赖你_第2张图片
William和Wilber

两对双胞胎就这么互相不知道彼此度过了20多年直到有一天,Jorge的一个朋友到William的肉铺里买肉,突然看到了正在卖肉的William,Jorge的同事完全不敢相信,以为是Jorge在这里卖肉。

然而William表示,他不是Jorge,他也不知道Jorge是谁。肉店里别人也说,William工作很努力,几乎除了睡觉之外从来不离开肉铺。

这事儿不赖你_第3张图片
图为William在肉铺里

Jorge的同事后来回去把这事告诉了Jorge,Jorge说他一定认错了,他虽然的确有一个双胞胎,但是,是异卵的,长得完全跟他不一样。

然而谜题一直在Jorge同事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直到2014年9月9日,同事拍了一张William的照片拿给Jorge看,看到照片的一刹那,Jorge呆住了,他仔细端详一番,发现真的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

Jorge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兄弟Carlos,Carlos也惊呆了,他们两人开始怀疑起来难道真的是抱错了吗?难道他们两人真的有一个的亲生父母不是现在的父母?

经过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他们终于决定跟对方见上一面,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这事儿不赖你_第4张图片

四兄弟终于坐到了一起从左至右依次为:工程师Jorge,卖肉的William,会计Carlos,卖肉的Wilber。

在知道这一切后,为了表示对Carlos的爱,Jorge把他的肖像纹到了他母亲肖像的旁边。Carlos看到后,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说这是他收到最好的礼物。

Wilber和William的父母如果没有抱错,已经成为会计的Carlos,本应在这样的家庭长大。

Jorge和William如果没有抱错,右边的William就不会成为一个屠夫他会在城里上学,接受教育,像Jorge或Carlos一样,成为工程师或者会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农村的农场里工作。

William从小就很努力,想摆脱自己在乡下的困境他决定去参军,因为表现突出,他甚至得到了上军官学校的奖学金。

但是,就在即将被接受时,他发现,奖学金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中学毕业证书,他没有。他12岁时就辍学了,因为离他最近的中学也在走路5小时之外的地方。如果他要去上学,家里就要给他出住宿费等,还少了个壮劳力。没办法,只能让他在家里工作。

就这样,两兄弟的道路越走越远William和Wilber生活在穷困的乡下,而Jorge和Carlos虽然生活在城里,但是他们家境也不是特别好。

即使两个家庭家境都不好,但在城里的两兄弟有机会接受了教育。于是,这四人的职业轨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然而,他们只能选择接受这一切。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故事有何感想。

对于这两对双胞胎,特别是其中的William,内因真正起到多少作用了呢?一个意外,无论努力与否,命运轨迹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如果不是被人发现,William是不是也会“多找自己原因”,为什么会穷困,为什么会辍学,为什么要当一个屠夫呢?这样找自己原因,恐怕永远没有结果。

必须认识到,“内因是关键,凡事找自己原因”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这真的不怨他。

这只是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生活环境,这一切都是“外因”。

03

前几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道:“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这种。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的学习习惯,对我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非常牢靠,所以自然水到渠成了。”

这事儿不赖你_第5张图片
图为熊轩昂接受采访

不得不惊叹这年轻人的见地。能直接看到很多看不到的本质——他的成长真的太得力于他的外部环境。

英国的著名纪录片《人生7年》也同样验证了这个道理。

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不出意外,这些孩子也的的确确验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环境影响和塑造人的力量是何其巨大,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其实绝少有机会通过“内因”改变自己的处境。

04

其实,只要大家理智的想一想就知道。对于一个人类个体,又有多少“内因”差别呢?

每个人,大同小异。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生而知之。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外因”,确确实实有天壤之别。

有人生来就是万贯家业,有人生来一贫如洗。有着良好的环境,自然可以在这张白纸上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而对于生来环境不良的人来说,可就没那么多机会了。他们可能挣扎过,努力过,拼搏过。可是最终也没能抵御环境带来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屈服。

如果你真的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除了“鸡汤”里面删节篡改过的故事,真正影响人的发展变化的永远是“外因”在起作用,外因永远是第一位的!

凡事都找内因,也是一种主观的臆想。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作用能大到周围所有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围绕这个人自己进行的。这种凡事找内因,实在是太高估自己了。

人生在世,知道哪些责任是自己的,哪些东西和自己无关是非常重要的。归因错误,对于解决问题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这不是真实情况。这样即使是怀着好心,最终也可能酿成大错。一件事的起因,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要敢于把原因归于真正的责任人,甚至有些事并没有所谓责任人,只是偶然和意外。

“一日三省吾身”其中也包括检查自己有没有过分承担原因。

凡事向内归因,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太多本来不该属于自己的过错。有多少人一遇到不顺利就觉得是自己的错误而消沉、压抑呢?其实,没有人有“多找”自己原因的义务。如果做不能做到这点,这样的人生无疑是非常可悲的。

其实,太多时候,太多事,这真的不赖你!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闲看那些年(id:garlicyoyo2017)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事儿不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