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 “Joe,我觉得我们应该花2000美元租一辆房车给Party用。”

—— “嗯,Jorge,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对了,你说如果这2000美元拿来雇一些脱衣舞女郎会不会更好?”

—— “好主意!哦对了对了,还有,或许直接花这个钱去脱衣舞俱乐部更好啊!”

这样的对话来来回回几趟,把在办公室里面开会的几个人都逗得捧腹大笑。这一天我们正在开头脑风暴会议(Brainstorm Session),目标是思考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里面我们团队能做的项目有哪些。

老板要求Joe和Jorge两个人先做角色扮演,讨论如何用2000美元的经费筹划一个派对。并且他还规定,在提出自己的新想法的时候,不能对别人的想法说“不”。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番对话。接下来,对于同样的话题,他们俩将再讨论一次,但是这次的规则是每次都要说“不”。

—— “Joe,我觉得我们应该花2000美元租一艘游艇给Party用。”

—— “不,Jorge。我觉得显然拿来买一瓶金瓶的香槟酒更划算。”

—— “不行。就算不要游艇,至少也得是租一个豪华的房子。”

……

同样是在讨论,“不”字却能让人很快进入一种防御的状态。一个健康的头脑风暴时间里,应该是没有人处于防御状态的,而应该都是主动输出的状态。仔细回想一下,每个时候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的小心脏跳动是不是会加快那么一丢丢,语速加快,音量变大呢?这便是很典型的心理防御。

对人说“不”,一般而言都会构成一种暴力沟通。所谓暴力沟通,就是会瞬间致人于防御状态的对话。暴力沟通有很多种,例如在团队会议上说,“这个季度大老板发话了,要有5%的利润增长”,这样的语言也会形成暴力沟通,因为底下的人心里会马上开始想,“怎么可能,大老板是不是脑子瓦特了?”

你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暴力沟通一旦多了起来,很有可能会击垮你的社交和朋友圈。辨别出暴力沟通以及避免之的能力成为了谈话、谈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达到非暴力沟通这一目标,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别人对我产生的防御心理”。

避免触发防御心理的第一个诀窍便是知己知彼。

困难的地方在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触发点。一旦被触发,就会有所防御。例如有些人特别讨厌他人用即时通讯软件(例如微信)一上来就催工作,哪怕你再客气,他也会选择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用电子邮件和他进行交流,他反而会很认真地阅读并且给你回复。或许也不会是特别耐心的回复,但是你至少能跟踪到进度。倘若你在询问他之前就搞懂了他的习惯,和他沟通起来就会很顺利。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和你工作的人。例如,在和一个陌生的同事沟通时,第一个问题先问,“你是喜欢用邮件还是我可以直接微信联系你?”。以征求意见开场的沟通往往效果都不会差;对于同一个团队里的人,你们很可能要共同相处一两年,那就更没有理由不通过日常生活了解他的癖好了。

学会了问第一个问题,接下来的对话也不一定是风雨无阻的。避免触发别人防御心理的第二个窍门是学会问开放式的问题。

询问一个项目是否能在某个时间前完成,你可以直接问工程师“你觉得这个东西有办法在18天以内完成吗?”。哪怕这个项目工程师真的觉得两周不是问题,他心里八成也会想,“这人真烦,虽说两周的确做得完,但也得要是我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才能做完,唉,怎么可能呢”。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行得通的,只不过由于太过于具体(18天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天数),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你说话不留余地的印象,哪怕这只是个问句。这个时候,问一个开放的问题,会让沟通豁然开朗:“你觉得这个项目在你手上领导的话,可以给我一个粗略的时间,然后我好方便安排后面的工作吗?”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进阶的问法。首先,这个问法不再具体,人的抵触感也会减弱;其次,一些细微的用词,例如“领导”,可以带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在这项工作上自己很倍受重视;最后,实际上我偷换了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因为最后我澄清了,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好安排工作,而不是为了催你。

再更加高级一点的问法,你可以再跟一句,“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能让我们一起很快地推进这个事情?”。在这里,把自己也加到局内人里面来,让人觉得你不是一个把自己置身事外的人。

有了这两个窍门,对话的前几个来回不出意料就应该会非常顺利。若还要让对话保持温和、平缓和理性的节奏,还有第三个窍门你可以不断的运用 —— 重复对方所说的话。

你可能听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十个人站成一排,从左到右传递一个很短的故事。由于每个人表达方式、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不同,这个故事很有可能从一开始的灰姑娘,变成了最后的狮子王。正因为信息传递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在公共演讲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就是重复听众提出的问题之后再作答。

非暴力的对话也一样,要保证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首先你要先完全了解对方的立论和论据是什么。例如下面可能是一个老板和员工的对话。

—— 员工:“我觉得在这个团队里面缺少一些比较尖端的技术,有的时候做起来比较缺乏激情。这个可能是需要提高的地方。”

—— 老板:“所以,对于你刚才所说的,我的理解是你觉得你现在在这个团队里面感觉学不到非常尖端的技术,你因此好像有点沮丧,是吗?”

—— 员工:“哦,不是的,我的重点是在于我们团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这点让我觉得很兴奋。正因为缺少尖端的技术,所以我才会时刻学习,尝试为团队的技术做一点什么。”

试想,若这个老板不重复员工的问题,给他澄清的机会,那么这个老板就会觉得员工有抱怨,很可能瞬间就会有防御心态,感到不开心。

对话不是打乒乓球,你来一句我立刻就要回一句。在整个对话从开始到结束,前几个问题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后续对话的健康进行也需要你稍微保持一些敏感度。每个人对于达成非暴力沟通的目标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在这里也不过是谈了三个个人的经验,相信你会有其他更多的想法和点子。

所以,在对话的过程中,时刻关心对方是否已经对你的所言有了防御心理至关重要。有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察言观色就能看出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想办法澄清自己所说的话,把潜在的误解降到最低,沟通才能进行得更顺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