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能力
和孩子相处的时光里,不全是欢声笑语,小家伙们也会时常哭闹,发脾气,情绪失控,这样的场景对于任何父母而言都是棘手的,如何安抚孩子,帮助他们控制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育儿的书籍里都会提到“共情”,专家们认为面对孩子失控的情绪,大声喝止或者不理会的冷处理都不是好方法,而“共情”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共情”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阐述,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具体而言包含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把握对方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把自己的共情传递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现在你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或者面对伤心欲绝的朋友轻声说出的那句“我能理解,来,喝一个”。
具体到孩子的情绪控制上的使用,可以有如下的借鉴:
及时回应孩子的感受
三岁半的宝宝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离开的一刻就开始伤心地哭泣,老师马上走了过来,与孩子保持着合适的距离,柔声地问
“你很伤心,一定是很想妈妈吧”
孩子抬头看着老师,哽咽着点点头
看到孩子有回应,老师又稍微靠近了一些
“妈妈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所以你很难过,又有些害怕”
孩子伤心地说“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妈妈很爱你,当然不会不要你了,只不过她要去办一些事,晚一些就来接你,我们先去那边一起用积木搭个大城堡吧”
孩子的情绪慢慢舒缓了,在老师和小朋友的陪伴下顺利的度过了幼儿园的第一天,放学的时候看到妈妈的身影欢快地飞奔了过去。
面对孩子的情绪失控,老师没有说教,没有喝止,也没有忽视,而是第一时间响应,尝试体验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加以疏导,很好地帮助孩子完成了情绪的控制。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也是第一时间回应,但是可能说的是“不要哭了”,“为什么哭?怎么了?”这都不是好的回应,哭闹是孩子宣泄负面情绪的途径,如果强制喝止,只会让负面情绪积压,导致日后更严重的爆发,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然也不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那里任由他哭闹,孩子宣泄情绪的时候都是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抚的,所以保持合适的距离,耐心等他们宣泄,找到合适的时机介入最好。至于去问询孩子具体的理由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幼儿很多时候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有了坏情绪,也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这个时候去追问,反而火上浇油。
正确解释孩子的情感
共情,并不是敷衍说好话,一味地附和孩子,始终要记住共情的目的是走入孩子的内心,去体验和理解,而不是单纯地达成终止哭闹,因为孩子很可能是因为一些错误的认知或者理解而导致的情绪失控,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何为正确。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情绪很低落,妈妈说,你怎么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啊?
“老师今天表扬佳佳了”
妈妈大概明白自己有些争强好胜的孩子为何难过了
“是不是因为老师没有表扬你,所以你就不开心了?”
“恩,我再也不喜欢老师了!”
“就是的,老师怎么能不表扬我们家点点呢,点点最棒了!”
孩子露出了笑容,这个看似共情的沟通,却埋下了隐患,妈妈为了帮助孩子走出低谷,一味地附和,并没有向孩子解释情感,和正确的处理方式,让孩子对事情有了错误地认知。如果换一种说法,也许更好。
“你怎么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啊?”
“老师今天表扬佳佳了”
妈妈大概明白自己有些争强好胜的孩子为何难过了
“是不是因为老师没有表扬你,所以你就不开心了?”
“恩,我再也不喜欢老师了!”
“点点一定是认真做好了,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老师却没有夸奖你”
“是啊,我就是举手慢了一点点,下一次我一定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就会表扬我了”
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明白,就需要我们凭借经验和技巧给予正确地引导,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对待问题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高高在上的说教往往是低效的,让孩子自发地选择才是最好的。
共情必须有爱
孩子心思很敏感,能够感知到大人的情感,如果只是虚情假意的使用共情这个工具,而非真正的感同身受,孩子很容易察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真正的共情只因为我们对孩子的爱,所以我们才会关注他们,理解他们,这是任何其他动机无法替代的。
当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爱,他们也会学着去爱,爱别人从来都不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是在被爱的过程中学会了爱人。我们爱孩子,孩子会学着爱我们;我们爱这个世界,孩子也会学着去爱这个世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爱是共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情感投入的共情只是工具,破绽百出,带着这样的面具是无法走入他人的内心的,也就无从谈起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了,所以说共情从来就不是个工具,而是源自真实情感的表露,在这个基础之上,辅以正确合适的技巧,才算是具备了共情的能力。
共情有多重要
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更是被套上了繁重的课业,小小年纪要学习外语,汉字,数学,逻辑,音乐,绘画,舞蹈,各种体育运动,我们都在努力为孩子堆砌各种才艺和能力,这里不评论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只是想顺着这样的思路聊一下。
智商和情商,每一位家长都如此看重,对于后者,我们的理解可能多少偏差和狭隘,可能你会觉得孩子懂礼貌,守规矩,谈吐得当就是高情商的表现,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情商涵盖的内容很多,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划分,将情商细分了十二个领域的能力。
其实可以粗略的概括为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和技巧,这里说的“人”,除了别人,也包含自己,所谓情商,既是我们与他人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和掌控能力。情绪控制又是情商能力的基础,包含:认识自我的情绪,控制自我的情绪,利用自我的情绪和感受他人的情绪。
人类社会存在永不停息的社交活动,没有人可以作为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存在,而与人来往最为复杂之处就在于人情绪的复杂,微笑的人不一定是开心的,哭泣的人不一定因为伤心,沉默的人不一定孤僻,喋喋不休的人恰恰可能因为寂寞,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就无法建立最底层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愿意和懂自己的人交流共事,每一个人也都渴望自己变成可以正确解读他人情绪的人,所以共情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源自孩童时期。
比起知识,学会情绪管理,进而提升自控自律能力,提高社交技巧,才是低龄儿童最需要培养的能力。遗憾的是这最为重要的能力,很多时候被我们忽视,虽然我们也重视孩子开心还是难过,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孩子在笑就好,在哭就哄笑,只是固执地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即便有情绪波动,也是幼稚和转瞬即逝的,其实不然。
用共情的能力去体验孩子的内心,从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以我们为榜样,慢慢演化出共情的意识和能力,并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简单却极为重要的社交活动中。乐他人之所乐,悲他人之所悲,能敏锐地洞察他人的情绪,能学习换位思考,懂得体谅和慰藉别人,进而约束和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求为他人带来更多的欢乐,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一定最受欢迎,且终身如此。
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