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11月10日
鼓励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教育部:运用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开展教育研究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批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科研队伍,催生一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相较此前政策,本次《意见》提到,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意见》还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在教育科研中的实践主体作用。
教育部回应近期减负话题:推进减负须有增有减、把握好度
近日,在教育部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对各地减负措施表示,南京相关方面已经回复,主要是对减负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简单化引起了社会和一些家长的误解。而浙江减负三十条是面向社会的征求意见稿,背后的目的是根据社会大众的反映和实际感受,进一步完善,不是最后的执行结果。作业时间的规定实际上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他强调,推进减负工作必须保持定力,遵循规律,综合考虑各方的诉求,有增有减,把握好度。
教育部:2018年全国24省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50%
在教育部5日举行的通气会上,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6岁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为14.5%、36.0%、71.6%、81.0%),15个省份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省份近视率超过50%。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向贫困地区倾斜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向贫困地区倾斜。
《意见》提出,到2020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中的劳动力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带动贫困家庭脱贫。
严禁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北京发布“防控近视十条”
“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严禁8岁以下儿童玩电子游戏”“高中阶段学生不低于8个小时”……11月7日上午,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门正式发布《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学生电子产品使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学生作息管理、学校教学环境等十个方面加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贵州出台减负新规,保证高中生每日睡眠不少于8小时
11月5日,贵州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其中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以内;保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同时,每学科每版本只推荐1套教辅,引导部分民办校电脑派位招生。
为防范机构跑路,山东荣成要求培训机构开设资金监管账户
11月6日,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针对近年来各地时有发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卷钱跑路”情况,山东荣成市实行设立专用账户并委托银行进行监管的举措,拟定了《荣成市民办培训学校账户监管合作协议》,以监管培训机构办学资金。
荣成市教体局要求,全市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资金监管账户的开设,并将一定的最低限额办学资金存入账户。银行根据协议,对其每个月的资金流动实行限制,即每个月累计支付资金不得超过最低限额的双倍。
同时,荣成市教体局组织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培训,进一步规范账务管理,杜绝不入账、少入账等不规范现象,加强对培训学校的资金监管力度。
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黑龙江今年年底前全面实行课后服务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于2019年底前全面实行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小学和初中非毕业年级不晚于18时30分,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阶段原则上不晚于20时30分;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合作等。
广东普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明年入园率至少达75%以上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
为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方案》提出,优先采用普通学校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能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加强并规范残疾学生学籍管理,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上海市加强对学习类App和进入校园使用的中小学教学资料的严格管理
上海教委等九部门日前印发了《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小学阶段不得进行期中考试,初中仅语数外学科可举行期中考试。同时,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进行培训成绩排名,不得宣传参加培训学生的升学情况,加强对学习类APP和进入校园使用的中小学教学资料的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