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规律却仍受制于规律

作为一个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的研究生,套用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来看看自己的工作。

首先,工作是一份交易。

老板是导师(或者说课题组),他提供资本(仪器设备、原料等),进行剩余索取;而研究生作为劳动力,是人力资本的提供者,进行具体的实验;两者形成团队,一起产出论文,与同行竞争稀缺性资源(声望/荣誉/学术认可)。其中,研究生是强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时间租(旷工),为此而产生相应的制度(毕业要求);越好的学校,因为租越高(成本越大),所以相应的毕业要求就更加严格。

接着,竞争有其规律。

科学研究中,比较神奇的是:供给方和需求方可以属于同一个体;虽然供需双方没有竞争,但并非科学研究中没有竞争了,而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论文发表前,大家都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论文需求,都是声望的争夺者;而论文发表后,竞争失败者提供声望,竞争成功者获取声望。这里面有个中间商——出版商的各种期刊,期刊先将自己的声望分给新论文,而新论文在之后的时间中发挥耐用品的作用,给与期刊声望。

竞争必有输家。同样的工作,一般认可不会超过两家;输家们付出无谓的损失。会同时认可多家的原因是由于论文审稿周期长、实验周期长,确实会同时做出相同成果。如果你写完论文,还没提交,结果发现相同实验已经被发表了,那你的工作就白做了,就是无谓的损失。

竞争充不充分看市场准入,而不是参与人数。较高的市场准入使得竞争不充分,有高额的租。爱因斯坦之后,一般来说,一个厉害的理论,都是由一堆人提出的;而且在同一时期,同样的领域内,还会有其他人得到类似的理论。可以通过人为提高市场准入来获取租,比如说使用昂贵的仪器。当然,参与人数与市场准入常常有关;一个准入高的市场,能进入的科研人员就会很少;而一个简单的实验条件,就常常有一大堆人在同时实验。

当然,竞争需要保护。

为了防止混乱,竞争的规则基本上是以先到先得为主体,宣传能力为辅助。你的论文先发出来,大家就对你进行认可;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你换个说法将东西讲清楚了,大家对具有更加优秀宣传能力的后者进行认可。原因在于论文中的结论可以被简单复制,如果不添加首创者保护,这样首创者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因为其亏损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就像培养明星一样,公司前期投入时,会同时养许多苗子,最终只要产生一个明星就能赚回来,但是如果明星火了后想转会却没有高额转会费,那公司就会血本无归。

当然,为了防止强者欺负弱者,或者有人仗着信息不对称使手段,科学界也发展了一套制度。这套制度以不同出版商的不同水平学术期刊为论文的期货市场平台,这样作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期刊去投稿,也就是选择合适的声望去获取,可以尽量避免期刊搭论文作者的便车获得租;同时,期刊会请专家来评价论文质量,将论文的价值折现化,这就是同行评议制度,防止作者搭期刊的便车获得租;也就是说,价格谈判过程为供给方选择期刊、期刊进行同行评议。当然,欺诈事件仍会时有发生,因为质检成本太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究规律却仍受制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