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

                          《引水行》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罗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李群玉(唐)

  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对坎儿井的描写。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张图片
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这是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最大的特点。

此番穿越大美新疆之路的第五天,我们便是去了吐鲁番坎儿井公园参观,初看确实没什么,不就是地下的水渠吗?当看到入口处镶嵌的几个大红字“坎儿井——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就觉得坎儿井后台一定不一般,深入了解了之后,更是对坎儿井赞叹不已。一定要写一篇文章好好夸夸,这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2张图片
坎儿井——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

你说的那么厉害,那到底什么是坎儿井呢?我来告诉你——

这就是坎儿井……的局部

什么是坎儿井?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是干旱 荒漠地区,利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可以自流地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吸水设施。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历史悠久,分布很广。长期以来是吐鲁番各族人民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之一。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自流引用,不需动力,地下引水蒸发损失、风沙危害少,施工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管理费用低,便于个体农户分散经营,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3张图片
坎儿井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新疆人民

那么这么伟大的一项工程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接下来讲讲坎儿井的历史——

坎儿井的历史

汉代尤其是汉武帝的主要功绩之一是开发了广大的西北地区。当时把移民实边和修渠屯田作为抗击匈奴侵扰的组成部分,这时西北地区成为仅次于关中的水利重点地区, 水利工程技术也大大提高。新疆特殊的 水利工程型式——坎儿井也创始于西 汉。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宣帝时 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 , 三国人孟康注解 卑鞮侯井 说: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可以看出,这个工程有6个竖井,井下通渠引水。

在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形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是比较方便的。而井渠技术已在龙首渠的施工中应用,新疆劳动人民大约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并将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条件下,创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 绿洲良田。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4张图片
坎儿井滋养下的绿洲

坎儿井历史背景如此深厚,那它是如何建成的呢?说到它的构造原理这就厉害了!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原因,我们老祖宗实在是太智慧,太付出了。

上一张图给你们看看!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5张图片
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构造剖面图

看不懂……啥意思?

不懂就对了,懂了那还有我下面什么事呢?

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6张图片
坎儿井工程示意图

竖井

先说竖井。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就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环形小土堆,可以防止一般地面水入侵。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7张图片
一口口竖井

暗渠

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200米,最长的长达25公里,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8张图片
坎儿井博物馆里的暗渠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9张图片
现实中的暗渠

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0张图片
木棍定向法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1张图片
油灯定向法

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公里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2张图片
因为有了先辈们不辞辛苦建设的坎儿井,才有了后人洁净的水喝

暗渠还有不少好处是,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至今,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因此,吐鲁番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

龙口

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3张图片
坎儿井——龙口

明渠

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顾名思义,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坎儿井的灌溉主要是由明渠部分承担的,明渠底部多为未加处理的黏土,两侧则用石子砌成,防止水渗出流失。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4张图片
明渠

涝坝

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 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吐鲁番夏天地表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坎儿井渠水冰凉,直接灌溉可能会伤及作物的根系,涝坝主要起到缓流和调节水温的作用。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5张图片
涝坝

看完坎儿井的构造原理之后,是不是对坎儿井肃然起敬呢?它的背后是多少人付出了汗水、泪水与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今天吐鲁番的繁荣,绿意黯然,坎儿井可是大功臣啊!我们说水是母亲,孕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长江,黄河是祖国大地的母亲,那么坎儿井就是吐鲁番的母亲!

那么坎儿井分布在哪里呢?

坎儿井的分布数量

根据1962年统计资料中国新疆共有坎儿井约1700多条,总流量约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其中大多数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 盆地,如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总流量达18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7万亩,占该盆地总 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6张图片
吐鲁番坎儿井分布图

坎儿井这么好,那可以在全国推广建设啦!不行……不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坎儿井不是哪里都能建设的,请随我来看看,坎儿井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条件。

坎儿井建设条件

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 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 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7张图片
坎儿井

吐鲁番虽然酷热少雨,但盆地北有 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 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却低于海平面154米,从 天山脚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离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 地面坡度平均约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与地面坡变相差不大,这就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坎儿井只取浅层渗水,不直接抽用地下水,因此对地下水影响小。冬季坎儿井水表面上看是被浪费了,实际却成为吐鲁番盆地很多植被获得水源的主要途经。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冬闲水最终都流向了艾丁湖,对艾丁湖自然生态平衡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艾丁湖多年平均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这样大的蒸发量在盆地内参与水陆小循环,最终又以山区降水的形式回归盆地,对盆地的气候乃至生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8张图片
艾丁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是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湖面比海平面低154.31米。

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 沙漠变成了绿洲。坎儿井太伟大了!

坎儿井与绿洲文明

吐鲁番绿洲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东临哈密地区,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凭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相接。没有坎儿井就没有现在瓜果飘香的绿洲文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会奇迹般长出绿油油的瓜果和庄稼,都源于坎儿井的滋润。坎儿井实现了吐鲁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开挖、维护及管理既是一项工程又是一种文化,既是当地人民的劳动创造又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它既是吐鲁番地区维吾尔生产生活的水源命脉,又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坎儿井减少了吐鲁番维吾尔族人生存的危机,使绿洲不断扩大。坎儿井还滋养了10多种脊椎动物,鸟类利用坎儿井筑巢、繁殖,鱼类食用涝坝里丰富的浮游生物,爬行动物、小型啮齿动物则利用坎儿井土丘及周缘穴居。这些动物与坎儿井灌溉的农田和哺育的一片片绿洲共同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

坎儿井有管理制度和分水制度,它的兴建牢固维系着吐鲁番农村社会,形成了维吾尔族社会的绿洲灌溉文化。高昌王国时期设水曹管理水利事宜,唐朝西州设掏拓所,各县有知水官、堰头、渠长,还配有专人负责用水监督检查,形成了谁用水谁维修、谁灌溉谁交租的管理制度和维修制度。清朝和民国年间,有官坎和民坎之分,民坎是谁修建谁所有,政府保护其所有权。

坎儿井还体现了维吾尔族水文化。在吐鲁番地区,村落的位置是根据坎儿井和灌溉系统所决定的,社会阶层也可以由坎儿井的存在而分辨出来。以坎儿井灌溉的村落都成长方形布局,为了用水方便,村中民居多建于坎儿井的明渠两侧。

离坎儿井出水口越近的地方,水质越洁净,地势也越高。过去,坎儿井的主人或者村中地位较高的人一般占有这种位置。人们长期形成了不在坎儿井中丢弃污秽杂物,饮用水的上游不能洗漱,保持井水清洁的文化。坎儿井的涝坝周围是人们娱乐和聚会的地方,老人表演木卡姆,村民在这里休闲聊天、讨论生产,小巴郎在这里玩耍嬉笑,坎儿井成了民俗和文化的交流场所。在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中,还流传着一些坎儿井的故事和歌曲。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19张图片
老人正在表演木卡姆,“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主要意思为“古典音乐”。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吐鲁番盆地更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既有半月标志的清真寺,也有佛教圣殿,还有基督教堂,多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互相尊重。吐鲁番的主体民族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他们能歌善舞,在已经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二木卡姆》舞蹈中,就描述了坎儿井的掏挖、使用及当地人们与坎儿井的密切关系。这种悠然自得的异域风情和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坎儿井的未来

作为丝绸之路上少数还在延续利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近些年来人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增多以及现代水利技术的发展运用,坎儿井供水量锐减,正呈现衰退之势。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疆吐鲁番盆地1000多条坎儿井中,仅剩下278条有水,保护坎儿井迫在眉睫。目前,坎儿井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有力保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6年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为坎儿井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维修和保护坎儿井。然而,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坎儿井工程技术本身的保护,更需要对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保护坎儿井任重而道远。

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_第20张图片
7天下1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

文献资料与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因为有您的美照和文字,才有今天这篇文章的出炉!感恩!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让沙漠变成了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