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一场大唐的盛宴

《妖猫传》一场大唐的盛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了《妖猫传》(yāo māo chuán)后,故事讲述了大唐青年诗人白乐天(即白居易)与倭国幻术师空海解密安史之乱杨玉环之死的真相及其妖猫真相之谜,但似乎并没有预想的那番激动,反之有些恨意,枉等了许久,得来的只是一场冰点的欢喜,苦又不算苦极,怒又不能怒发,尴尬中带些悻悻然,教人只能怏怏离去;好比一个孩子,告诉他晚间有圣诞节的盛宴,稍待忍耐便能饱食一餐,他满待欢喜空饿一日,然而晚上宴会等来的却仅仅一碗清汤寡水腊八粥,你说他怒不怒?

于是,我也越发自疑,陈凯歌的电影是这样子的?直至座位上卧醒,起身,散场,又于是该说,陈凯歌的电影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从建筑、街道、楼阁、桥拱、庭院,不可谓不严谨;从人物、服装、书法、雕刻、家居、风土人情,不可谓讲究;从投资九亿余,不可谓不是大手笔大投资;从画风,不可谓不展现了一个大唐天下,开元盛世……若将剧情论,然而,一切然并卵。

就剧情的定义而论,确实令人看不懂到底属于哪类。开篇的楔子,一只夜猫能与饥骨莹润双峰玉立的美人对语,极为不可思议,惊悚之外,神游其中,诧异之余,又加之在祟祟攘攘的背景音乐推动之下,尤把气氛渲染得紧凑、诡谲、怪诞,使人骇人听闻,意味大增,似乎瞬间开启了大唐魔幻巨制。然而倭国僧人空海来宫廷,目睹皇帝一死,死状惨绝,此剧似乎似曾相识,不禁令人想到《神探狄仁杰》里面的武曌梦靥一节,皇帝崩驾之惨,时人街头种瓜幻术之异,猫杀人吟诗之诡,蛊毒附人之悚,再加八字谶言“皇帝已死后即李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画风一转,谜题团团,匪夷所思,似乎又开启了大唐宫廷悬疑模式。然后又回忆到了三十年之前,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太白给玉环写诗,李隆基在宴会上的极乐之乐,直到"安史之乱"逼死杨玉环,从繁荣到衰败,从盛宴太平到马嵬兵戈,从独宠一身的爱情到尸解大法的赐死,似乎又略带人文史诗的风采。

魔幻、悬疑、史诗,都不可分割的揉杂一起,题材类型摇摆不定,带人刚进入一直视觉观,还未稳当却又进入令一种视觉观。或者是投资上的压力,使得在剪辑上的不肯忍痛割爱;或者顾全全部视觉考虑,使得嚼多而不能烂。由而类型不明,观影自然不畅,仿佛一个少年同时爱上了他的三个女同学,摇摆不定,顾此失彼,未暴露时每一个都是他的真爱,然暴露之时每一个又觉得他虚伪。譬喻大抵,如此而已。

《妖猫传》一场大唐的盛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开元之治”是在唐朝第八任皇帝玄宗李隆基的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无论、人文、军事、经济、农业、对外关系、综合国力,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昌盛。连倭国僧人都会潜意识的发出感叹“那是多么飘逸的声音,一定在大唐梦到的吧!”一语可见,大唐之盛、威望之隆、名声之远。白居易,字乐天,十六岁便赴长安,与当今“北漂”一样,时人见到他的名字戏言“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直见到他的诗歌,方才拜服,居极易矣。同样,“安史之乱”也是在天宝年间开元盛世之下出现的,由于李隆基纵情享乐,妄弃了励精图治,使大唐王朝走向衰弱的,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爱情与政治,即鱼与熊掌,李、杨二人的爱情随着“安史之乱”爆发,产生了严重对立矛盾,两者无法调和。为了政治上的苟全,李只得做出痛苦的抉择,放弃他的爱情,放弃他所爱的杨贵妃,然而影评中的“放弃”,竟然是一场阴谋与诓骗,与幻术师合谋,利用所谓的“尸解大法”将自己心爱的女子葬入棺材,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为之,心中要承受多大的苦痛与谴责。还有一个爱着贵妃的白龙少年,宁肯舍弃自己生命而要守护着她,只能将自己的生命附在猫的身上,尤而衍生了“妖猫”,妖猫为了爱而复仇却杀苟活的李隆基,刺瞎了李隆基双眼,两者的爱情观对比如此分明。

《妖猫传》一场大唐的盛宴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影片中所提及的“风邪”、“皇帝已死后即李诵”,都是为后面悬疑埋下一语成谶的伏笔,然而伏笔初显,收笔却无,不能收尾呼应,这无疑大大的减弱了剧情的悬疑性,使人叹息不值。“左师”、“金吾卫”、“大青龙寺”、“霓裳羽衣曲”、“杨国忠”、“安史之乱”、“马嵬坡”、“延秋门”都是历史真实的大唐璀璨文明的见证,极其容易带领关注融入情景,但太少,略显不足,亦太单,略显肤浅。女子丰腴体型、缠足裹胸、袍衫襦裙、宏伟的颜体,这些都具有考证癖。

《妖猫传》一场大唐的盛宴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陈凯歌好建城。为了拍《荆轲刺秦王》,在横店建造了“秦王宫”;为拍《赵氏孤儿》,在象山建造“赵氏孤儿城”;为了拍《妖猫传》,在襄阳打造了“大唐影视基地”。此处暂且不论影片的优劣,然而仿城考究精细,电影取景皆实,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肯定的,不单为电影拍摄做出了贡献,且为后来的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历史还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妖猫传》一场大唐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