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番滋味——阅读随笔《说来听听》

《说来听听》

这是一篇近期阅读的随笔集结,体会了在一边阅读中,一边对一些段落的想法,也是很有一番滋味。

“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能反复练习。”

真的是这样!有时候会去翻之前的一些内容,发现其实方法是在的,但是是否这样的方法有被正确传递出去并且被运用,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及时调整。并且不断吸收到新的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内容。会想起一稼老师说的四轮学习法,其精髓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

有的孩子进入到图书馆,就会捧着书看,因为有这样一个环境在。也努力想要为小朋友创造一个不仅有阅读的资源,而且能将阅读中的内容表达出来的氛围,希望在目前基础上,能和小朋友之间产生更大的联结和互动!

“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如果说了解字面意义是第一步的话,那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就至少是第二或第三步了。所以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先看图片去了解整体是第一步,特别是在封面的停留和预测;接着,能够逐渐认读出文本,是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图片去理解是第三步;理解之后,能否针对这个文本进行思考,如果自己去写会怎么去写是第四步;能否将这个文本归类,运用到适合的场景中是第五步。也许还有更多步,说不定过了段时间再读,又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因阅读而开启记忆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泉源。”

其实真正能产生作用的,也许就是从阅读中唤起的和自身相关的联结。是曾经的经历,与书中内容产生了共鸣,是回忆起之前的过往,启发反思可以做得更加好的下一步,还有那种曾经体会到的感受,在书中找到了文字的依托。

“说给自己听的动机源于倾听自己的内在想法。”

三种分享: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

四种表述方式: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大家一起来发言、聊出新想法

想到是一方面,说出又是另外一方面。在说的时候可能一开始也不知道完整的要说什么,也许就像一开始不知道要写什么一样,一旦开始最小化的行动,一点一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想法跑出来。也像小朋友画画一样,比如,加拿大画家雷诺兹的绘本《点》。

“《点》讲的是一个孩子认为自己不会画画,也不愿意画画,老师鼓励她“那就随便画一笔”。她生气地只画了一个点,可是老师没有责怪她,郑重地请她签名,还装裱起来挂到办公室。从此,这个孩子就觉得画画没什么大不了,就继续画下去了,还一路画到了学校的画展上。”  —— 出自「得到」

“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和阅读别人故事的心得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体会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发掘自己的潜力。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这一阅读心得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别人硬塞的二手心得。”

孩子对阅读一本书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时候可能语言还无法准确描述出,但就是那个说不出的感受,也是最真实的表达,当有一天能够寻找到合适的表达或听到这样的表达时,也许就会出现令人欣喜的Aha moment!

“在阅读讨论的活动中,虽说每个人的意见都弥足珍贵,但集思广益所理解的文本,往往要比个人的诠释来得复杂且深刻。”

集思广益,每个人真的都有丰富的宝藏。

“要想帮助孩子们或大人把读书心得报告得条理分明,首先要真心接受他们的意见,相信所有看法都弥足珍贵。”

很重要的一点,鼓励说出看法,同时不批判,就会留有可讨论的余地。

“有时候,直截了当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未必不管用。”

“「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提问,却不暗示答案可能是什么,而且没什么攻击性,就算答案是“我不知道”和“我猜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像是好奇心问句,想要了解过程,没有对结果直接做判断,避免了直接下结论,而是敞开心扉想要去了解,愿意去听一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就好像如果孩子做了一件大人难以理解的事,比如之前有看到孩子摘下教室里的植物树叶擦桌子,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最近看了消防故事,想要模仿去灭火。这是对于我们难以理解的事,如果不先问一问,很可能就直接下结论,然后孩子可能就只有委屈的感觉,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会有点像电影哪吒小时候被欺负的情况。

让人能够愿意去听一听「你是怎么知道的」,也许这就是这个问句的魅力。

“不管你的阅读能力如何,一本值得耐着性子读完的书,就值得重读一次。”

能够让我们耐着性子读下来的书或文章,通常都有存在吸引我们的部分。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探究,或许是和自己经历过的产生共鸣,又或许是说出了自己的某些似曾相识的感受,或许还有很多原因,不过到底是读下来了。

“只有重复阅读,才能深入了解一部作品。”

一个单词在情境中看到至少七遍以上,差不多就可以记住。有些类似,像量变到质变,而且每一次随着自己的经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爸爸妈妈如果要和小朋友讨论读过的绘本时,也可以试试让小朋友讲讲不同的感受,可能以前就只是听过,而现在可以自己读了,甚至可以自己讲了,对于熟悉并喜欢的内容,也是会比较好切入,值得再读一遍!

“很多为孩子写的书,以「时间」为题,有很特别的着墨,此时这个特定问题就可以派上用场。探索时间是如何对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造成影响,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文本的重要涵义。”

这个特定问题指的就是:“你认为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得花上多少时间?”

这个问题好像倒真的值得去看一看,故事中的时间变化,一个故事的时间,好像对“破译”故事内涵有了更多的线索和更加不同的角度,说不定可以发现一本书中作者想要传递的很特别的部分或深意。

其他问题有:

“故事主角是谁?”(main character)

“书中哪一个角色你最感兴趣?”(the most interested character)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where)

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要素就蕴藏在故事三要素之中,character人物、setting(when and where)场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交流的时候可以试试看一起去寻找,像寻宝一样


“抓鬼游戏”
阅读的深意

这两页是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了一个「抓鬼游戏」。鼓励若共读一本书,由阅读者各自先提出3个问题,然后选择同伴讨论“抓”出想要更多探讨的问题;接着各组之间讨论,继续“抓”出问题,最后只能保留一个都想深思的问题。

这一段特别有启发,会觉得有点像「以终为始」的思路,要想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那一开始的问题就需要是大家感兴趣的,然后让问题本身去带动内心的好奇去寻找答案。

如果放到家庭共读中,那同样能够引起孩子和家长好奇的,那就是封面了。对于看到的封面图片的描述,以及很重要的看到这个封面后,对整个故事的预测,在封面多停留的一些时间,说不定就会成为点燃好奇心以及提升阅读专注力的关键。


看到这本书时,仅仅翻了几页,就一下子被吸引。就像书中说的,“一本值得耐着性子读完的书,就值得重读一次。”每天读几页,然后对一些句子做笔记,发现这样的节奏好像也是刚刚好,刚刚好到让一本书有时间真正进入到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有一番滋味——阅读随笔《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