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7 叙事12月7日

今天早上开始工作的时候,听对面2个女生聊天,是中国人。刚开始我是在听音乐,后来间隙听到聊天内容,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就调低音量偷听她们的聊天内容。

她们聊到“迷茫”,说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是迷茫的,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个女生说,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每次发工资,薪水都要贡献给房租,觉得自己就是在给房东打工。有的朋友在新西兰结束了打工度假后回国很不适应,国内的生活节奏很快,在这里慢悠悠的过了一年体力活儿,不用思考人际沟通、职场之类的事儿,回去后很不适应。恰好今天早上也看到一个帖子说,有些人回国之后继续申请澳大利亚的打工度假,有的出国读书或者做志愿者之类的项目,有的辗转想办法又回到了新西兰。

我听她们聊天的时候,自己庆幸,现在的我不是迷茫的,我知道自己5年后的大概方向,虽然还没有拆分到每一年,每一月,至少已经摆脱了迷茫的初级阶段。

而晚上回来和妈妈视频的时候,提到了一些话题,让我觉得很沉重。我很惭愧自己不能担负起养家的责任,目前的我没有那个能力,而接下来的5、6年内,我也不敢肯定、打包票的说我可以孝敬他们,让他们不用为晚年生活担心。就拿最简单的养老、医疗保险来说,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个体,所有没有单位交保险,自己每年要负担的保险费用,两个人加起来是1万多。而这些钱折算成纽币是2000多,如果是打工度假的话,1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让他们一整年无忧了。但是如果回到国内,我不自信自己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就算找到了,在外面生活的成本,扣掉之后,能剩下多少。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回国之后不适应,又想办法回来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里的生活性价比更高(这点是最重要的,同样的时间付出,在这里的生活成本比在国内便宜),其次生活节奏没有国内快。当然这些是目前我的观察,留在这里还是回去,每个人的想法、选择都不同。

所以,一聊到这种话题,爸妈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却还要想办法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工作赚钱,最少还得工作7年,爸爸最少还要工作到65岁,否则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父母不想给我增加经济负担,而我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能力来承担,觉得惭愧,所以内心顿时会焦虑。爸妈嘴上说,你把自己管好就行了,我们不需要你操心。可是为人子女,过完年我就27岁了,如果17年年初开始找工作,就是28岁“高龄”,这么一想,觉得自己得认真为未来准备起来了。


晚上看了一部纪录片,法国制作的《人类》,里面有提到贫穷、同性恋、爱与暴力等话题,关于同性恋,今年美国通过了同性恋合法的法律,之前看了那部介绍图灵的电影,包括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对全国各地游客对“自己子女是同性恋,你怎么看”这个假设性话题的回答,有的游客说,我会把TA打死,这违反了穆斯林的传统;是怪胎,是病,我会让TA去接受治疗,我不会接受,但是没办法,TA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们可以嫁给一个男人,或者娶一个女人,但如果不这样做,我内心还是不会接受的,但表面我不会说什么;也有一些游客说,我没权利去评价孩子的选择,交给上帝;他们是我的孩子,无论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我都接受,我爱我的孩子;在去年的时候,我知道美伦夫夫,那个时候算是我正式接触到同性恋这个概念,内心还是会觉得恶心奇怪,两个男人在一起,但是因为这对颜值超高,所以在微博粉丝超多,但是生活中遇到其他同性恋的事情,我内心是不太能理解的。如今,我觉得,性取向这个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自己能选择的,无论喜欢男还是女,作为一个旁观者,尊重就好。我们没有权利去评价别人的性取向,更没有权利去贬低人家。站在所谓的道德高点上去评价别人,没资格!

纪录片里面有个黑色皮肤的女生,她说到自己是同性恋,甚至让自己的一个男性朋友假装是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也因为性取向的事情做了很多宗教要求的改正,而那个男性朋友也强迫了她,导致她得了艾滋病。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她说,现在没有人能强迫我去改正,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开心的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大意应该是这样)。

我会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好的坏的,所思所想,希望这样的坚持能让1年后的自己更加清晰理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D27 叙事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