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好继续漂泊

整整两年没有回家,在德国博士答辩之后,未等到确定工作,我就拖着疲倦的身体返回山东农村的老家。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一句话的含义——强弩之末不能破鲁缟者也。自己觉得只剩下一口气活着,迫切需要回家补充元气。

在德国,一整个冬天灰扑扑,没见到几天阳光;我盼望着回到老家,然后一有阳光我便牢牢地坐在院子里,补血补气补阳光补亲情。在德国,瞅着朋友圈里各种照片,羡慕大家在国内生活的便利实惠,各种淘宝海淘、各种美食美衣美男子美女子美娃子。经常自嘲在欧洲是村里人,眼见国内的人各种吃喝玩乐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各种发达便利,我非常羡慕嫉妒恨。

回来了,我才发现自己严重理解错误,因为我忘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从德累斯顿——柏林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山东老家,事实上是这样的顺序:第一世界城市——第三世界城市机场——第一世界城市机场——第三世界村里。这一路50天,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的村里,我的价值观消费观人生观婚恋观世界观乃至我本人活着的意义又苏醒了。

虽然去过上海很多次,刚下飞机,我还是觉得到了第一世界,高楼鳞次,物价昂贵,当然还有大街上带着焦味的空气,陌生人的面无表情等等副产品。一个人坐地铁,出于村里人的小心谨慎,把钱包悄悄放好。从欧洲到上海的飞机用了十一个小时,从上海到济南的高铁三个半小时,从济南到我们村的大巴用了两个小时。从数字上看似乎很方便,而从济南到我们村的大巴每天只有两班,为了调时间,在上海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清早赶高铁到济南,然后彻底回到了家。踏进我家院子的那一刻,我感觉心跳都变慢了,一种站在土地上的真实感。当然也有些其他的东西刺痛着我提醒着我。

朋友圈看到过一个文章说在中国什么层次的人到了国外仍然是什么层次。我想这对我并不适用。我在德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穷人,在中国则时时处处被人提醒着自己是穷人。每次回国,我总会有很多计划,带父母旅行,做头发,配眼镜,淘宝买东买西,希望能以比较舒服的规格享受生活、孝敬父母,但事实是,所有需求都只能以最低规格被满足。父母是不肯跟我旅行的,在他们眼里有很多正经地方需要钱,甚至连我们市里都不愿意去;回国之前下决心去配最好的眼镜,不需要讲价,结果讲价讲到人家店员都生气了;淘宝上长长的list一个个被砍掉等等。因为眼前看到、耳朵听到的都是让我胆怯而气馁的贫苦,不足一周,我就被重新洗脑了。

唯一还让我有所安慰、能够增加我在别人眼里价值的是,中国人都迷信德国。受过教育的同学们都能准确说出某些德国令人发指的优点,而老家的村里人仅知道德国是外国。作为一名大龄未婚待业女青年,回到村里,有一种隔靴搔痒的荣誉感,更深刻的是恐慌感。在德国村里,我慷慨激昂地用英语答辩如何使锂电池提高容量,到了山东村里,大家只知道我博士毕业了,不止一人还问我,博士毕业是不是要接着读硕士。诸位说这话题是不聊了呢还是不聊了呢。更多的人是关心我的婚恋问题。我这种超龄剩女已经超出他们评判尺度,唯有一直读书这个借口可以勉强抵挡他们,而我的小学同学们都在准备生二胎了我经常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在小地方,我发现找个地址很繁琐。所有的地址都很长,XX路南靠近XX街XX店旁边,看了一圈,没有门牌号,首先要分东西南北,而我只分左右。而德国的地址永远是非常短小,精确,外地人、没有方向感的人都可以找到。我也不习惯我妈买东西,为了几毛钱讲来讲去花好几分钟,她埋怨我不会讲价,我埋怨她浪费时间。家乡的超市里买完菜,还要找店员给称,店员都不记得码,经常按错价格,要睁大眼睛。还要感叹老家的人工费真便宜,一个中等超市能配上几十个店员。

我也由衷觉得,山东农村人真是最可怜的人。村里人都到处去打工,远的到新疆到国外务工。大部分人每个月最多挣三千块钱,能攒出二十万块钱给儿子买房子。你能想象他们的日子有多节省克己才能攒下这么多?北上广深的剩女泛滥成灾,而在这里完全颠倒,因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谁家如果有个女儿,简直成了宝贝。据说连十六七岁的还在读中学的小姑娘都被人盯上了。很多二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在家里娶不上媳妇,家里父母愁得了不得。为此彩礼钱暴涨,有很多说法:万里挑妻(一万块钱的彩礼给男方回七块钱),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紫色的五块钱人民币,一千张红色一百的,一片绿色五十的,加一起有二十万块)。也为此,山东年轻女性在家里的地位非常高。娶个媳妇都不易,千万别跟人跑了,跑了就再也娶不上了。所以,没去过大城市的我妈妈不是那么担心我这个超龄姑娘,耿耿于怀的是我弟弟的终身大事。由此我倒也得出另一个结论,一些在婚姻市场竞争力弱的人,若是生活在西方,得不到父母的助力,那只能一辈子单身了。而在中国,有父母的助力,结婚的成功率会高很多,这也算是我们文明的一点好处,至少对弱者来言,不至于那么令人绝望。

过了年,到初六,基本上年轻人都出门了。我这种正当壮年的人赖在家里简直是大逆不道。在山东村里收到意大利同事的问候信,我一边用生锈的方言跟我妈聊着家常,一边用也生锈的英语回复她,感觉非常不真实。我们村里的时间是很慢的,也很不值钱。对几十年来熟悉的困难,我还是觉得束手束脚、无法改变,譬如我们的贫穷,我父母的劳苦。父母却手脚勤劳,从不认为自己在吃苦。而我因为不能改变会觉得非常苦闷,人已到三十,经济仍然薄弱,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成家立业。以前不能体会我母亲每天睡到凌晨就醒的感觉,现在突然间就会被惊醒。所以我在村里呆不住,三天两头要出村。只要有出村的机会,我就非常欣喜,忙着见同学朋友。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乐于追求知识真理,那么欣赏聪慧渊博的朋友,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永远不用面对困难无能为力到了绝望的感觉。在村里,毫无机会,令人绝望,我唯唯诺诺迟缓笨拙。

我何尝不想留在国内找份工作,离家近,照顾父母!可我也知道自己家里根基有多薄弱,国内青椒经济压力有多大,如果想多点安全感,至少要拿个副教授吧。以我的资历和文章连副教授都无法够得到。所以,我还得继续漂泊。

刚回德国的时候,下了决心如果三个月找不到博后就马上回去。但现在我转了念,大概是因为这里的机会吧。去瑞士面试,非常受人尊重,来自陌生人的尊重,只是因为你有这方面的知识。我真心喜欢这种纯粹的感觉,大概这是唯一让我觉得公平又有可以为之努力而改善现实的希望,从而给我生活的安全感。

同时我发现自己又不争气地想念家乡,那大片的阳光,苍蓝的天空,清晨树林里欢叫的喜鹊,有一些错综复杂的情绪又一次淡化,写下这些文字,让我记得,让我清醒吧。

过去我很看不上三毛的书,思想性感受力都没有,语言也不出彩,凭着一腔矫情撑起的文字。现在我独在异乡漂泊,有时候想尽情哭一场,就单曲循环听三毛填词齐豫唱的《橄榄树》……因为它很简单朴素,却是世上最懂我的歌曲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

远方

为了我

梦中的橄榄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好继续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