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刘新言
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博士
微臣GRE数学教师
微臣留学项目专业导师
新加坡国家科学奖学金获得者
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一等荣誉学位
微臣2015年GRE学员
GRE:V160+Q170+AW4.5。
12月27日分享会上,加州理工博士刘新言的“迷惑发言”,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在座家长的骚动。
刘新言的个人经历从一开始就是碾压性的大神模式:学在高考地狱带的山东泰安一中,考入港大少年班、高二跳级、大学留学南洋顺手拿了新加坡国家科学奖学金,获牛推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师从美国三院院士(全球仅19位)搞科研。当这位一路过关斩将的天才少年,漫不经心地说出“GRE真的没那么重要”时,真的太拉仇恨了。
回顾自己盲目备考GRE的惨痛经历,刘新言说自己才明白一个道理:不受专业训练,大神也考不好GRE。
以十年的长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留学生涯,才逐渐明晰了GRE在留学、科研乃至人生旅程中确切的意义。
01
躲不掉的GRE,
考的其实是思维能力
1. 少年新言之烦恼,“留学+智商”还是考不好GRE
大学就已经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我,当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很自信,却没想到自己的杀G之路还是艰难地走了两年。2013年9月第一次裸考成绩V149+Q170,我把原因归结为没背完单词,于是开始狂背单词、刷题,但第二次考试,V150+Q169让我着实迷惑了。
英语水平、过人智商、用功刷题原来都不是考好GRE的必要条件,那时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备考方法产生了怀疑,但问题出在哪里我依然一头雾水。
2. 这场躲不过的标准化考试,到底要考什么
首先要明确,申请研究生和博士才需要考GRE,不是只考外国人,美国人也要考,所以英语根本不是决定性的要素。
它看似在考语文数学,实质上是通过种种方面考察更普适性的逻辑思考能力。既然这是一场标准化考试,那么必定出题有方法和规律可循,能够明白要考什么,怎么考的人才是最终赢家。
这个道理,直到2015年,我听了微臣8门线上课程之后才茅塞顿开。当时新加坡还没有微臣的线下课,我只能紧跟线上。微臣的方法如同当头棒喝,让我意识到我究竟做了多少无用功。
我当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也是这样的冲击让帮助我迅速把自己格式化成GRE需要的考试思维。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刚结束了线上课,就参加了考试,成绩的提升是飞跃性的。
刘新言成绩提高过程
02
GRE是“歼灭战”和“闪电战”,根本不是“持久战”
1. GRE只是一场必要的考试,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第一,GRE必须速战速决。在申请材料的诸多准备材料里,只有GRE是一种非常无差别的、可以量化的指标。
GPA(绩点),需要三年的持久战去积累到3.6+的硬件标准;简历、科研经历和个人陈述,都需要拿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积累经验,这些才是更需要申请者花时间去添砖加瓦的事情。时间和经历都有限,所以所以GRE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掉。
第二,GRE完全可以闪电解决。GRE只是一张Pass卡,你不得不过。GRE也并没有多难,数学更是中国的中学水平,难的只有考你的方式。
既然有人一直年复一年地帮你研究GRE考你的方式,拿出最快捷的方法,让你闪电解决它,何乐而不为呢?在接近一年半的失败探索和一个月立竿见影见成绩两种方法之间,明智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2. 精准点拨和牛人指路是必胜法宝
在没有接触微臣的课程之前,我也误以为GRE成绩可以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
我在留学时也天天会用到英语,但是GRE成绩并未因为堆时间而提高,因为GRE是思维战。
很多微臣的班型都非常短平快,短期内颠覆、夯实、提高,上完课就立竿见影出成绩。
甚至我们后来在新加坡推广微臣的方法,因为新加坡教室租金太贵不得不缩短课程时间跨度缩到仅仅5天,只把最精华的部分教给新加坡的学生,依然考出了一大批非常密集的高分。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作文,盲目准备的我作文一直徘徊在3.0-3.5分。直到上颜余真老师的作文课,老师手把手带着我们现场写作文,怎么破题,怎么论述,逻辑层次一目了然,所有同学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文材料。
结课之后我简单准备了考试,立刻实现了作文4.5分质的飞跃。后来我才知道,颜余真老师是在科学界顶级期刊Nature上发文章的大牛,教我们写GRE作文真的是小菜一碟,思维更科学缜密,也更符合GRE出题的胃口。
来微臣GRE冲325课程,TOEFL线下百分班
利用寒假闪电解决标化考试,节省时间!
名额有限,预报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