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优秀的绵羊》

《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是由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2015年出版的一本有关美国现代教育,尤其是常春藤教育的解构与评判的书,对于博雅教育的衰落与精英教育的盛世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尽管他的见解独到,颠覆了人们对于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也只能作为激起改革的一小步吧,要改变当代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恐怕没有个百年是完不成的。

读书笔记:

1、不少父母利用孩子的成长来填补自己脆弱的内心。

2、优等生的父母往往意识不到,甚至是有意不去了解他们的孩子的痛苦挣扎。

3、赞美代替不了温暖,浮夸的自信代替不了自足的能力。

4、快乐并不是重点,控制才是本质。在中国的文化里,子女是自己生命的延伸。

5、就算你自己的家庭或是父母是理性的,他们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其他家长并不理性,因此学校也就不想理性,甚至整个社会都不理性。不论老师怀有多么良好的初衷,校长或者其他高层管理者总是与他们背道而驰。教师是系统里停滞不前的一个群体,也是很无奈的一个群体。

6、学校逐渐演变成一家“客户至上”的服务型机构。不管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也不管是否对他们的心智发展有帮助,甚至也不需要高标准要求学生,只要是家长要求的,就应该“双手奉上”。在“客户至上”的环境之下,一群优秀的教师和一群聪明的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教育。

7、富裕家庭的生活方式就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可以量化的美德。可以“量化的美德”无非就是可以在大学申请表上体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总而言之,我们并非应试教育,而是应试而活。

8、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是一种“伪自我”。当一个孩子力争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往往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会被忽视。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失去关怀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

9、现代父母急于保护孩子尽量不受“痛苦,挫折以及不愉快的折磨”,其结果就是造就了头顶光环的年轻人的一些共性:圆滑,能干,世俗化。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和自我角质观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需要依赖于外界权威给他们一些象征性的认可,才能构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10、整个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为上的野蛮性竞争。

11、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时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能够提供了什么本质。

这是书中第一部分,我做下的笔记,是作者就当代教育体系的缺陷与价值观的扭曲作出的陈述。在阅读过程中,我并无觉得作者有夸张的嫌疑。相反言简意深。 在最开始,关于家庭教育中,作者就犀利地指出父母对于孩子的愿望看似为了孩子,实则是为填补自己的缺憾。甚至提到中国文化里的“生命延伸”,大多父母以“父母”一职强制孩子的现象看起来就像上司对下属的各种要求。这并不是真正的亲子关系。还记得在我小时候,那时我正处在中考高考的阶段。我爸妈总跟我说:“你就像我们开的一个公司,我们投资你,等你考上大学了,那就证明我们的投资成功了。反之那就失败了。”(言外之意就是为了不让我爸妈的“公司”倒闭,我只有努力考上大学一条路。) 如今,我完成了大学教育。我爸妈似乎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让我再去争取了,终于等到父母放养的那一天,我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或者喜欢或者擅长做什么。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批评父母的功利主义,相反,从我取得大学录取通知的那一天,我父母对我的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父母是能提供给孩子真正的教育的,亲子关系也是可以完全不功利至上的。只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强制扭转了父母的角色,强扭的瓜不甜,但是只有孩子知道不甜。父母只知道效益,社会只知道文凭。

接下来说学校,作者说,当代的学校逐渐沦为“客户至上”的服务型机构,学生是产品,成绩是效果。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读到这里时,我联想到去年曾去北京某英语教育机构实习的经历,最开始要接受培训,却被要求忘掉所学过的关于英文的所有知识,让我们在脑中重构英语的语言体系,而重构的内容来源于他们自己发明的并被渲染得几近妖魔化的“表音密码”,简单来说,该套密码就是为了让学生一看见英文就能脱口而出,不管学生是否会运用该词或是否知道其内在意义。编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口诀,并完全无视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规律。而宣传也是牛得可以上天,大意是该密码最终会颠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成为主流。在该培训机构的一周里,我假装家长,打电话去前台询问。 在面临考核时准备了一大堆问题反问考官(其实不是问题,只是表音密码里的无数漏洞中的几个。)与领导吃饭时,也试探性地问过他一些问题。前台支支吾吾不直面回答我的问题,只说让我带着孩子去做一次测试。 考官对我提出的问题也是显得力不从心,回答不上来就以“特殊情况单独记忆”为借口。而与领导的谈话也让我确信他是被洗脑了准备用他的那套话术洗脑千万家长。跟二姨汇报后,二姨一眼就看出其中猫腻,告诉我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学生能看见英语便脱口而出迷惑家长。效果就是成绩,最后我找个借口跑了,难以理解,一个教书育人的职业如今变质成这样。再细想,其实这样的教育机构并不少见,甚至公立学校也打着升学率和名师的牌子招揽“生意”。如果教育沦为如此,只以成绩为主,以让家长掏钱为目的,已竞争为动力,不敢想象处在该体系下的孩子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如今其实已初见端倪。

再来说整个体系的问题。作者在讨论教育体系时,提出当前流行的“可以量化的美德”,一语中的。试问美德时可以量化的吗?可以量化的美德还算美德吗?但是当代教育偏偏将对于学生的美德教育,人格教育量化为分数,从小学时的操行分,到大学的德智分,每学期要求的社区服务,这些强制性的美德教育其实给学生灌输了一个思想:美德也只是一个任务而已,完成了就能得到高分。然而那些深入骨髓的美德,如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威武不屈的正义感,善良的同情心,优秀的团建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全然流失在学生完成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做这些都只是为了分数的人,相信在未来也不会自觉衍生这些所谓的美德。毕竟美德只是他们登上成功的垫脚石而已。这就造成一个局面,近十几年来,高校陆续出现高分低能型学生。要看他们的分数,那是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但若说起生活的自理能力或者生存能力交往能力,简直是低到尘微里。这也就是为何今年来人们迫切感到“情商比智商重要”的原因。智商大多源于先天,情商却是可以培养的。然而当美德教育量化为分数时,这仅剩的教师能正确引导的部分都消失殆尽了。

教育体系不止存在量化美德的问题,在扭曲孩子性格上,也“功不可没”。作者提出的“伪自我”,是父母需求下的变质,而催生这种现象的,正是教育体系中宣传的主流价值观。学校尽力培养十全十美的人才,然后大肆宣传,父母跟风,要求孩子也做到一模一样。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从小便习惯性地压制自己的真正想法,忽视自己久了,就会忘记自己的存在。作者提出,这样的情况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关怀自己的感受和渴望的能力。而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盲目,无主见,随大流,没有勇气。在中国,最常见的就是,读完书托家里找个工作,碌碌无为。要不然就是进入就业市场,看看能应聘上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没有目的性和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通病。很多人到了中年依旧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衷于什么。忙于生活,忙于死亡。“伪自我”是父母学校眼中的优秀形象,而背后,却是人格的渐行渐远。久而久之,同质泛化,没有个性的人黯淡了整个世界。

功利主义是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基本从学生的竞争性以及面对失败的抗压性可以看出来。竞争从小就充斥着我的生活。我妈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人家谁谁谁的孩子多优秀。会······会·······还是第一名。” 比较是竞争的开始,竞争中的胜利者自带光环,每次出场都全场瞩目。而竞争中的失败者要么沦为社会底层的劳动力,要么打鸡血似的盼望着逆袭成为下一轮竞争的胜利者。作者提出,如今的孩子“需要依赖于外界权威给他们一些象征性的认可,才能构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自己的价值并不能自我创造,而是需要外界的承认。然而

这本就不是公平的竞争。我在柬埔寨大半年,接触的学生多了。许多家境优越,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学生,就算成绩不好,也能展现出“自己牛逼哄哄”的气场。然而班级里的第一名常常是家境一般,甚至贫困的学生。他们有着优异的成绩,极好的口语能力。却在面对好的工作机会时畏首畏尾。原因在于,他们得到的“象征性的认可”太少,平台小,机会少,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能力,认不清自己的定位。因此,缺乏勇气。这个时代,“谦虚”已经不能算是一个褒义词了。气场似乎更加重要,而气场,是需要外在的承认与填补的。这就是我认为这样的竞争不公平的原因。记得曾经BBC有一个纪录片,好像是记录穷人的生活的。追踪几十名穷孩子几十年,直至他们的暮年。最后得出的结论,几十个穷孩子中,仅有一个完成了阶层的跨越进入到上层社会。我想,阻碍穷人阶层跨越的其中一个原因,和教育是分不开的。虽说现在的教育都是“有教无类”,但平台只对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孩子开放。思维的局限,眼界的限制,都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

最后,再说一点。作者提出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能够提供了什么本质。关于这一点,我在乔布斯的演讲中得到过确认。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在他上了大学后的六个月,便辍学了。原文如下: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六个月后,我在大学找不到任何价值,我不知道我这一生想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学能帮助我找到怎样的答案。)

大学不能帮助他定位自己的人生,因此,他选择离开。而在辍学后,学习到的课程却在之后mac的设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是这样,如今的精英教育只注重学生的绩点以及专业的发展,论文的发表。却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规划毕业以后的生活。因此,“毕业既失业”的情况并不少见。

接下来,第二部分,作者开始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如何形成并影响全世界的。

读书笔记:(以下由原文抽取整理)

美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的英式高等教育。二是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徳式高等教育。

在南北战争之前,英式高等教育在美国得到发展。课程设计依托于文学名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但在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出现后,早期的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逐渐被淘汰,开始有一些大学尤其注重自然和社会科学。整个研究生院的教育和研究体系诞生了:大学不同的专业系,全国性的专业协会和组织,同行审评的学术刊物、不出版就出局的游戏规则、不同级别的专业职称、教授终身制、毕业论文以及博士学位等。由此,美国教育慢慢转变为培养专业人才。在一战到二战期间,美国掀起反对教育专业分类化的浪潮,开始发展“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开设“名著课程”。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强制学生阅读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西方经典被批评为有“大家长统治”的嫌疑。而在美苏争霸上演后美国联邦政府向课题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因此,大学的资分配在教学和研究之间竞争时,后者轻松胜出。20世纪70年代,学术交流变得愈加普遍,课题研究也随之更加细化。教授面对教学任务时,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无限的自由,所以他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就是他们极其专业化的研究领域,由此,碎片化和专业化的课题主导了本科教育。由此,徳式高等教育占据了美国教育的主导地位。而由此由衍生出精英教育,并且风靡世界。

美国的精英教育由此而来,以国家需求为根本的专业化教育摈弃了学生的“通识教育”,极度细化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不能学会用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丢了西瓜捡芝麻,在研究专业领域时不能联系到其他领域,孤立又形而上学。虽然在中国的大学里,也有开设历史,文学等公选课。但其分数的比重决定了该类课程一定是被学生忽视的。往往期末考试只求及格,而又在专业课上力求完美。曾经遇见一个在读研究生,他对我说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的区别,举例学习一台汽车的构造,本科教育是教会学生关于汽车大致的构造,而研究生教育则是让学生研究一个轮胎的构造,而读到博士,则是研究轮胎的一个轴。他用此来比喻大学教育的细化,到最后,却依旧是要回到整体上来。

而教育的专业化,使得大学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之前写到在进入大学前,学生的美德被量化,而进入大学后,美德继续被量化,甚至被忽视。这也就是为何当今学术界频出学术造假的原因之一,不仅学术界。在文学界,抄袭的风气大行其道,许多作家甚至以抄袭登上人生巅峰。诸如此类的事太多。道德底线的缺失说到底还是是由教育引起的。而在大学生的身上,情感的缺失,品德沦丧,心理的构建与能力也是由此而来的。大学生自杀的新闻频出。大多是生活受挫,不能毕业,情感问题等造成。令人唏嘘,一代骄子却因这一点小事而放弃生命。更有甚者,将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同僚的身上,对同窗痛下杀手的事也震惊着社会。这些种种,不能说完全是因为缺乏“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而导致的,但大部分原因来自于此。 中文的学术节在某一段时间内是清明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旧保有一颗赤子心做研究。那时,科举制度刚刚消亡,但是遗留下来的学者们在经过四书五经的熏陶,后有留洋学习专业知识,可以说,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同时兼有,因此,那时候的文坛,学术节一片鼎盛。而如今,腐败衰落,不得不说,和教育的变革有着莫大的关联。

教育发展至今,已十分优于过去的时代。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该回头看看,这一路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

后记:《优秀的绵羊》是我在接触教育后读的第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作者的见解十分犀利独到。对于美国教育的解构和评析都是分到位。当然,后期也有偏颇之处。之前一直想写读书笔记,只是电脑不在状态。如今开学了更是没有时间,强挤出一些时间。 这篇读书笔记我只写了一半。不知接下来的一半何时能完成。但愿能尽快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一)——《优秀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