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下篇)

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下篇)_第1张图片
图片基于CCO协议,作者 Wokandapix

请让我继续为您讲解Coursera课程《学习如何学习》,在上一篇中我们介绍了大脑在思考、信息组织和记忆方面的底层运作模式,那么现在让我们运用这些脑科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学习过程。

本文会先介绍学习的几类误区,从而引出破解之法,也就是有效学习的一些建议,最后谈一谈如何踢开学习中的绊脚石——拖延症。

学习误区

学会的错觉

在上学时,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将教科书中的所有例题都看懂了,为什么考试时还是不会解题呢?明明在书中划了很多重点线条,甚至做了漂亮的思维导图,为什么还是没有记住内容呢?更高级的版本是,明明听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却过不好这一生呢?那么恭喜你,你陷入了大部分人都会跌入的学习大坑:自以为学会了的错觉。

对于这一现象,吴伯凡老师有一个更一针见血的定义:伪学习。他说:“所谓伪学习,就是不断的往一个地方堆放各种建筑材料,却从来不盖房子。结果,自己的头脑就变成了一个堆积各种废旧建筑材料的垃圾场。”我们往往把对知识的囤积,当成是学习,殊不知知识收藏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

过度识记

过度识记(overlearning)即在完全掌握了某一阶段的所有内容后继续学习和训练的一种状态。想想我们高三时的复习状态吧。

这种学习有意义吗?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比如可以让你的行为自动化,特别是在你紧张的时候。即使是演讲老手们,也需要花70个小时来准备一场仅仅20分钟的TED演讲。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度识记不仅是浪费时间,也会给你带来错觉,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所有知识,其实只是掌握了那些简单的部分而已。

现今有个非常流行的10000小时理论,也就是说在某个领域花足了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如果这一万小时都处于过度识记状态,仅仅是每天重复已经会了的那点技能,可想而知是没有效果的。其实这一万小时的练习是有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挑战更难一些的任务。

思维定式

在科研领域有个怪圈,那些突破性的成就往往是在科学家们比较年轻时做出的。难道年纪大了脑子就不灵光了吗?年纪越大,知识储量不应该更丰富吗?其实,恰恰是这些累积的知识阻碍了新思想的出现。你以往的思维模式,会形成惯性,阻碍你发现新的领域,这就是思维定式。

年轻人或者初学者,它们不那么容易被先前的专业训练阻碍思维,所以更容易做出突破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看,年轻人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曾经被诟病的无知,其实也是一种优势。那年纪大了该怎么办?那就赶紧进入一个新的未知领域吧,在那里你还年轻。

有效学习方法

还记得上篇中关于如何形成长期记忆的两种方法吗?图像化和重复,我们现在将它们运用于学习中。

比喻和类比

比喻和类比,就是将陌生的知识,与大脑中已经存在的神经网络建立联系。而且越形象、越具体,对你理解和记忆知识的效果越好。

老师对学生讲解原子模型,时常将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比喻成行星围绕太阳运转。尽管我们知道这样的比喻并不完美,因为实际上电子并不是按特定轨道运动,而是以电子云的形式弥漫在原子核周围。但是这至少让我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子世界有了些许感官认识。

回顾

研究发现,对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回顾的效果更好,因为它能帮助知识组块的形成。回顾就是在你阅读完一段内容后,将视线移开原有材料,并回忆刚读过的内容。

小时候老师要求背课本,大多数小朋友都是通过反复阅读来记忆,而我喜欢一遍遍背诵,从磕磕碰碰到流利背诵,我发现只有在回忆的过程中,脑子好像是运转的,而在读的时候,脑子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有一个小技巧,在常规的学习场所以外回顾材料,会帮助你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小测验

除了复述原文,另一种回顾的方式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小测验,测试你是真的学会了,还是伪学习。不要害怕在测试中犯错,因为这些错误都很有价值,它们帮你弥补了一个又一个思维漏洞。

间隔学习

你是愿意一天内看完一本书呢?还是每天看一部分,分成若干天来完成?前者不正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吗?可是当考试完了你还记得多少?

间隔学习的要旨就是学习和休息、专注和发散。如果对于重复内容,可以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规律,一开始间隔时间较短,随着次数的增大,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交替学习

掌握一门新学科,不仅要学习基础的概念组块,还要学会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组块,并在这些组块中建立连接,形成更大的组块。交替学习,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地在不同知识组块间来回切换,从而脱离简单的重复,让思考更具创造性。

高级的交替学习法,就不仅局限在一门学科之内了,比如在两个学科间交替学习,将一个领域的新思想引入另一个领域,这就是一种被世人称作 “跨界”的更高境界了。

刻意练习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过度识记吗?破局的有效办法就是进行刻意练习,我们要专注于学习困难的部分,从而加固大脑中不同区域间的连接。学习领域有一本很经典的著作就叫《刻意练习》,其实刻意练习的条件非常苛刻,比如你需要找到该领域的高手给你高质量的反馈,但是不断突破已有局限是它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记住,只有在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有用。

学习小组

人们有非常神奇的左右两个半脑,它们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帮我们认识世界,右脑帮我们反观全局。如果只开启左脑模式,我们处于专注模式将无法识别一些明显不合常理的错误。但即使开启了左右脑这两种模式,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认知盲区。所以,学习小组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最好方式。

近来在微信上也冒出各式各样的学习社群,在思想交流、分享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将学习小组变成社交小组。

克服拖延

学习其实是一项长年累月的习惯,拖延往往将学习任务摆到截止日前的那一刻,我们知道临时抱佛脚并不利于构建稳固的神经结构,所以克服拖延任重而道远。这里介绍了三种无需消耗太多意志力的战拖方法。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这是利用心理技巧来战拖。因为当你想到要完成的结果,比如领导交代的那份报告,你就会万分痛苦,而一旦开始做,这种大脑的不适感就会很快消失。所以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不要想还有多久才能做完,而应该关注这段行动的过程上。

番茄工作法是课程中多次推荐的战拖方法。实施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在工作的时候就全神贯注于当下,不要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做完,直接开始做就行了。

其实我也有着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很久之前就知道番茄工作法,但觉得这么简单的方法怎么可能有效呢,所以从来没有尝试过。但是在学了这门课后,我想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以及它的上一篇,都是在番茄工作法的监督下完成的。当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而非要完成的结果上时,奇迹就出现了。

其实番茄工作法另一个有效的原因是它采用工作加休息的循环模式,让大脑在专注和发散模式下来回切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解决问难的问题。

利用习惯的力量避免拖延

习惯的形成有四个要素:信号、惯例、奖励和信念。也就是将某个信号作为触发,从而做出习惯性的反应,并以各种类型的奖励作为回报,同时始终坚信自己这个习惯。

同样我们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阻击拖延这一坏习惯。

首先是隔离打断你的信号。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拖延已经悄然发生,比如工作时刷了下朋友圈,或者被手机的某个推送消息所打断。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屏蔽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工作。

其次是重置对信号的原有反应模式,制定一个新惯例养成计划。比如对付刷手机拖延睡觉的恶习,可以在睡觉前将手机放到卧室以外的地方充电。

然后就是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在成功对抗一次拖延后给予对应的奖励,比如看一场没有愧疚感的电影,之前之所以有愧疚感是因为心里还搁着一件事没完成呢。

最后要相信自己完全能战胜拖延,适当的时候参与一些战拖圈子,分享彼此的经验,能让你更坚定信心。

时间管理

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也可以有效防止拖延的发生。每周制定关键任务计划,每天晚上再列出第二天的工作清单。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写呢?因为睡觉时可以在潜意识中帮你整理思路。为什么要写下来,而不能是在脑中想一下呢?还记得我们说过工作记忆的插槽一般只有四个,为了不占用这么有限的资源,还是写下来吧,这与GTD的思路是一致的。

在计划指导下的每一天,使用番茄工作法进行工作和休息的循环,并在早晨完成较困难的任务,因为此时人们的意志力比较充沛。同时一定要制定工作结束的时间,这样才有个奔头嘛。

小结:

其实,这门课中给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那么新奇,有的像是老生常谈。但是他们都有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如若不尝试一段时间,怎么知道有没有用呢?

要知道“学习”本身,不是一项知识,而是一项技能。光读一读这篇文章,或者听一下这门课,都是没有用的,还记得我们说的伪学习吗?要真正学会学习,还得在实践中磨炼。希望以上的一些方法和建议能对你有所启发,让我们都成为终身学习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使用手册 : 学习如何学习(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