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舟

一、“刳木为舟”的“舟”

水路交通工具一般指的就是船,船有大有小,人类最早发明制造的是小船,“船”字是个后起字,古人将小船称之为“舟”。汉语有个成语叫“刳木为舟”,其中“刳”(kū)字的意思是指将原木从中间破开再挖空。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舟是利用整根树木借助挖空的办法加工制做而成的,可见“舟”本是人类最早制成的独木船。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期,他们活动的场所是森林、草原、江河、湖泊。但是由于没有水上航行工具,深水的鱼群,可望而不可得;河对岸的野兽,可见而不可猎;洪水袭来,来不及逃避就会被淹死。是自然现象使他们受到了各种有益的启发,“古观落叶以为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早期对一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才引起了人们航行的念头。

人们在无意中发现,一个人如果骑坐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浮;如果他还握着一块木片就可以向前划行。如果把那根圆木掏空,“刳木为舟”,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但是能够做“舟”的树木应该是很粗大的,既不易伐取,也不易运输,更不易制做,后来人们掌握了用拼木的方法制作出稍大一点的小船了,便也把它叫做“舟”。


54、舟_第1张图片


二、“舟”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先来看“舟”字的古文字字形:

54、舟_第2张图片


“舟”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为独体象形字,象一只小船的简单轮廓,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小篆字形略有讹变,但大体还可以看出小船的形状。今文字的“舟”是由小篆字形隶变而来的。

“舟”的本义就是小船。《说文·舟部》:“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根据《说文》的解释,共鼓与货狄二人大概与上古时候的有巢氏教人造房与燧人氏教人用火一样,是上天派下来的圣人,只不过他们的使命是专门教人们造船。其实《说文》中的话可以在《易·系辞下》中见到:“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刳木为舟”就是制作独木舟的方法:那么究竟是如何“刳”的呢?选一根大树干,用石斧或石刀砍削一个长槽,然后用火烧掉木屑,再砍,再削,再烧,直到长槽达到合适的长度、深度为止。人坐立在槽中就可以浮水漂向远方了,最初的“舟”就是这样造出来的。


54、舟_第3张图片

芦沽湖摩梭人的独木舟


三、“舟”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舟”的本义是早期的水中行驶交通工具,即独木船或小木船。至于“舟”与“船”的区别有多种解释,汉代扬雄在他的训诂学名著《方言》卷九中解释为:“舟,自关而西谓之船。”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道:“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清代学者桂馥在《说文义证》中则云:“小曰舟,大曰船。”

根据这些学者的解释,“舟”与“船”可能是不同地方的不同叫法(舟,自关而西谓之船),也可能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叫法(古人言舟,汉人言船),还可能是对形制大小的不同叫法(小曰舟,大曰船)。

其实,“舟”与“船”应该是为称呼同一事物而先后产生的不同的两个字,最早的时候只有“舟”字,没有“船”字,“船”是个后起的“从舟从沿省声”的形声字,所谓“省声”就是“船”字的声旁本该是“沿”,当“沿”用作声旁的时候出于简省的目的,省去了水旁,只用右半边。

“舟”这种交通工具历代都在使用,只是后来的舟越做越精致了,例如《诗·邶风·二子乘舟》所云:“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两个孩子乘木舟,顺江漂流去远游。又如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舟”或者小巧或者轻快,都应该是做得很精致的小船。

“舟”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用舟过渡的意思,例如《诗·邶风·谷风》所云:“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这几句诗是用来比喻妇人处理家事,开始时就像要渡河一般。河水深,要用竹筏舟船渡过;河水浅,就可潜水或游泳渡过。借以比喻人之处事各有难易,要依其难易程度之不同,而以适当的方法去克服处理。

诗中的“方之舟之”一句,“方”与“舟”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用舟过渡的意思。其实“方”也是“舟”的意思,今天所指的形体“方正”的意思是它后来的引申义。《说文》解释为:“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庄子·山木》有云:“方舟而济于河。”因此,可想而知《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并不是方形的“舟”,其实就是指的“大船”。

“舟”除了一般的名词义外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用舟过渡的意思,自古不乏其例,例如唐代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所云:“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这里的“舟米”就是用舟运米渡河的意思。

“舟”字的字义演变十分简单,除了偶尔用作动词之外,基本上就是保持其造字时候的本义,现简示如下(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独木船或小木船 —— 用作动词,表示用舟过渡


54、舟_第4张图片


四、含有“舟”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舟”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最多的文化含义就是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名词意义的“舟”,例如:成语“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源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而成语“木已成舟”的意思是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成语“同舟共济”则是指坐一条船,共同渡河,语见《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还有一个成语叫“积羽沉舟”,语本出自《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意思是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轻微的坏事积累多了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成语“破釜沉舟”则是指砸破煮饭的锅,沉没渡河的船,比喻下决心不留后路地干到底,源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成语“逆水行舟”的意思则是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容易被急流阻挡,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还有一个“顺水推舟”,出自元代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意谓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便利来说话办事。


54、舟_第5张图片


跟“舟”字相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当然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上面所列的“刻舟求剑”(源自寓言)、“同舟共济”(源自诸子)、“破釜沉舟”(源自史记)了,这几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另外也还有一些与“舟”字相关的成语典故不容忽视,诸如:

一叶扁舟”是说像一片小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舟”很小很轻;“吞舟之鱼”是说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其实既然“舟”能被鱼吞,“舟”还是不会很大;“不系之舟”是说没有用绳缆拴住的小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舟”尽管很小,在中国历史上却能够比喻一个关乎国家兴亡的大道理,那就是名扬中外的“舟水之喻”,又称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为“覆舟载舟”。那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覆没,沉于水中。这个有名的比喻与典故有多种出处:

其一是见于《荀子·哀公》,一文中荀子讲述了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孔子说:“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其二是《荀子·王制》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三是见于《贞观政要·论政体》中所载唐初魏征和唐太宗的对话:“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其四是唐·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云:“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无论是哪种出处,皆道出一个道理:事物有利有害,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如今经常挂在高层嘴边的“颠覆”一词大约也与此比喻有关,居安思危,更要全面防范了:既要防路陆之车“颠”,又要防水路之船“覆”,故统称之曰“颠覆”,不颠不覆者谓之“稳定”。其实若想稳定,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应民心,使背离的人心转变为人心所向,何乐而不为?


行文至此,忽又想到一句跟“舟”有关的有名诗句,那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艘船沉没了,旁边照样有很多船经过,一棵树发病了,病树的周围却有很多茂盛逢春的树木生机勃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不可逆转,新生事物锐不可当。


54、舟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54、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