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语言变化的机制

进化——语言变化的机制_第1张图片
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月31日

这本书里最重要的观点:

真正的语言单位是我们的言辞(utterances)和说话者的语法(speakers’ grammars)。这两者产生的变化都是通过重复产生的,而不是通过语言固有的变化。

重复产生的变化有两个层面:在一个层面上,变化是因为重复的结构并不是完全和被重复的结构一致,这样的重复导致了很多的细微分别的结构同时存在,这种重复被称为改变性重复(altered replication)。另一个层面上,变化体现在人类对于这些有细微分别的结构的选择上,所以这些结构的使用频率不一样,这被称为区别性重复(differential replication)。

一个解释语言变化的理论要满足五点条件:首先,这个理论要避免对语言的具体化。不是语言在变化,而是我们人类在改变语言。第二,这个理论要解释为什么语言不是往很多条路上变化,而要提出一个机制——保证语言同时是稳定的又是能接受变化的。第三,这个理论必须区分两种变化,改变性重复和区别性重复。第四,这个理论要把语言变化中的结构性,功能性和社会性维度都表现出来。最后,这个理论应该包含语言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语言是在一个语言社区里的所有表达的集合 (A language is the population of utterances in a speech community)。

语法是在说话者大脑里的认知结构,包含了关于她的语言和需要产生表达和理解表达时需要的所有知识 (A grammar is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in a speaker’s mind that contain her knowledge about her language, and is the structure that is used in producing and comprehending utterances).

所以语言的变化包含了两个步骤:创新和繁殖——也就是改变性重复和区别性重复。

功能性的因素只对创新有效,而社会性的因素则主要起选择的作用。

从心理能力和社会地位来说,在母语者和非母语者中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改变性重复和区别性重复确实是存在于成年人的语言活动中。

简单重复的机制:言语活动中的一些规则。

区别性重复的机制:社会性因素等。

改变性重复的机制:经济型原则等等。

语言社区:每个人都是好几个语言社区的成员,这取决于TA使用的不同的语言规则。公共词汇是一个语言社区所共用的词汇。

对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再次分析是人类无意识的一种语言创新机制。

过度分析(Hyperanalysis)——听话者将某个结构内在的语义或者功能的性质当成了语境下联系起来的性质,导致了这个结构语义的丧失。

过少分析(Hypoanalysis)——听话者将语境中联系起来的语义或者功能的性质当成了某结构固有的性质。因此这个语法结构具有了新的意义或者功能(例子:Wunsch-Wünsche, Umlaut获得标记复数的功能的过程)。

再分化(Metanalysis)——再分化是过度分析和过少分析同时出现的结果:听话者混淆了语境下的意义和本来的意义。

密码翻译(Cryptanalysis)——听话者将某个语言单位的语义和功能性质当成还没有在语法层面上被标识,所以自行添加进一个(多余的)标识来表现它的语义价值(例子:在反话中加入否定词的做法:某人应该早到,但是来得晚,所以旁人说,“你来得太早了啊。”,在某些情况/语言中下也可以说“你没来的太早”来表达反话的含义)。

语言干扰(Interference)——双语者或多语者在使用其中一门语言时发生的借用的现象(DNA及其他英语词在中文中的使用)。

语言内干扰(Intraference)——同一种语言中的不同部分被借用情况(例子: aspect > tense > mood > person/number agreement )。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就是实词虚化。

因为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属于很多个语言社区,所以语言使用者会将其他语言社区的语言使用规则带到他正处于的语言社区。

S-曲线——在语言变化开始的初级阶段,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使用两种或者更多语言形式(一种老的,一种新出现的),所以这个时候反映在语言形式使用频率上的变化还很低。在中级阶段,很多人都开始同时使用老的和新的语言形式,所以这个时候新的语言形式开始被大量使用,在语言形式使用频率上的变化就很快。在最后,人们抛弃了老的语言使用形式,转而使用新的语言形式,所以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形式的人又变少了。

语言的血统——新的语言产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在语言接触,语言混合的过程中,语言产生了新的变化。有的语言也因此不再被使用。但在新的语言社区中,也会有新的语言出现。



重新再看一遍我的摘抄,理一遍思路,才慢慢懂得了这本书的结构。

首先Croft介绍了语言变化的基本形式:改变性重复和区别性重复;随后他提出了一个关于语言变化的理论应该满足的几点要求。在第二章他介绍了语言进化理论以及语言进化和生物进化的类似点,这也是我最为推崇的。

随后的第三章他介绍了几种目前流行的语言变化的理论:以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的幼儿语言改变理论,Keller的“看不见的手”和语法化理论。对于转换生成语法Croft进行了大力的批判,明确指出了这种语言理论的幼稚及逻辑不通之处。对于Keller的“看不见的手”和语法化理论因为和Croft的理论有相似点,所以他简单介绍之后也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在第三章的末尾,他介绍了四种产生语言变化时的机制以及在生物进化和语言变化过程中的“进步”的概念。第四章里Croft介绍了语言,交流和语言习惯的关系。

第五章里Croft介绍了四种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四种对语言形式和其功能的再分析导致的不同的语言变化。这四种再分析分别是:过度分析、过少分析、再分化和密码翻译。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语言干扰,语言内干扰和语法化对语言变化的影响,在这两章里Croft举了大量的例子来分别介绍导致语言变化的不同原因。

第七章又转回到语言变化的进化性特征。在这一章里Croft介绍了人作为语言社区的一部分,如何推动了语言变化以及语言变化的形式和特征。第八章接着对比语言变化和生物进化。在这里Croft谈到了新的语言的产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语言接触到不同程度的语言融合,和语言接触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其中一门语言死亡的现象。

最后一章Croft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进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的概念。语言进化(Language evolution)也渐渐替代了Language change成为了历史语言学家喜爱的术语(哈哈,有意思的是,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语言的变化)。

这本书在看的时候还是比较痛苦的。这本书应该是看完《小强升职记》之后就开始在看了,也就是说整整看了一个月的时间,总共也就不到300页。首先是我看英语文献速度比较慢,大概一个小时只能看10页的样子。其次是这本书里有很多新的术语,介绍了非常多的理论。Croft在逐步推进他的理论的时候,并不是一点点来叙述他的观点,而是引用别人的理论和观点来阐述他的观点。很多时候,我都有一点点摸不着头脑。也是我看书的目的性不对,我并没有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来看这本书,而是一种崇拜的态度。所以有的时候看着看着就丢失了框架,然后就痛苦不已。我在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并没有引用别人文献来佐证自己观点的习惯,所以显得论点论据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其实在学校里写议论文的时候,老师也有强调旁征博引的重要性,但是真的到了现在研究阶段,好像又要从头训练起。但是我想,这个过程不会太艰难。

看完这本书,再重新来理解一下它的框架,就清楚多了。由语言变化和生物进化的对比开始,到语言变化的原因,机制,再到最后的对比结束。整本书做到了有头有尾,前后呼应。虽然看的是语言学的书籍,但是也能学到不少写作文学上的技巧,不亦乐乎!

看完这本书,深深感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本书作为介绍语言变化的一本书,也介绍了很多很多理论。我知道的只有“看不见的手”,“语法化”理论和标记理论。看了这本书也了解了很多语言变化/进化这个课题下其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所以这本书卖的贵,是有道理的!语言学的同学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其他专业的同学们,想要扩展一下你们的视野的话,这本书绝对是不二选择!精装版,2632欧元;简装版甩卖只要175欧元啦!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啊!

我这种穷鬼还是去图书馆借着看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进化——语言变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