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迈向个性的教育》阅读札记之一

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迈向个性的教育》阅读札记之一_第1张图片

        华德福教育的目标是很富有启发意义的。华德福的教育目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让自己成长为自己,也就是成长为不同于其他人的极富个性的自己,这就是华德福教育所追求的教育梦想和教育使命。华德福教育最富魅力的原因可能正在这里,它不但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同时,也让教育者本人、甚至家长和相关的成人都可以在儿童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书有一个非常好的体例,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教育个案。在《华德福学校的学生》这一章节里,黄晓星给出了三个学生的个案,一是学生朗纳,二是学生依玛纽,三是学生依森。当然,在对学生的成长目标这一问题进行展开论述时,《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书的书名就已经将这一目标揭示得非常清楚。书中也有大量的实现个性的成功案例。而在《华德福教师的成长过程》这一部分里,黄晓星则以个人的深切体会向人们传达了华德福教育使一个教师全面成长的生动过程。在这里,我们看到,黄晓星的老师固然可以让他获得某种知识与修养,他的同学、他的学生、还有他的孩子以及他在三元社区里的生活过程都让他领悟到了爱的教育的真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次最佳的教育实践。

        在关于学生的个案里,我们跟随着黄晓星的视角,就会发现华德福教育不主张极端性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目标。它不鼓励激烈竞争,包括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不培养一定要胜过别人的意识,也不以某某同学或英雄为榜样来学习,而是鼓励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尊重和接纳每一个有不同性格的人,同时保留人的独特个性。在另一个叫依玛纽的学生那里,黄晓星则通过对他的采访与研究,让依玛纽说出了华德福教育的这一重要特点:“华德福教育首先鼓励全面教育,专才教育应在大学里进行。”

        可以说,华德福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素质教育。

        在依玛纽进入朱丽叶音乐学校时,他说,“我觉得那里可怕极了,因为那里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出名而学习,为了出名而演奏,没有人有朋友,朋友都是竞争对手,每一个人对别人都存有戒备心,好像每一个人都有精神病,我只想离他们远一点。”

        这里面给我们的思考是很多的,很多人可能因此而对华德福教育有着误解,认为华德福教育既然不鼓励竞争,不培养学生一定要有胜过别人的意识,也不以某某同学或英雄为榜样来学习,那么这种教育与成功教育是不是有着太远的距离?

        实际上,这里显然就存在着一个认识的误区。误区之一就是对成功的理解。其实,华德福教育对成功有着非常独物的认识。家长们的愿望都是望子成龙,但细细一想,这实在是一个非常不切实际的理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模式。无论处于高层或是基层,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再有,从客观情形看,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达到家长们为他们定的目标。即便是这部分人,黄晓星在书中阐述道:“这部分人并非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快乐。孩子在不当的教育体制下,孩子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都得不到幸福,他们的思考模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的目标是家庭、老师或社会给予的,生活的目标不是追求快乐,而是完成家庭、老师或社会给予的任务,孩子不能成长为自己。”

        误区之二则是,我们需要成功的激励,但更多的人却没有注意到成功教育所带来的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可能带来的是人性的毁灭。试想,如果这种成功带来的是人与人的防备与戒心,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那么这种成功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再有,即便如刘海洋这些青年,能跻身清华这样的学府,可是,因成功教育而带来了精神的荒芜与人性的麻木,而丢失了自我,你能认为这是一种成功吗?

        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天性和自己的使命,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现行的教育,让孩子们都只为完成一个梦想一个目标而苦苦地挣扎着。学习应该是一种完善心灵增长见识的过程,现在却成了一种繁重的任务。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认真考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华德福教育通过一种非常艺术化的教育手段与方式,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完成了学习的使命,使自己成长为自己。

        在这里,我很愿意将两个伟大人物的话再行提出来,让我们真切地思考一下我们的教育,然后再对华德福教育进行一番真切的思索。

        第一句话是爱因斯坦的。这位伟大的物理哲学家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支负担……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因而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

        这句话让我们学得教育的出发点其实可以有多种,但究竟哪一种出发点才是真正的出发点呢?哪一种出发点才更切合受教育者的生命规律呢?我们注意到,华德福教育在针对第一个成长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时,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予儿童温暖和爱是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绝不用读、写、算剥夺他们用以建造身体的自然生命力。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着眼于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教育意识。天性受到压抑,势必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者们家长们甚至包括社会,其实都没有这样的承受力去面对。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顺应孩子的这种成长的要求,好好地适应他们并引导他们呢?至于孩子的好奇心,实质上包含了极大的探求的契机,可是,正是我们的教育,破坏了这种好奇心,使一个孩子过早地显出了小大人般的情形。这真是非常可怕的事。

        第二句话是美国著名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讲的。杜威说:“教育是一个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做的一种准备;现代教育的失败,大多数因为忽略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式这一基本准则。现代教育设想学校是这样一个场所:传递某种信息、学习某些课程并养成某些习惯。人们认为,这些东西的价值主要存在遥远的未来,儿童应该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必须做其他的事情,现在的一切仅仅是准备工作,结果它们不能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没有真正的教育作用。”

        杜威所讲的“教育是一个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做的一种准备”的情形其实在华德福教育里已经得到了全部体现。当我们意识到教育必须是一种生活过程并切实地将这一教育理念运用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时,我们的教育就势必出现一种喜人的情形,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成功教育便都能得到实现。黄晓星认为上或者不上大学,或者上什么大学,这只是个人使命中的一部分。现实社会也启发我们,上大学是否就意味着成功,确实已经变成一种很难说的事情了。

        黄晓星在书中介绍的那个叫依纽玛的学生,要上纽约著名的朱丽叶音乐学校是他的梦想,在他的梦想达成之后,却发现这不是他的目标。黄晓星认为,这种能清晰地寻找自我,以及生活的轨迹并坦然地对待生活,这才是一个人在接受了华德福教育以后所能明白的成功,而这种成功绝不是指最终进入了朱丽叶音乐学校。黄晓星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叫卢克安(Eckart Loewe)的德国青年的成功之路,卢克安的事也让我们很受启发。这个德国青年在广西农村志愿教书,并对中国教育开始了质疑,引起很多人对他的关注。这位曾在德国汉堡华德福学校学习过后又在大学里学过工业设计的人,1995年来到中国,在华德福教育的帮助下,自己创造了一种学习中文的独特方法,并能用汉语著书。可以想象,一个外国青年,能在广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农村教书,要克服多少困难。如果以普通人的观点看这个人,可能他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但是,他的梦想就是要到中国来推广华德福教育。这个梦想已经达到了,他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他知道中国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现状的。但他认为他有了理想并为之付出了行动,这就是成功。

        可以这么说,华德福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激励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永不放弃的机制,每一个人都可以肯定地能成为自己,这就是华德福教育最现实的教育,让孩子们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教育阶段能自我成长,教育者本人也得到了成长,就是华德福教育的最美丽的目标。华德福教育的理念80多年来始终一致。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点清醒,我们就明明白白地知道一点,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要的就是华德福教育所倡导的这种精神。这让我们想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流派,后天一种实验,再后天又是一种思想,教育的成绩没有多大,只是培养了那么些今天我称你是教育家明天我称你为教育明星的所谓成功人士,而语文教学还只是在低水平上运作。相比起华德福教育来,确实太让人失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迈向个性的教育》阅读札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