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

每一个告一段落,我总是需要一个仪式。我的仪式感,简单的不像话,或许只是不顾及时间的一餐,或许是写一段文字,看一场电影。而我的告一段落,却又切割地如此随意,比如今天,还剩一门线代,还有三天。
我自认为是一个很能承受的人,因为这些寻常小事所塑造的仪式感,便能把浮沉心绪打发。近期我逐渐意识到我是一个对情感依赖比常人要重很多的人,我会把别人当成垃圾扔掉的东西仔细收起来,回想,我曾经收藏过衣服的挂牌和服装袋,废旧电池,包装盒,有的东西也许后来再整理时仍然扔掉了,但都是曾经一次一次舍不得的。有人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和城市出来的大学生最要命的差距是格局,所以即便能力上强,发展上也基本是前者比不上后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教育模式是可以改变阶层固化的现实的。于我,不重要,是否能够成为乔布斯,对绝大多数程序员来讲都不重要。
我确实是对情感依赖极深的人,而在需要离开的时候,我表现得总是比任何人都冷,都平静。现在想明白,我依赖,但不丧失逻辑理性,如果不能改变,便是承受,发泄与争吵是浪费时间。
比如这次换宿舍。有什么不能离开,也许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懒得搬东西而已。换与不换,都有理由,既然无关痛痒,何必大声吵闹?你说你相处愉快,舍不得走,谁又敢说不是生活惯性,懒得再与谁契合?习惯了,不想变了。你才二十岁,有什么不想变的?
我不喜欢这种吵闹,我找不到任何效率和意义,比打游戏和刷剧更无意义。
我的本意不是来怼人的,我是想讲社交的。
计导考完试,两条说说,“原地凉凉”。
我发现自嘲文化根本不是缓解自我压力的方法,而是隐形自我吹捧和给别人施压的方法。
如果你是真的考的不好,你会有心情发说说?你连跟人交流哭诉的心都没有,你只想把自己藏起来,把不堪与丑陋藏起来,这就是人固有的虚荣心驱使的,你根本躲不过。
你只是想借自嘲掩饰可能会有的不够理想,而不是真的差,你不会是真的差,真的差的人不在这儿。
我还是想谈社交文化。
朋友圈看的不多,只谈QQ空间。我可以大概分一下类。
一是转锦鲤,两个作用,一是浪费数据处理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不知道要烧多少钱。而是营造一种全民裸考慌,看到别人慌,你也就不那么慌了。如果谈好处,大概这就是能想到的好处了,真是黑色幽默。
二是晒,晒选课表,抱怨课多,其实是一种“天降大任劳其筋骨”的优越;晒体测成绩,80多分,我及格了,表达“我这种水平都能80+,还是你们太菜了”。但是没人晒期末成绩,考得好的不屑晒,或者不想被奶,考的不好的没脸晒。
三是写文章,目前只见过一个人,想起陈佩斯的一句话,没有人走进电影院是想被上课的,我想说,没有人刷空间是想被教育的,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豁然后所有文章仅自己可见。我不是讲反语,我是真的觉得自己错了,你这是在剥夺他们放松自己的权利,这很让人厌恶。
四是分享生活,这种还是比较多见的,晒火车票,终于回家了,晒吃饭,公布恋情,我认为这是个人空间的原意,我也很赞成愿意分享的人让朋友看到自己的状态。
五是公告,寻物启事,失物招领,讲座预告,活动预告,这也是网络社区应该提供的便利。
我想说,社交文化是难以承受时的一种疏解途径,以上五种都是疏解,前三条之所以不喜欢,只是看到了一些人性的弱点,不是网络社区的错,是人心的错。人心有错,即便不在网络社区暴露,也会在现实生活中坦露无疑。

今天讲的有点多,心里有话,还是要说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