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暴利背后:美日巨头垄断八成市场 患者无处可逃

医疗器械暴利背后:美日巨头垄断八成市场 患者无处可逃_第1张图片

美敦力因垄断被发改委处以1.18亿元的天价罚款。除了罚款金额之外,查处过程中美敦力的强硬态度更匪夷所思。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40多名检查人员被困在美敦力中国总部6个多小时,而该公司负责人在此期间躲在办公室喝咖啡。美敦力到底何方神圣?跨国医疗器械巨头的垄断到底有多严重?

美敦力:毛利接近七成 从中国市场掘金百亿

1.18亿的罚款与美敦力从中国市场获得的数百亿收入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敦力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产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据EvaluateMedtech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美敦力在心血管类器械市场的份额高达24.30%。排名全球第一。

近日,美敦力发布财报显示,2016财年中期(截至今年10月28日),其总营收为145.11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25%;净利润则高达20.44亿美元,同比暴增52.54%。下图为美敦力历年中期总营收与净利润:

医疗器械暴利背后:美日巨头垄断八成市场 患者无处可逃_第2张图片

美敦力如此高的利润与其高企的销售毛利率有很大关系。2016财年中期,其销售毛利率高达68.39%。

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正为美敦力贡献巨额营收与利润。财报显示:过去两个半财年,美敦力来自大中华区的营收折合人民币超过210亿元,中国内地是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按照其全球平均毛利率水平测算,过去两个半财年从大中华区所获毛利超过140亿元。

1.18亿元的罚款对于美敦力从中国市场所获庞大营收与利润而言,实在可以堪称“微不足道”。

巨头的游戏:美日巨头垄断全球八成市场

美敦力所处的心血管医疗器械市场是一个被美国医疗巨头高度掌控的市场。据Evaluate Medtech的报告显示:包括美敦力在内,全球十家大型公司2015年在心血管类器械市场的销售额高达336.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约八成。这十大巨头中,有七家来自美国,两家来自日本,其中前六名全部都是美国公司。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巨头垄断市场的格局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报告预测,即使到2022年,这十家巨头占的市场份额仍将高达75.80%。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EvaluateMedtech的报告绘制的2015年10大巨头在心血管类器械市场的份额:


医疗器械暴利背后:美日巨头垄断八成市场 患者无处可逃_第3张图片

心血管医疗器械市场的状况只是全球医疗市场格局的一个缩影。高端医疗器械和原研药市场基本上都处于跨国大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的掌控之中。

在资本市场上的反应也非常明显。医疗医药领域是美国千亿美元市值公司最集中的行业之一,当前有十多家公司总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被罚款的信息公开后,美敦力的股价有所下跌,但当前仍然维持在一千亿美元左右。

国内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普遍以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产品为主,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其实不强。

以在香港上市的威高股份为例,截至目前,其市值接近240亿港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但其产品主要为输液器,注射器等,其一次性使用医疗产品占其总营收的比重超过七成。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国产医疗器械总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10年左右的差距。

小目标: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真的会降价吗?

中国快速增长的医疗市场规模成了美日巨头的肥肉。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数据,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3080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20.50%。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大的同时,医疗进口也是连年增加。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年前10月,中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金额为71.96亿美元,与2015年同期的66.12亿美元相比,增加了8.83%。2015年全年的进口额与十年前相比,增长接近三倍。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海关总署绘制的中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历年进口:


医疗器械暴利背后:美日巨头垄断八成市场 患者无处可逃_第4张图片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曾推出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政策之一就是鼓励国产替代进口。

但实际上,不论是国产还是进口,患者只能在极端高价和高价之间进行选择。据报道,进口支架的出厂价约为1000元左右,国产支架出厂价则在600—700之间;患者使用进口支架的平均价则高达1.7万到2万之间,国产支架稍便宜,平均价仍然达到为1.1万。国产支架看似比进口产品便宜30%,甚至是50%,但价格仍然非常高昂。

国产医疗器械厂商的毛利也并不低。普华和顺是在港上市的一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超过74%,净利润率超过36%。

高价与高毛利与中国市场独特的医疗器械销售模式不无关系。当下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赞助医院和医务人员。营销人员会定期到访医院、进行产品的现场展示及开展研讨会等,通过这种方式,医疗器械企业才能与医院及医生建立密切的关系。患者所支付的费用不仅包括器械的出厂价,还包括经销商以及厂商向医院、医生支付的各种费用。

极端高价亦或是高价?支付给外资巨头还是国内渠道?亿元罚单对于跨国巨头们只是九牛一毛,真能让积弊深重的医疗器械市场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点击观看视频 | 文末彩蛋: 高调的野蛮人终于把自己玩坏了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ID:mbcaiji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医疗器械暴利背后:美日巨头垄断八成市场 患者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