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谁说《缝纫机乐队》是个喜剧片?

文/斑驳

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谁说《缝纫机乐队》是个喜剧片?_第1张图片

我并不是一个多么有情怀的人,但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我的理想就是想靠写作来挣钱。其实挣得钱也不用多,足够养活我自己就行。这是我的理想,一个十分卑微的理想。

缝纫机乐队的理想也很简单,就是想办一场演唱会,一场不收门票的演唱会,来捍卫他们心中的“大吉他”。

也许是我的人生轨迹和电影的故事情节高度重合,我在观赏缝纫机乐队的时候,几次泪崩,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我很疼,心很疼,就像电影插曲中的那句歌词一样: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我疼的厉害,疼痛让我知道至少我还有梦想。这样的疼,不管有多疼,至少我还是开心的。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胡亮(乔杉饰演)的胖子,他从小就有一个摇滚梦,励志要组建一只自己的乐队,励志要成为一个摇滚明星,为集安引吭高歌。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成年后的胡亮没有成为摇滚明星,而是成为了一个汽车修理员,开了一个破破烂烂的修车场。

很多人都是这样,少年的时候总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长大后,几乎所有人都走上了和梦想背道而驰的道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下理想,拥抱平凡。但总有一群人是固执的,虽然他们干着与自己梦想毫不相干的事情,可内心渴望的热血始终在沸腾。

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谁说《缝纫机乐队》是个喜剧片?_第2张图片

有一个叫大吉他的主题公园要被拆除,这件事情唤醒了胡亮内心的呐喊,于是他决定用他的方式,来捍卫这个叫做“大吉他”的建筑物。胡亮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存款——10万元,找到了已经被生活逼迫得寸步难行的音乐经纪人程宫(大鹏饰演),希望通过程宫来完成一次对“大吉他”的拯救活动。

有些人看到这里肯定会说,这是电影,在现实社会中,怎么能可会有傻子,把钱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呢?这一切都是艺术加工的。

我在这里郑重其事的告诉大家,这种人我见过很多。我有一个搞音乐的朋友,他每天都要把他的歌曲寄个各式各样的音乐制作人,有的音乐制作人问他要钱,他总是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把钱给这些骗子。我们说,这些人明显都是骗子,你怎么这么好骗?朋友说:“我知道他们可能是骗人的,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有一个人是真心帮我,我的音乐就能传唱到更遥远的地方。我每次给钱的时候,我都不敢想别的事情,因为如果我想了,我怕我会放弃梦想。”就是这么一个人,白天上班,晚上写歌,好不容易休息的时候,还会跑到昂贵的录音棚里录制他的音乐。

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谁说《缝纫机乐队》是个喜剧片?_第3张图片

这只是众多梦想偏执狂的一个代表。我的身边还有被骗进传销组织的演员、不惜花重金参加网络文学培训的作者,以及为了开一个属于自己的饭店,走遍大江南北的厨子。每每想起他们的固执,以及在梦想面前的“零智商”表现,我总能感慨万千。低头看看我自己,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呢?为了梦想,不停的在敲击着键盘……

电影画面中,有一个镜头让我痛哭流涕,印象深刻。当程宫背叛了众人,回到北京后,在高架桥上,看到了一群骑摩托车的人经过,放着他们缝纫机乐队的歌曲是,我真的哭成了狗。

之前,胡亮给了摩托队5000元作为宣传费用,程宫骂他傻,说别人是骗子,给摩托车队打电话,电话那头却是欠费停机的提示。然而,讽刺的是,这个摩托车队却并非骗子,而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与已经背叛众人、背叛梦想的程宫形成鲜明对比,并引发程宫内心的共鸣。

我为什么说这个画面让我哭成了狗呢?因为曾几何时,我也曾背叛过梦想,背叛过自己,然后又看到一群还在坚持梦想的人,仍然在孜孜不倦的享受着痛苦,我觉得我就是个懦夫,是个没用的东西。别人都能办到,为什么我却要放弃?而且这些追逐的人,他们的处境比我当初的处境要恶劣得多。

这种共鸣直刺心里,疼的让人喘不上气来。有多少人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为了一个十分可笑的理由,主动扔掉自己的梦想呢?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多到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这样的人。

如果你抱着一个喜剧片的态度去看《缝纫机乐队》,我只能说,你应该会很失望,因为影片中的搞笑镜筒并不多,笑料都是靠甩包袱。其实这些笑料并不可笑,甚至还有点讽刺,讽刺着一群没有梦想的人。

《缝纫机乐队》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煎饼侠》,但票房却告诉我们,《煎饼侠》是票房的胜利者。我已经在迅雷这个平台多次表示过,我从来不认为票房是衡量影片的唯一标准。我只能说,不喜欢去看《缝纫机乐队》的人,都是没有梦想的人,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片子属于小众,属于我们这些还在固执疯子的专属电影。由于过分的感动,主观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很难说出这个片子的缺点。在这里就不再表述了。

我相信,如今的90后和00后在影片的最后,绝对不会落泪。因为是时代的跨越。作为70后和80后,黄家驹的《不再犹豫》,唱出了多少人内心的火药。没错,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但不平庸的却是他们的梦想。其实现在开始,一切都不算太晚。

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谁说《缝纫机乐队》是个喜剧片?_第4张图片

以拍《屌丝男士》出名的大鹏,仍然在影片的结尾,给了这个影片一个十分屌丝的结局。缝纫机乐队并没有大红大紫,而是再次回归到了平静。这种平静让人窒息,讽刺意味很重。多少人把金钱作者梦想的唯一标准,但却忘记追求梦想的初衷。

电影想表达的意思:没有为梦疯狂一次,是多少人的遗憾,如果我们疯狂过,即使失败,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没有遗憾了吧。这样的结局引起了我的的深思。

说完了影片,再说说大鹏。大鹏是一个民谣歌手,对音乐的热爱是虔诚的跪拜。早些年,大鹏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十分悲惨的活着,但他却从不屈服,从不放弃弹吉他。大鹏做过主持人,遭受过很多很多的冷眼。但哪又如何呢?大鹏的成功告诉我们,也许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至少没有放弃。

如果还有梦,顶起我这篇文章吧。不为别的,就为所有固执的梦想点赞,告诉这个冰冷的世界,热血始终在燃烧。

这也许是我写得最差的一篇文章了,也许是最好的一篇文章,就像看《缝纫机乐队》一样,有梦想的人一定为这部电影泪流满面,没有梦想的人,一定认为这是一部并不搞笑的喜剧片。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破天荒的没有构思,没有思考,仅仅凭着我的一腔热血一气呵成的。大家觉得好坏,我无从控制,但我还是想为梦想拉票呐喊。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梦想的人不会痛——谁说《缝纫机乐队》是个喜剧片?)